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名狼藉者的生活

声名狼藉者的生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法] 米歇尔·福柯
出品人:
页数:370
译者:汪民安 编
出版时间:2016-1-1
价格:42.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1263068
丛书系列:福柯文选
图书标签:
  • 福柯
  • 哲学
  • 社会学
  • 法国
  • 米歇尔·福柯
  • 福柯及其研究
  • 福柯著作集
  • 文化
  • 悬疑
  • 犯罪
  • 心理
  • 人性
  • 黑暗
  • 复仇
  • 秘密
  • 背叛
  • 边缘人物
  • 命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卷结集的文章主题是书写,对疯癫、文学、死亡……的书写。书写不仅是时间的耗费、死后的游荡,更是巨大的义务,在揭示的同时隐藏,在穷尽的同时设限,最终,在书写中,在书写与疯癫、文学、死亡的交汇处,生命获得某种继续增殖的快乐。

(本套福柯文选共有三本,编选的文章,横跨福柯思想的整个领域,自六十年代的文学研究到生前的最后一期访谈,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福柯思想全貌。其中,有些文章之前未有中文译本,更凸显了本文选内容上的独特性和价值。)

哲学大家谈福柯

福柯的思想的力量和影响是令人惊讶的,同时也将是永恒的。

——爱德华·赛义德

福柯的方法既带有极端的科学辨别力,又保持有对“科学”的极端的距离;这是对我们的知识传统的第一次冲击。

——罗兰·巴特

如果福柯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这是因为他出于历史之外的原因而利用了历史:就像尼采所言,因为人们希望一个时代将要来临,就反对这个时代,于是对这个时代产生影响。

——吉尔·德勒兹

作者简介

福柯(1926—1984)是20世纪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在当代学院中的地位无人能及。福柯试图向人们表明,现代主体是如何在历史过程中逐渐获得今日的形象的。对现代主体所作的谱系学探究,使得西方的历史和文化道路以一种我们不熟悉但又是令人惊异的方式铺展开来。他的著作也由此对哲学、社会学、史学、文学、政治学、法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改变了这些学科的既定面貌。

目录信息

编者前言:如何塑造主体/III
门槛与钥匙/1
通往无限的语言/17
僭越序言/41
《圣安东尼的诱惑》后记/75
阿克特翁的散文/107
空间的语言/133
外界思想/145
乌托邦身体/185
自述:言说在死后开始/199
《反俄狄浦斯》序言/215
逃逸的力量/223
皮埃尔·布列兹,穿越屏风/233
反怀旧/241
性的教官萨德/261
皮埃尔·里维耶归来/271
声名狼藉者的生活/289
危险的个体/321
友谊作为生活方式/361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也许不需要我们再猜测便能够得知,有一群人在权力的底层苟且活着却不为人所知。这些人的名字不为人所知,他们的模样不被人所知,他们所做的事情也不被人所知,即便他们终于被认知了,只能得到声名狼藉者的称谓,真实却存在于权力控制之下的文本之中。福柯为了展现类似这样一闪...

评分

姜文电影装逼指南——福柯篇 福柯这货,早有耳闻,他的作品很深奥,有点玄乎。中学时,我曾拿他的书装酷,问老师“权利的主体是什么?什么是意志的自由?”结果,被可恶的语文老师骂死了。 长大后,再次读他的作品,我泪流满面。深深的感到,如果你自诩是文艺青年,如果你时不...  

评分

(刊于《中华读书报》2016年3月9日,发表时有删节改动) 文/俞耕耘 米歇尔·福柯无疑是极度迷人,乃至魅惑的。他学术兴趣的纷繁庞杂、理论书写的批判锋芒,传奇式的生死爱欲,都让人为之着魔。或许,福柯正属于思想的暗夜:无论在研究领域抑或行文风格上,都呈现出奇异诡谲,...  

评分

(刊于《中华读书报》2016年3月9日,发表时有删节改动) 文/俞耕耘 米歇尔·福柯无疑是极度迷人,乃至魅惑的。他学术兴趣的纷繁庞杂、理论书写的批判锋芒,传奇式的生死爱欲,都让人为之着魔。或许,福柯正属于思想的暗夜:无论在研究领域抑或行文风格上,都呈现出奇异诡谲,...  

评分

(刊于《中华读书报》2016年3月9日,发表时有删节改动) 文/俞耕耘 米歇尔·福柯无疑是极度迷人,乃至魅惑的。他学术兴趣的纷繁庞杂、理论书写的批判锋芒,传奇式的生死爱欲,都让人为之着魔。或许,福柯正属于思想的暗夜:无论在研究领域抑或行文风格上,都呈现出奇异诡谲,...  

用户评价

评分

把作家比作验尸员,作家试图暴露的是人性和毒心。

评分

福柯的文论那种华丽而晦涩的风格真的挺炫的,强调文本的不可破译的秘密特性,一方面由于词语目的已不在于意指以及解释,而是开启一无限的空间(这种无限,是自我封闭的语言的重复,语言摆脱主体以及客体获得了独一无二的地位,“产生了一个内在性的经验”)而触及死亡,书写和他者的死亡相联系。同时除开这种自我复制的无限之外,语言同时试图讲述自己本身,这自然陷入一种自指的悖论,但也是一种僭越的尝试——将语言推到极限,这是文学的任务,取代了使得越界和界限变得相对的辩证法的哲学语言。性作为世俗化完全的世界中唯一一条可能的分界线,在这一方面也与语言紧密相连,语言有了革命性的特征。 再者他的意象真是贴切又迷人,福楼拜的书是“图书馆”,打开与其他书籍联系的空间。鲁塞尔作品中的门槛与钥匙,巴塔耶的眼睛......

评分

福柯的访谈,发在杂志上的评论,在别人著作上写的前言和后记的选编,《声名狼藉者的生活》就是其中一篇,所谓声名狼藉者指的是监狱里的罪犯了,德勒兹推测福柯本人想过声名狼藉者的生活,本书中的其他文章跟声名狼藉者没太大关系,所以书的名字很有问题。选编的文章主要涉及福柯的文学与写作思想。

评分

福柯的文论那种华丽而晦涩的风格真的挺炫的,强调文本的不可破译的秘密特性,一方面由于词语目的已不在于意指以及解释,而是开启一无限的空间(这种无限,是自我封闭的语言的重复,语言摆脱主体以及客体获得了独一无二的地位,“产生了一个内在性的经验”)而触及死亡,书写和他者的死亡相联系。同时除开这种自我复制的无限之外,语言同时试图讲述自己本身,这自然陷入一种自指的悖论,但也是一种僭越的尝试——将语言推到极限,这是文学的任务,取代了使得越界和界限变得相对的辩证法的哲学语言。性作为世俗化完全的世界中唯一一条可能的分界线,在这一方面也与语言紧密相连,语言有了革命性的特征。 再者他的意象真是贴切又迷人,福楼拜的书是“图书馆”,打开与其他书籍联系的空间。鲁塞尔作品中的门槛与钥匙,巴塔耶的眼睛......

评分

文章选得乱七八糟,如果没有读过福柯,估计直接看不懂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