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本雅明 哲學 波德萊爾 文化批評 文化研究 文藝理論 文化 詩歌
发表于2025-02-02
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瓦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 1892-1940),德國人,文學和美學傢,現被視為20世紀前半期德國最重要的文學評論傢。齣身猶太望族,先後在柏林、布賴斯高地區弗萊堡、慕尼黑和伯爾尼等地研讀哲學,1920年定居柏林,從事文學評論及翻譯工作。他的精彩的,然而是離經叛道的博士論文《德國悲劇的起源》(1928)遭到法蘭剋福大學拒絕後,他即終止瞭對學員生涯半心半意的追求。1933年納粹上颱後,本雅明離開瞭德國,最後在巴黎定居,繼續為文學期刊撰寫文章和評論,1940年法國陷於德國,他南逃,企圖取道西班牙去美國,但在法西邊境從布港警方獲悉將被送交蓋世太保後,他自殺而死。
本雅明的大量著作於身後齣版,在20世紀後期為他贏得愈來愈高的聲譽;他行文凝練,在作品中進行哲學的思考,寫來饒有詩味。他將社會批判、語言分析及曆史懷舊情緒融為一體,字裏行間流露齣感傷與悲觀情緒。1930年代他早期抽象的批判思想變而具有馬剋思主義傾嚮。
首先齣現瞭很多“閑逛者”,如拾垃圾的人,波西米亞人,流浪者,波德萊爾……他們是“人群中的人”,而人群則齣現瞭可怕的異化,人們由於私利聚集在一起。 “震顫”是本雅明用以概括現代社會中個體感受的術語,源於精神分析學的啓發,簡要說來,就是指“外部世界過度能量突破刺激保護層對人造成的威脅”。這也使那些人群中的人,那些叛逆者的自我意識更加警覺,他們堅持自己的本性,是古典式叛逆的現代英雄。 波德萊爾筆下描寫的英雄是那些充滿“紈絝氣息”的英雄主義。英雄形象也是波德萊爾現代主義筆下的一個重要主題。
評分翻譯有點拗口
評分如果一個人的知覺感受、思維方式與行為準則正契閤他那個時代的精神與潮流,而不是渴求開闢新價值與永恒真理,那麼很大程度上,他將會度過幸福而富有活力的一生。而那些與之迥異人,恰恰因為他們這種不肯隨波逐流的選擇,纔能鍛煉其真正凝視時代狀況的能力,鑄就他們成為人類曆史的先驅與引路之人。本雅明對這種現代性生活碎片下的震驚體驗所帶來的靈韻缺失,以及非意願記憶的斷裂的先見之明,令人驚訝。
評分波德萊爾喜歡孤獨,但他喜歡的是稠人廣眾中的孤獨。似乎隻有遊蕩者纔想用藉來的、虛構的、陌生人的孤獨來填滿那種“每個人在自己的私利中無動於衷的孤獨”給他造成的空虛。與恩格斯清楚的描寫相比,波德菜爾所寫的聽起來就朦朧含糊瞭:“在人群中的快感是數量倍增的愉悅的奇妙的錶現。”但是如果我們想象這句話不僅是從一個人的角度,而且還是從商品的角度說齣來的話,它就清清楚楚瞭。可以肯定,隻要一個人作為勞動力還是商品,他就沒有必要確定自己的這種狀況。他越意識到自己的生活方式,那種生産製度強加給他的生活方式,他就越使自己無産化,他就越緊地被冰冷的商品經濟所攫住,他就越不會與商品移情。
評分有些詞句甚華麗,然仍是虛空
本雅明是我心中除了格言体的中、德二大师和尼采、轴心哲学家外,最天才的。在他的知识分子图景中,知识人永远是浪人。 要理解《拱廊街工程》 ,得多读超现实主义“世俗启示”(profane Erleuchtung)的具体阐释的笔记。本雅明还在马克思的社会学和荣格的精神分析框架下...
評分末法时代 我们都生活在经验里 抱着执念 等一个叫戈多的家伙 ———————————————————————— 我徜徉在某个城市里,选择观察一个人。 在上下班的路上跟踪他,躲在他家对面的屋子里拿望远镜监视他,一举一动。看他的阅读量永远到不了两位数的博客,关注他的...
評分本雅明在《波德莱尔: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里并不是在写波德莱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波德莱尔是他灵魂选择依附上的一具肉体,他所需要的,是波德莱尔的眼睛和手中的羽毛笔。这本是一部名为《巴黎拱廊街》的鸿篇巨制,波德莱尔本来只是黑色的维吉尔,带着本雅明度过19...
評分本雅明在《波德莱尔: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里并不是在写波德莱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波德莱尔是他灵魂选择依附上的一具肉体,他所需要的,是波德莱尔的眼睛和手中的羽毛笔。这本是一部名为《巴黎拱廊街》的鸿篇巨制,波德莱尔本来只是黑色的维吉尔,带着本雅明度过19...
評分(按:本文原刊於《詩潮》第六期二零零二年七月 ,頁50-53。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了劉北成重譯的Charles Baudelaire: a lyric poet in the era of high capitalism,題目改為《巴黎,十九世紀的首都》。這個新譯本補譯了1935年提綱,並增添了一篇波德萊爾論丹蒂的附錄文章...
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