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与形式: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Z卷研究(Z10-17)(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实体与形式: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Z卷研究(Z10-17)(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聂敏里
出品人:
页数:360
译者:
出版时间:2016-3-1
价格:CNY 89.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0225753
丛书系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图书标签:
  • 亚里士多德
  • 哲学
  • 古希腊哲学研究
  • 古希腊
  • 聂敏里
  • 形而上学
  •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及其研究
  • 西方哲学
  • 亚里士多德
  • 形而上学
  • Z卷
  • 实体
  • 形式
  • 哲学研究
  • 古希腊哲学
  • 存在论
  • 范畴
  • 本体论
  • Aristotle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已经出版的《存在与实体———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Z卷研究 (Z 1 9)》(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的姊妹篇。《存在与实体》是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Z卷前9章的一个研究,但是,也扩及《范畴篇》第1~5章,《形而上学》Δ 7—8、Γ 1—3、E 1,以及《物理学》A卷。它是对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理论循着存在问题线索的一个处理,表明体现在Z卷中的实体理论是对亚里士多德的存在问题研究的合乎逻辑的进展和深化,它将存在问题的解决确定为实际上是对首要的、核心的存在亦即实体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作者简介

聂敏里,1971年生,山西万荣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国际前苏格拉底研究学会(IAPS)成员。1996-1999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师从我国著名古希腊哲学专家、亚里士多德研究专家苗力田先生攻读博士学位。2005-2006年获希腊奥纳西斯基金会资助访学于希腊克里特大学。2011年获希腊驻华大使馆颁发“传播希腊文化贡献奖”。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学术专著《存在与实体——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Z卷研究(Z 1-9)》先后获得2014年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5年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主要学术译著有《20世纪亚里士多德研究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原文精选的批评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目录信息

引论:Ζ 1017的论证主题和论证结构
第一部分Ζ 1012研究
第一篇Ζ 10研究
第一章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意义
第二章部分的多种意义和质料部分的被排除
第三章“形式先于整体”原理的阐明
第二篇Ζ 1112研究
第四章作为形式的实体和作为质形合成物的实体之区别与联系的再阐明(Ζ 11)
第五章余论(Ζ 11, 1037a111037b7)
第六章Ζ 12的插入问题(Ζ 12[上])
第七章对定义统一性的形而上学阐明(Ζ 12[下])
第二部分Ζ 1316研究
第一篇Ζ 13研究
第八章一些预先的问题的说明和澄清
第九章“普遍者不是实体”的证明(上)
第十章“普遍者不是实体”的证明(中)
第十一章“普遍者不是实体”的证明(下)
第二篇Ζ 1416研究
第十二章柏拉图式的普遍者理念不是实体(Ζ 14)
第十三章在本体论上对定义知识的阐明(Ζ 15)
第十四章对实体的质料的部分和形式的逻辑的部分的存在论地位的确定(Ζ 16)
第三部分Ζ 17研究
引言
第一篇预备的研究
第十五章τι' εστιν和το` διο'τι内在一致性的揭示(《后分析篇》第二卷第1~2章)
第十六章定义知识和证明知识区别与联系的阐明 (《后分析篇》第二卷第3~7章)
第十七章“是什么”作为原因的阐明(《后分析篇》第二卷第8~10章)
第二篇正式的研究
第十八章将《后分析篇》第二卷第1~10章的理论引入Ζ 17中的必要性
第十九章对实体如何作为原因的阐明
附录
附录一《形而上学》Ζ 1017
附录二《后分析篇》第二卷第1~10章
附录三柏拉图《巴门尼德篇》(127D133A)
参考文献
中、希、英主要哲学术语对照表
索引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作者尽力研究Z卷,值得肯定。 但与上部一样,还是那个缺陷,作者没有用到德文、法文等非英文语种的文献。 尽管作者在后记中提到了一种德文文献,但全书并没有直接使用。德语文献对《形而上学》的研究是重中之重,必读中的必读,不读就无法深入研究《形而上学》乃至亚里士多德...  

评分

作者尽力研究Z卷,值得肯定。 但与上部一样,还是那个缺陷,作者没有用到德文、法文等非英文语种的文献。 尽管作者在后记中提到了一种德文文献,但全书并没有直接使用。德语文献对《形而上学》的研究是重中之重,必读中的必读,不读就无法深入研究《形而上学》乃至亚里士多德...  

