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德) 本雅明
出品人:
页数:242
译者:张旭东
出版时间:2014-8
价格:35.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50953
丛书系列: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精装)
图书标签:
  • 本雅明
  • 哲学
  • 波德莱尔
  • 文化批评
  • 文化研究
  • 文艺理论
  • 文化
  • 诗歌
  • 资本主义
  • 抒情诗人
  • 现代文学
  • 批判理论
  • 文化研究
  • 意识形态
  • 诗人角色
  • 社会批判
  • 语言艺术
  • 思想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 1892-1940),德国人,文学和美学家,现被视为20世纪前半期德国最重要的文学评论家。出身犹太望族,先后在柏林、布赖斯高地区弗莱堡、慕尼黑和伯尔尼等地研读哲学,1920年定居柏林,从事文学评论及翻译工作。他的精彩的,然而是离经叛道的博士论文《德国悲剧的起源》(1928)遭到法兰克福大学拒绝后,他即终止了对学员生涯半心半意的追求。1933年纳粹上台后,本雅明离开了德国,最后在巴黎定居,继续为文学期刊撰写文章和评论,1940年法国陷于德国,他南逃,企图取道西班牙去美国,但在法西边境从布港警方获悉将被送交盖世太保后,他自杀而死。

本雅明的大量著作于身后出版,在20世纪后期为他赢得愈来愈高的声誉;他行文凝练,在作品中进行哲学的思考,写来饶有诗味。他将社会批判、语言分析及历史怀旧情绪融为一体,字里行间流露出感伤与悲观情绪。1930年代他早期抽象的批判思想变而具有马克思主义倾向。

目录信息

中译本第—版序本雅明的意义
再版序
第一部波德莱尔笔下的第二帝国的巴黎
一波希米亚人
二游荡者
三现代主义
附录
论唯物主义方法
论趣味
第二部论波德莱尔的几个母题
第三部巴黎,19世纪的都城(随笔集)
一傅立叶与拱门街
二达盖尔与西洋景
三格朗德维埃与世界博览
四路易·菲力浦与内部世界
五波德莱尔与巴黎街道
六奥斯曼与街垒
名词与人名注释
修订译本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本雅明认为现代机械技术给个体带来的震惊体验,瓦解了传统艺术的神圣光晕,并将之视为一种现代性的直觉体验而被表达。然而,这种体验方式却不是到现代社会才出现的,也并非现代艺术的专利。震惊作为一种审美体验,涵盖了从审美体验到审美判断的整个审美过程,使个体在面对丑、...  

评分

本雅明应该没有文学批评的野心,他甚至连波德莱尔诗中的音节都没有数对——出于对这个图书馆式天才的仰慕,我更愿意相信他事实上只是是草草读过。作为一个立志透过细节与现象的辩证图景解读一个时代(无疑是最抽象和复杂的一个)的学者,这样的马虎显得有些草率,更加体现出他...  

评分

张旭东先生在该书“中译本第一版序:本雅明的意义”中称瓦尔特·本雅明“融合了一个马克思和一个‘现代诗人’的倾向”(页2)。通过撰写《恶之花》等诗的波德莱尔的诗歌形象,特别是“拾垃圾者”这个隐喻,本雅明潜入“大众”,在资本主义世界“黑暗”中把握存在命运的人,包括...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首先出现了很多“闲逛者”,如拾垃圾的人,波西米亚人,流浪者,波德莱尔……他们是“人群中的人”,而人群则出现了可怕的异化,人们由于私利聚集在一起。 “震颤”是本雅明用以概括现代社会中个体感受的术语,源于精神分析学的启发,简要说来,就是指“外部世界过度能量突破刺激保护层对人造成的威胁”。这也使那些人群中的人,那些叛逆者的自我意识更加警觉,他们坚持自己的本性,是古典式叛逆的现代英雄。 波德莱尔笔下描写的英雄是那些充满“纨绔气息”的英雄主义。英雄形象也是波德莱尔现代主义笔下的一个重要主题。

评分

书是好看,论文一个字没动,给我愁死了。

评分

早已超越了议题本身,思路多有跳跃,都市游荡者的概念让人着迷,需要仔细重读。

评分

波德莱尔喜欢孤独,但他喜欢的是稠人广众中的孤独。似乎只有游荡者才想用借来的、虚构的、陌生人的孤独来填满那种“每个人在自己的私利中无动于衷的孤独”给他造成的空虚。与恩格斯清楚的描写相比,波德菜尔所写的听起来就朦胧含糊了:“在人群中的快感是数量倍增的愉悦的奇妙的表现。”但是如果我们想象这句话不仅是从一个人的角度,而且还是从商品的角度说出来的话,它就清清楚楚了。可以肯定,只要一个人作为劳动力还是商品,他就没有必要确定自己的这种状况。他越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方式,那种生产制度强加给他的生活方式,他就越使自己无产化,他就越紧地被冰冷的商品经济所攫住,他就越不会与商品移情。

评分

如果一个人的知觉感受、思维方式与行为准则正契合他那个时代的精神与潮流,而不是渴求开辟新价值与永恒真理,那么很大程度上,他将会度过幸福而富有活力的一生。而那些与之迥异人,恰恰因为他们这种不肯随波逐流的选择,才能锻炼其真正凝视时代状况的能力,铸就他们成为人类历史的先驱与引路之人。本雅明对这种现代性生活碎片下的震惊体验所带来的灵韵缺失,以及非意愿记忆的断裂的先见之明,令人惊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