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维坦的道德困境

利维坦的道德困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吴增定
出品人:
页数:389
译者:
出版时间:2012-3
价格:3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38364
丛书系列:“文化:中国与世界”新论
图书标签:
  • 政治哲学
  • 哲学
  • 政治学
  • 吴增定
  • 思想史
  • 霍布斯
  • 政治
  • 文化:中国与世界新论
  • 哲学
  • 政治
  • 道德
  • 权力
  • 困境
  • 社会
  • 人性
  • 历史
  • 批判
  • 思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利维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现代政治哲学的问题与脉络》的正文是五个专题研究,分别针对五位早期现代政治哲学家——马基雅维里、霍布斯、斯宾诺莎、洛克和卢梭。通过这五篇研究,《利维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现代政治哲学的问题与脉络》试图揭示一个简单的事实:包括自由主义在内的现代政治哲学从一开始就包含了某种内在的紧张。现代政治哲学的最初动因就是消除基督教世界内部宗教和世俗政治之间的冲突与对立,化解自中世纪以来直至现代早期的“神学政治危机”。

作者简介

吴增定,安徽庐江人,1972年生.1999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和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现代德国哲学和政治哲学,已出版著作《 尼采与柏拉图主义》(2005年)《 斯宾诺莎的理性启蒙》(2012年),此外还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目录信息

前言
第一篇 马基雅维里与现代政治的自主性
一 马基雅维里的现代性
二 教会与世俗政治
三 复古与革命
四 必然性与德性
五 政治自主性的悖论
第二篇 霍布斯论政治与宗教
一 政治的去宗教化
二 自然状态与宗教
三 个人与国家
四 《圣经》与政治
五 “利维坦”的道德困境
第三篇 斯宾诺莎与“犹太人问题”
引 论
一 《神学政治论》的基本意图
二 斯宾诺莎的宗教批判
三 《圣经》的历史与犹太人的历史
四 从“神学政治问题”到“犹太人问题”
结语 斯宾诺莎、“犹太人问题”与现代自由民主社会的困境
第四篇 洛克政治哲学视野中的政治与教育
引论
上篇 政治社会与家长制
一 洛克对费尔谟家长制观念的批评
二 一个人有什么资格统治其他人
三 为什么建立政治社会
四 统治与自我统治
下篇 家庭教育与政治
五 家庭的“理”与“情”
六 权利与德性
七 自由与权威
八 公民与绅士
结语
第五篇 从“萨瓦神父的信仰告白”看卢梭的道德哲学
引言
一 “萨瓦神父的信仰告白”与《爱弥儿》
二 自然宗教
三 自然宗教与道德哲学
四 卢梭道德哲学的意图
结语
余论:卢梭与现代国家的道德正当性危机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1. 强制的无神论和世俗主义教育取消了宗教的先验色彩,使宗教失去了道德优势,政权以世俗权力得以完全压制宗教力量,维持“主权者”绝对的唯一性,杜绝了基督教圣-俗二元体系产生的冲突。 2.借助政治运动,Party能够不定期地肃清内部滋生的异见分子,保持在思想上的一致性和纯...  

评分

先提出晚近对于国家的彻底否定的情势背后的推手是舶来品自由主义。而自由主义的这种思想预设了公私二分性,个人信仰与自由全都被纳入私人领域中,这样就直接导致国家必然成为一种去道德化的中立的管理机构,就成为了利维坦,即暴力机器。这种机构不是为了保护自由,而是作为...

评分

自由主义的基本命题:政教分离、公私分明(来自于中世纪政治宗教之间的紧张关系);国家是必要的恶,国家权力来自于公民的让渡。 问题:以国家护公民之基本权利,却不给国家以道德正当性;国家权力越大,民众反抗的可能性也越大,陷入悖谬。 因此从马基雅维利开始,现代政治哲...  

评分

自由主义的基本命题:政教分离、公私分明(来自于中世纪政治宗教之间的紧张关系);国家是必要的恶,国家权力来自于公民的让渡。 问题:以国家护公民之基本权利,却不给国家以道德正当性;国家权力越大,民众反抗的可能性也越大,陷入悖谬。 因此从马基雅维利开始,现代政治哲...  

评分

“利维坦”这个词汇出自希伯来圣经,意思是怪兽。霍布斯将利维坦比作国家,那么这书名的意思就是“国家的道德困境”。本书的前言里就已经写了,关于国家主义的讨论基本上是“一场针对国家的堂吉诃德式的道德审判”,而“这场道德审判一定会以对国家的否定而告终”。...  

用户评价

评分

都是过去发表过的论文,不是新作

评分

真是‘替人读书’的典范,很有思路,梳理的也很清楚。如果再出一部更现代点的论著就好了···

评分

文笔简练,结构清晰。吴师遵循施特劳斯的思路,揭示了贯穿整个近代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及其内在张力。霍布斯和斯宾诺莎延续了从马基雅维利那里开始的宗教批判,注目于神权与世俗政治的论争,尽管瓦解了神权的合法性,但依旧留下了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这一致命对立,从而划分了现代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界域。问题在洛克那里则转变成权利与德行的对立,洛克着眼的是家庭教育,而对此卢梭给出的回答是自然宗教,最后,政治哲学的矛盾和冲突在黑格尔那里得到最为充分的体现。。

评分

我感觉这书要是好好排版印刷,应该能缩到一半厚度……

评分

早期现代政治哲学的共同问题即神学政治问题,成果是政教分离,教是宗教也是教育。马基雅维里的问题源于佛罗伦萨史,霍布斯是源于避免战争,斯宾诺莎是犹太人问题。因此共性都有基督教批判但到了洛克又要让家庭肩负德性教育重任,卢梭更是以批判启蒙重新召唤新宗教为己任。马基雅维里革命性更强,打掉古代哲学目的论,必然性为开端。霍布斯的矛盾在于个人主义与绝对主义两难。斯宾诺莎以犹太教批判和理性启蒙解放犹太人。但现代自由民主社会的困境证明其失败。洛克的几重张力:政治社会与家长制,权利与德性。虽然前言的论辩对手个人主义的自由主义,预设了个人主义与国家主义,道德相对主义与国家-道德统一体的对立很低能。但全书还是很比较纯粹,堪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正本清源之作,尤其是教育自由主义者好好了解下家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