评分

作者尽力研究Z卷,值得肯定。 但与上部一样,还是那个缺陷,作者没有用到德文、法文等非英文语种的文献。 尽管作者在后记中提到了一种德文文献,但全书并没有直接使用。德语文献对《形而上学》的研究是重中之重,必读中的必读,不读就无法深入研究《形而上学》乃至亚里士多德...  

评分

作者尽力研究Z卷,值得肯定。 但与上部一样,还是那个缺陷,作者没有用到德文、法文等非英文语种的文献。 尽管作者在后记中提到了一种德文文献,但全书并没有直接使用。德语文献对《形而上学》的研究是重中之重,必读中的必读,不读就无法深入研究《形而上学》乃至亚里士多德...  

评分

作者尽力研究Z卷,值得肯定。 但与上部一样,还是那个缺陷,作者没有用到德文、法文等非英文语种的文献。 尽管作者在后记中提到了一种德文文献,但全书并没有直接使用。德语文献对《形而上学》的研究是重中之重,必读中的必读,不读就无法深入研究《形而上学》乃至亚里士多德...  

用户评价

评分

*他的研究风格就是混沌*聂敏里在亚氏实体学说中辅以对知识论的讨论以及对《工具篇》的联系无疑是有趣的。只是问题还是那些问题。他像是在中世纪诠释正典一样强调自己研究的唯一正确性。这表现在他做criticism的时候,也就简单地引一段别人的原文,粗略地概括一下,然后再提一个基于自己的立场-诠释的“外部性批评”(看起来就像把握文献的深度不够),最后再感叹一下别人的理论是多么错误,多么惊人,甚至是理解力低下。

评分

还是那个缺陷,作者没有用到德文的文献。尽管作者在后记中提到了一种,但全书并没有直接使用。德语文献对《形而上学》的研究是重中之重,必读中的必读,不读就无法深入研究《形而上学》乃至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尤其是Z卷,专研这一卷的德文专著非常之多,其深度和广度均在此书之上。作者很多观点,德国人上世纪早就研究透了。德国前两年新出的Hoffe主编的《亚里士多德词典》,已经把很多术语概念澄清得不能再清楚了,但作者都没有使用,还在讨论一些早就解决的问题,并给出不太恰当的处理方式。另外,法文文献对《形而上学》的研究也非常重要。Reale意大利文的文献也是必读。文献使用不全,就会犯下辽东白豕之病。

评分

*他的研究风格就是混沌*聂敏里在亚氏实体学说中辅以对知识论的讨论以及对《工具篇》的联系无疑是有趣的。只是问题还是那些问题。他像是在中世纪诠释正典一样强调自己研究的唯一正确性。这表现在他做criticism的时候,也就简单地引一段别人的原文,粗略地概括一下,然后再提一个基于自己的立场-诠释的“外部性批评”(看起来就像把握文献的深度不够),最后再感叹一下别人的理论是多么错误,多么惊人,甚至是理解力低下。

评分

*他的研究风格就是混沌*聂敏里在亚氏实体学说中辅以对知识论的讨论以及对《工具篇》的联系无疑是有趣的。只是问题还是那些问题。他像是在中世纪诠释正典一样强调自己研究的唯一正确性。这表现在他做criticism的时候,也就简单地引一段别人的原文,粗略地概括一下,然后再提一个基于自己的立场-诠释的“外部性批评”(看起来就像把握文献的深度不够),最后再感叹一下别人的理论是多么错误,多么惊人,甚至是理解力低下。

评分

还是那个缺陷,作者没有用到德文的文献。尽管作者在后记中提到了一种,但全书并没有直接使用。德语文献对《形而上学》的研究是重中之重,必读中的必读,不读就无法深入研究《形而上学》乃至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尤其是Z卷,专研这一卷的德文专著非常之多,其深度和广度均在此书之上。作者很多观点,德国人上世纪早就研究透了。德国前两年新出的Hoffe主编的《亚里士多德词典》,已经把很多术语概念澄清得不能再清楚了,但作者都没有使用,还在讨论一些早就解决的问题,并给出不太恰当的处理方式。另外,法文文献对《形而上学》的研究也非常重要。Reale意大利文的文献也是必读。文献使用不全,就会犯下辽东白豕之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