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浙江文藝齣版社
作者:[法] 讓-雅剋·盧梭
出品人:
頁數:178
译者:鄧冰艷
出版時間:2015-3-1
價格:CNY 32.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394183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盧梭
  • 哲學
  • 社會學
  • 法國
  • 經典
  • 社科
  • 政治哲學
  • 社會契約
  • 政治哲學
  • 社會學
  • 曆史
  • 啓濛運動
  • 平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 本版譯自1876年典藏版(現為法國圖書館官方唯一認證版本)原著。譯文尊重盧梭當年應第戎學院徵文而執筆的寫作原意和部分詞匯的專業用法,更加精準流暢。

○ 開篇導讀,幫助讀者對盧梭以及對這部著作進行一個提綱概括式的瞭解,減輕名著入門難的障礙。

○ 新增盧梭當時於論文寫成後又添加的19個補充注釋,使讀者更加全麵的瞭解盧梭在寫作過程中的哲學思辨,延伸的知識也令本著作更加立體。

○ 收錄當年日內瓦著名博物學傢博納(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筆名寫信反對《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後,盧梭親自雄辯答復博納質疑的迴信,是值得收藏的經典版本。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因其學術地位和內容影響,成為國內各大本科院校社會學、法學、倫理學專業的必讀名著。

○ 本書被稱為法國大革命的靈魂,是法國著名啓濛思想傢、哲學傢盧梭整個政治學說的導言。奠定瞭西方社會形態的著作《社會契約論》正是在本書的基礎上深論而寫成。

○ 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一書中,盧梭一方麵藉助當時有關野蠻人的人類學資料,一方麵展開辯證的想象,迴顧瞭人類從自然狀態嚮社會狀態過渡的曆史進程,為社會學研究、法學發展研究、倫理學研究提供瞭基礎,是學術名著中公認的不朽經典,也是人文科學愛好者最值得收藏的作品之一。

著者簡介

作者:讓-雅剋·盧梭 (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 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民主主義者,思想精華和基本原則是“人民主權”。堅持自然神論,唯心主義是他的哲學思想的主要傾嚮,被稱為“自由的奠基人”。他生前遭人唾棄被迫流亡,晚年患“逼害性心理分裂癥”,1778年盧梭去世,死時窮睏潦倒,死後其思想和著作卻大受法國社會的膜拜敬仰。

◎ 主要著作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

譯者:鄧冰艷

熱愛文學哲學的青年學者,擅長關於工業技術以及社會經濟方麵的法文翻譯,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

圖書目錄

導讀
緻辭:獻給日內瓦共和國
序言
本論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注釋
附錄:盧梭緻菲洛普利的信
附錄:盧梭生平大事年錶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一本薄薄的小册子,80页,没想到卢梭的一篇论文能够成为一本书,而且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的灵魂。 在这本书中,卢梭论述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他从原始人进入主题,给出一大堆论据和推理来证明某些学者认为的原始人要更野蛮的论断是错误的。相反原始社会的人类与世无争,与人无争...  

評分

評分

1749年夏,卢梭去巴黎郊外万森堡监狱探望被捕的狄德罗,路上偶见第戎学院征文公告——“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到底是腐蚀了道德,还是促进了道德?” 仿佛一道强光,卢梭浑身战栗、大汗淋漓、如梦方醒,仿佛突然窥见了另一个世界。 这一刻,改变了他的一生。 从此,卢梭坚定地站在了...  

評分

【按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与基础(Discourse on the Origin and foundations on Inequality among mankind,1755)》是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的第二部作品,原本也是应第戎科学院征文而作。部分地,《论科学与艺术》引发的争论促成了这部作品。 ...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寫於1754年,比<物種起源>早一百年,對於人類生理的進化基本認為是靜態的。把人類的發展定義為自然的和社會化的兩個階段。在自然狀態下人類的差彆主要是自然造成的生理上的差彆,由於此時人的欲望較低,彼此關係不密切,這一階段人類個體之間幾乎處在平等狀態。隨著人類數量增長,形成部落,傢庭,語言産生,人的個體産生“自尊心”,開始把自己和其他人類進行區彆看待,進而導緻私有製産生。又由於農業和冶金技術的發展,加速瞭私有製的發展,這便是人類不平等的起源。隨後,法律的形成使這種不平等穩定瞭下來,變得閤法。而奴役正是這種不平等的極端錶現。這本書的意義不在於是否閤理猜測瞭人類不平等産生的過程,而是反思瞭人類文明中那些公認的法律、奴役、價值觀是否真的必要並且閤理。人類並不是從來如此。

评分

“所有人都朝著鐐銬的方嚮奔跑,滿心以為這樣便可獲得自由”;“從此之後,這種憐憫心隻存在於那些偉大的世界主義者的靈魂深處。這些人敢於跨越分隔民族的想象力障礙,像創造人類的造物主那樣用善意擁抱整個人類。”

评分

美德更應該屬於野蠻人而不是文明人,所有罪惡隻有在社會中纔會生根。 法律和私有財産權的形成是不平等形成的第一階段;法官的設立是第二階段;第三階段則是閤法權利嚮專製權力的轉變,第一階段催生貧富差距,二造就強弱的懸殊,三誕生主人與奴隸的對立。

评分

立論錯的太離譜,而且對錯誤事實的描寫占瞭快半本書,所以沒讀完

评分

對自由的思考,從來不屬於奴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