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集。国家十二五规划项目“思想与社会”丛书之一。系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学术论文集。本书包括“主题研讨”、“研究论文”和“书评”三部分,其中“主题研讨”部分构成本书主体,分别收录了三篇关于古代罗马著名哲学家奥古斯丁的思想研究,从不同角度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奥古斯丁如何在政治、社会和伦理秩序以及心灵和形而上学秩序上改造了古典的世界,并为后世提供了关键的思想资源。
此篇文章是吴飞翻译《上帝之城》后所写专著《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的一个回应与补充,也是那部洋洋洒洒500多页的专著的一次浓缩。在《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里,吴飞认为,奥古斯丁面对罗马的陷落时(公元410年罗马被蛮族攻克),采取了一次“弑父娶母”的行动:杀死了罗马这个...
评分此篇文章是吴飞翻译《上帝之城》后所写专著《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的一个回应与补充,也是那部洋洋洒洒500多页的专著的一次浓缩。在《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里,吴飞认为,奥古斯丁面对罗马的陷落时(公元410年罗马被蛮族攻克),采取了一次“弑父娶母”的行动:杀死了罗马这个...
评分此篇文章是吴飞翻译《上帝之城》后所写专著《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的一个回应与补充,也是那部洋洋洒洒500多页的专著的一次浓缩。在《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里,吴飞认为,奥古斯丁面对罗马的陷落时(公元410年罗马被蛮族攻克),采取了一次“弑父娶母”的行动:杀死了罗马这个...
评分此篇文章是吴飞翻译《上帝之城》后所写专著《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的一个回应与补充,也是那部洋洋洒洒500多页的专著的一次浓缩。在《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里,吴飞认为,奥古斯丁面对罗马的陷落时(公元410年罗马被蛮族攻克),采取了一次“弑父娶母”的行动:杀死了罗马这个...
评分此篇文章是吴飞翻译《上帝之城》后所写专著《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的一个回应与补充,也是那部洋洋洒洒500多页的专著的一次浓缩。在《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里,吴飞认为,奥古斯丁面对罗马的陷落时(公元410年罗马被蛮族攻克),采取了一次“弑父娶母”的行动:杀死了罗马这个...
版本超级好,纸质特别棒,注释很详实。只能说,不愧是三联书店。不过我本身不太能理解也不信基督教,就觉得奥古斯丁,很神奇。
评分学生与老师的差距就在于,当我以为第二篇不错并在论文中引用时,农叔一眼就发现了其中关于亚里士多德整体与部分的论述出了大问题,太囧
评分奥古斯丁的专题看了一二两篇,都很棒,勾起了看吴飞老师《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大部头的兴趣。第三篇太过哲学等以后有底子了再来看。讲失范那一篇写得不错。
评分普罗提诺把亚里士多德的体现成性活动之完备性的非时间性,转化成了本体论意义上的非时间性:理智最为灵魂的高级本性,存在于时间之外。要紧的不是灵魂的可变性,而是质料的沾染,灵魂和质料的混合倒是灵魂对空间的渴望所致。正是空间性复合性的出现,带来了质料世界和可理知世界的截然对立。因此哲学的到的任务就是教人如何摆脱空间性的杂多,实现心灵的单纯、独一的境界,而不特别关注心灵面对世界的流变是否稳定的问题。新柏拉图主义追求的仍是一种强调秩序感的古典到的生活。以古典式的自然秩序为形而上学基础,普罗提诺的灵魂上升之路始终保持着鲜明的空间感—灵魂从感性世界返回自身的过程,被比作脱去衣服。
评分奥古斯丁既压迫又谦卑,决绝的展现了不完美人的政治景象。另外,那篇叙述吕、钱、范通史写作的文章也相当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