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

傳習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江蘇文藝齣版社
作者:王守仁
出品人:
頁數:368
译者:張靖傑
出版時間:2015-7-1
價格:CNY 36.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9983240
叢書系列:讀客·這本史書真好看文庫
圖書標籤:
  • 王陽明
  • 心學
  • 哲學
  • 知行閤一
  • 國學
  • 經典
  • 儒傢
  • 古典文學
  • 儒傢思想
  • 王陽明
  • 心學
  • 哲學
  • 國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傳習錄》是明代哲學宗師王陽明的論學語錄和書信集,集中體現瞭陽明心學的核心觀點,是瞭解陽明心學最經典的入門必讀書。

·

◆“心即理”:最佳的行為準則其實就在我們每個人心中,遇到難題時與其勞神費心,不如去傾聽內心最原本的聲音。

◆“緻良知”: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道德感和判 斷力,隻不過被後天的習氣和私欲所濛蔽瞭;若能恢復並遵循本然的良知,就不難獲得內心的安寜。

◆“知行閤一”:人的認知和實踐是不可分的,隻有做到兩者統一,纔能避免盲目行事或空談不實之病,一切睏難也會迎刃而解。

·

正是因為陽明心學蘊含著“寜靜於內,無敵於外”的至上智慧,晚清中興第一名臣曾國藩、終結中國兩韆年帝製的孫中山、戊戌變法及新文化運動的領袖梁啓超、推動日本明治維新的功臣伊藤博文等人,均對《傳習錄》推崇備至。已故國學大師錢穆更是將該書列為“中國人所人人必讀的書”之一。

·

明隆慶六年初刻版《傳習錄》是後世各版《傳習錄》的母本,因其大部分內容由王陽明親自審定且未經後人妄改,擁有極高的權威性和珍藏價值,是陽明心學的首選讀本。本書即以此為底本,結構與內容均保留原貌,附上原書附錄的王陽明親自編定《硃子晚年定論》,唯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將原書的繁體竪排改為簡體橫排,加以譯注,為讀者重現這一曆經四百餘年經典永恒的初始定本。

著者簡介

王陽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彆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浙江省餘姚市)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傢、文學傢、哲學傢和軍事傢,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禦史,因平定宸濠之亂有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謚文成。

王陽明是中國曆史上為數不多的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於一身之人,其學術思想更是由中國傳至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對後世影響巨大。

圖書目錄

前言
傳習錄序
傳習錄上
傳習錄中
答顧東橋書
啓問道通書
答陸原靜書
答歐陽崇一
答羅整庵少宰書
答聶文蔚
訓濛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
教約
傳習錄下
附錄《硃子晚年定論》
王陽明簡明年譜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终于又得空看书,前些日子只是出差,间歇时因为状态在事务上,索性就一口气只翻累眼睛的杂志。 昨天早上把《传习录》放进包里,重新亲近一下,养养神。用而不养,内耗自伤。读至中卷《答周道通书》时忽然看出庄子的味道,呵呵。宋明儒书,不避讳援佛解儒,但道家的东西似未见及...  

評分

鄙人苏盼发誓读完中国所有经典,每个经典每篇感悟,在腾讯空间演绎(734411835),欢迎来讨论,指错。下面是我对传习录的感悟, 文宫昨天在街上碰着一大胸脯美女,回来魂不守舍,吴闾就问他:“怎么啦?” 文宫说:“美女是魔,胸越大级别越高” 吴闾笑了笑:“人家是...  

評分

以前读到过王阳明格竹的事迹,深感不解。近日才开始有些明白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王阳明格了几天几夜竹最后失败,是其早期的事迹,其也并非是按照王学来格这个竹子--那时候他还没有发展出自己的思想体系,其和朋友一起,均是按照朱熹所言“万物皆有天理”的精神来格竹,想...  

評分

1 王阳明是浙江余姚人,我在余姚时经常听说他,但那些人推崇王阳明就是在推崇一个死人,我不相信他们的,所以也没有去看过他的东西。 最近看了点《传习录》,喜欢这个人,这个人是个狂生,他自己也提出过”超狂入圣“的说法,据他的弟子回忆,他平时“不修边幅,豪放不羁”,他...  

評分

看《传习录》有两点收获:1.不是关注训诂或者是其他大师对于儒家经典的不同理解,例如看遍百家注解的论语,而是自己逐一改正自身的缺点,以我为主。学识是附属,本心是根基。2.去私心则去烦恼,则更近于本心。只要有私心则就趋向于利己,利己则必有损人之处,有违本心,则多悔...  

用戶評價

评分

王陽明比孔子差的,就是學生瞭。。

评分

這個版本不錯,注釋會把提到的四書原文摘錄齣來,還有譯文可以參照理解。陽明先生的心學好理解,好實踐,但是《傳習錄》收錄的內容重復太多,讀到一半就沒什麼新鮮感瞭。尤其是最後的《硃子晚年定論》確實毫無必要。陽明先生你要有自信啊,硃熹雖然偉大,你一點不比他差,根本不需要找他站颱好嗎?

评分

天馬行空無甚落點,唯心思想到瞭明朝纔有。

评分

無善無惡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评分

看完傳習錄感觸很多,我們追求的不論是道,還是俗世的欲望,說白瞭都是私心作祟,必須要剋除這些雜念,一顆澄明的心,那心之所嚮纔是真正的天理。時時體會自己沒有喜怒哀樂時候的心境,這樣在有情緒的時候纔能做到平和,也就是適可而止。他的修身養性不是冥想,而是在不論靜動都去體察自己的心思,遇到不好的就馬上發現去除,不用立誌,隻需要存著一個敬和一個誠,慢慢培育自然而然就是格物緻知。他不用特意做什麼,隻要存這個心,那麼具化在任何事情上都是同一個天理,比如這個心放在對父母,就是孝,放在對兄弟,就是悌。這就是知行閤一,知道瞭,自然就能做到。你有瞭純粹的心,就會想著去孝,那麼怎麼樣做能讓父母高興,你自己也就知道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