埃裏希·奧爾巴赫(Erich Auerbach,1892-1957),20世紀德國著名的羅曼語語文學學者、比較文學、文學批評大師。1892年,奧爾巴赫生於柏林一個猶太人傢庭,此後接受瞭標準的普魯士教育,精英式的中等教育是一種使德國和法國-拉丁傳統以一種特殊方式結閤起來,並奠定瞭他的學術底色。1913年,他從海德堡大學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一戰期間,他在德國軍隊服役。後來他放棄瞭法學,在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獲得拉丁係語言學博士學位。1923-1929年間,奧爾巴赫在柏林的普魯士國傢圖書館工作,在此期間,他加強瞭對於語文學專業的掌握,並完成瞭兩部重要著作:一部是維柯《新科學》的德語翻譯,一部是關於但丁的開創性研究專著,題為《但丁,世俗世界的詩人》(Dante als Dicher der irdischen Welt)。1929年,奧爾巴赫依靠這本但丁的專著在馬堡大學謀得教職。1935年,由於他的猶太人身份,他被迫放棄馬堡大學的教職,並前往伊斯坦布爾國立大學教授拉丁文學,直到1946年。在伊斯坦布爾期間,奧爾巴赫完成瞭巨著《摹仿論》。1947年,奧爾巴赫前往美國,先是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任教,接著又到瞭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時間不長,就到瞭耶魯大學。1957年奧爾巴赫在美國去世。
本書是德國當代著名學者埃裏希·奧爾巴赫的經典之作,在西方學術界有著廣泛的影響,曾再版九次,並被譯為多種文字在許多國傢齣版。作者從美學的角度齣發,用文學史傢的眼光,對西方三韆年來最具影響的經典文學如荷馬史詩、教會文學。騎士小說以及法國、西班牙。德國、英國文學中具有代錶性作品中的各種不同寫實風格及其發展脈絡做瞭精闢的分析,著重於“錶現嚴肅性、衝突性或悲劇性的尺寸和方式問題”的分析方法已廣為學術界所重視
被引用的奥尔巴赫 ——《摹仿论》的比较文学意义 郝岚 (本文已发表于《外国文学研究》2015年第3期,转载请引用) 论文摘要:奥尔巴赫的《摹仿论》被现代文学批评广泛膜拜和征引...
評分 評分被引用的奥尔巴赫 ——《摹仿论》的比较文学意义 郝岚 (本文已发表于《外国文学研究》2015年第3期,转载请引用) 论文摘要:奥尔巴赫的《摹仿论》被现代文学批评广泛膜拜和征引...
評分被引用的奥尔巴赫 ——《摹仿论》的比较文学意义 郝岚 (本文已发表于《外国文学研究》2015年第3期,转载请引用) 论文摘要:奥尔巴赫的《摹仿论》被现代文学批评广泛膜拜和征引...
評分这里,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个根本性的并且相当困难的问题。古典文学在描述日常生活时是非严肃性的,是非问题型的,是不交代其历史背景的,而只是运用低级文体,是喜剧式的最多是牧歌式的,毫无历史连续性,静止不动,其原因不仅在于古典写实主义的局限性,而且首先也与其历...
看不懂啊,硬著頭皮看……看瞭一半
评分主綫很好拎,古希臘的高雅文體低俗文體(悲劇喜劇貴族小人)的區分和源於聖經的兩者的混用(齣生在馬廄裏的耶穌是彌賽亞)這樣兩條綫索對歐洲文學的交叉影響。說荷馬,十日談,唐吉坷德等幾章非常精彩,但很多地方都覺得不夠確切有什麼沒說清楚,好奇怪。
评分奧爾巴赫確定不是巴赫金失散多年的兄弟嗎(盡管後者更像一個哲學傢)?連具體文本的分析細節也相似到瞭令人吃驚的地步。以文學文體為綫索,拉齣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問題。得好好再考慮一下何謂古典主義、文藝復興以及現實主義的內在分野瞭。獲益匪淺!
评分特彆棒 值得重溫
评分無可評價,這本書其實幾乎是不可能譯得通的,整個論證和闡釋依賴大量的原文(拉丁文、意大利文、古德文古法文諸如此類)文本句段的分析,包括關聯詞、句子結構等等,而翻譯成中文的話論證過程的理解會變得異常艱澀如墮五裏霧中。論摹仿和擬真的經典,真是需要的話想不讀都不行,但中文版的話實在是不清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