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维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现代政治哲学的问题与脉络》的正文是五个专题研究,分别针对五位早期现代政治哲学家——马基雅维里、霍布斯、斯宾诺莎、洛克和卢梭。通过这五篇研究,《利维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现代政治哲学的问题与脉络》试图揭示一个简单的事实:包括自由主义在内的现代政治哲学从一开始就包含了某种内在的紧张。现代政治哲学的最初动因就是消除基督教世界内部宗教和世俗政治之间的冲突与对立,化解自中世纪以来直至现代早期的“神学政治危机”。
吴增定,安徽庐江人,1972年生.1999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和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现代德国哲学和政治哲学,已出版著作《 尼采与柏拉图主义》(2005年)《 斯宾诺莎的理性启蒙》(2012年),此外还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自由主义的基本命题:政教分离、公私分明(来自于中世纪政治宗教之间的紧张关系);国家是必要的恶,国家权力来自于公民的让渡。 问题:以国家护公民之基本权利,却不给国家以道德正当性;国家权力越大,民众反抗的可能性也越大,陷入悖谬。 因此从马基雅维利开始,现代政治哲...
评分先提出晚近对于国家的彻底否定的情势背后的推手是舶来品自由主义。而自由主义的这种思想预设了公私二分性,个人信仰与自由全都被纳入私人领域中,这样就直接导致国家必然成为一种去道德化的中立的管理机构,就成为了利维坦,即暴力机器。这种机构不是为了保护自由,而是作为...
评分 评分先提出晚近对于国家的彻底否定的情势背后的推手是舶来品自由主义。而自由主义的这种思想预设了公私二分性,个人信仰与自由全都被纳入私人领域中,这样就直接导致国家必然成为一种去道德化的中立的管理机构,就成为了利维坦,即暴力机器。这种机构不是为了保护自由,而是作为...
早期现代政治哲学的共同问题即神学政治问题,成果是政教分离,教是宗教也是教育。马基雅维里的问题源于佛罗伦萨史,霍布斯是源于避免战争,斯宾诺莎是犹太人问题。因此共性都有基督教批判但到了洛克又要让家庭肩负德性教育重任,卢梭更是以批判启蒙重新召唤新宗教为己任。马基雅维里革命性更强,打掉古代哲学目的论,必然性为开端。霍布斯的矛盾在于个人主义与绝对主义两难。斯宾诺莎以犹太教批判和理性启蒙解放犹太人。但现代自由民主社会的困境证明其失败。洛克的几重张力:政治社会与家长制,权利与德性。虽然前言的论辩对手个人主义的自由主义,预设了个人主义与国家主义,道德相对主义与国家-道德统一体的对立很低能。但全书还是很比较纯粹,堪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正本清源之作,尤其是教育自由主义者好好了解下家史。
评分吴增定劳斯的书还是满喜欢看的。。。
评分差强人意。好的学术著作中的概念、范畴和结构应当有“自然生长”的特性,而吴增定这书基本就是按照Strauss“现代性的三次浪潮”的论断,在启蒙思想家作品中寻章摘句,来论证现代政治哲学如何从一开始就怎么不行云云。
评分道德利维坦在河北平原的池塘的图景要重新消化和在太阳神融化龙和鹰的过程中,巨大的轻和芬芳屠戮之前找到自己的象征
评分觉得是施特劳斯《现代性的三次浪潮》的中文扩充版。基本问题都是施特劳斯的,只是扩充了其中的论证。问题在于,为何全书看不到对于这篇文章的引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