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维坦的道德困境

利维坦的道德困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吴增定
出品人:
页数:389
译者:
出版时间:2012-3
价格:3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38364
丛书系列:“文化:中国与世界”新论
图书标签:
  • 政治哲学
  • 哲学
  • 政治学
  • 吴增定
  • 思想史
  • 霍布斯
  • 政治
  • 文化:中国与世界新论
  • 哲学
  • 政治
  • 道德
  • 权力
  • 困境
  • 社会
  • 人性
  • 历史
  • 批判
  • 思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利维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现代政治哲学的问题与脉络》的正文是五个专题研究,分别针对五位早期现代政治哲学家——马基雅维里、霍布斯、斯宾诺莎、洛克和卢梭。通过这五篇研究,《利维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现代政治哲学的问题与脉络》试图揭示一个简单的事实:包括自由主义在内的现代政治哲学从一开始就包含了某种内在的紧张。现代政治哲学的最初动因就是消除基督教世界内部宗教和世俗政治之间的冲突与对立,化解自中世纪以来直至现代早期的“神学政治危机”。

作者简介

吴增定,安徽庐江人,1972年生.1999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和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现代德国哲学和政治哲学,已出版著作《 尼采与柏拉图主义》(2005年)《 斯宾诺莎的理性启蒙》(2012年),此外还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目录信息

前言
第一篇 马基雅维里与现代政治的自主性
一 马基雅维里的现代性
二 教会与世俗政治
三 复古与革命
四 必然性与德性
五 政治自主性的悖论
第二篇 霍布斯论政治与宗教
一 政治的去宗教化
二 自然状态与宗教
三 个人与国家
四 《圣经》与政治
五 “利维坦”的道德困境
第三篇 斯宾诺莎与“犹太人问题”
引 论
一 《神学政治论》的基本意图
二 斯宾诺莎的宗教批判
三 《圣经》的历史与犹太人的历史
四 从“神学政治问题”到“犹太人问题”
结语 斯宾诺莎、“犹太人问题”与现代自由民主社会的困境
第四篇 洛克政治哲学视野中的政治与教育
引论
上篇 政治社会与家长制
一 洛克对费尔谟家长制观念的批评
二 一个人有什么资格统治其他人
三 为什么建立政治社会
四 统治与自我统治
下篇 家庭教育与政治
五 家庭的“理”与“情”
六 权利与德性
七 自由与权威
八 公民与绅士
结语
第五篇 从“萨瓦神父的信仰告白”看卢梭的道德哲学
引言
一 “萨瓦神父的信仰告白”与《爱弥儿》
二 自然宗教
三 自然宗教与道德哲学
四 卢梭道德哲学的意图
结语
余论:卢梭与现代国家的道德正当性危机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先提出晚近对于国家的彻底否定的情势背后的推手是舶来品自由主义。而自由主义的这种思想预设了公私二分性,个人信仰与自由全都被纳入私人领域中,这样就直接导致国家必然成为一种去道德化的中立的管理机构,就成为了利维坦,即暴力机器。这种机构不是为了保护自由,而是作为...

评分

自由主义的基本命题:政教分离、公私分明(来自于中世纪政治宗教之间的紧张关系);国家是必要的恶,国家权力来自于公民的让渡。 问题:以国家护公民之基本权利,却不给国家以道德正当性;国家权力越大,民众反抗的可能性也越大,陷入悖谬。 因此从马基雅维利开始,现代政治哲...  

评分

先提出晚近对于国家的彻底否定的情势背后的推手是舶来品自由主义。而自由主义的这种思想预设了公私二分性,个人信仰与自由全都被纳入私人领域中,这样就直接导致国家必然成为一种去道德化的中立的管理机构,就成为了利维坦,即暴力机器。这种机构不是为了保护自由,而是作为...

评分

有了国家的观念,才会讨论国家的政权,进而才会讨论为何超验神奇宗教会导致人漠视现实的国家统一,历史上存在两种不同的国家。一种是我们常见的现代民族国家,体现为利维坦的军事武力对国民带来的的保护感,他的特征包括具体的本土和边界以及通过国民教科书编订和阅兵等活动增...  

评分

先提出晚近对于国家的彻底否定的情势背后的推手是舶来品自由主义。而自由主义的这种思想预设了公私二分性,个人信仰与自由全都被纳入私人领域中,这样就直接导致国家必然成为一种去道德化的中立的管理机构,就成为了利维坦,即暴力机器。这种机构不是为了保护自由,而是作为...

用户评价

评分

还不错,虽然总体上的观点我不能接受。

评分

文笔简练,结构清晰。吴师遵循施特劳斯的思路,揭示了贯穿整个近代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及其内在张力。霍布斯和斯宾诺莎延续了从马基雅维利那里开始的宗教批判,注目于神权与世俗政治的论争,尽管瓦解了神权的合法性,但依旧留下了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这一致命对立,从而划分了现代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界域。问题在洛克那里则转变成权利与德行的对立,洛克着眼的是家庭教育,而对此卢梭给出的回答是自然宗教,最后,政治哲学的矛盾和冲突在黑格尔那里得到最为充分的体现。。

评分

百度盤下的,可能是政治哲學的最佳華語入門。

评分

【政治学名著选读】之农叔。读过吴增定的「尼采与柏拉图主义」后就对他敬佩有加,霍布斯部分还是一如既往地精彩。霍布斯的问题起源于基督教世界内不可避免的宗教vs.世俗的冲突,对此采用「政治去宗教化」和「宗教世俗化」的方法,避免战争的同时却造成了个人与国家、内在思想与外在行为、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分裂,祛魅了的国家失去了统治最稳固的基础,即使日后洛克、卢梭提出公民宗教也难以解决。强调国家建立过程中,「授权」的决定性作用,以此为界划分自然哲学与公民哲学,但留下了「个人与国家谁才是绝对的?」隐患。

评分

卢梭那段就有点散了,反正你指望我在军营里能看的多细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