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企業遲早會走到一個戰略轉摺點,企業的根基會在瞬間發生劇變,技術、規則、競爭環境、行業形態……一切的一切都變瞭。
如果放任自流,戰略轉摺點的破壞力足以葬送一傢“好好的”企業。然而,戰略轉摺點並不總是通嚮災難,一些企業可能會利用這個時機躍升至新的高度如果管理者能夠敏銳地覺察風嚮的轉變並及時采取正確行動的話。
擔任英特爾首席執行官的11年間,安迪 格魯夫多次被推到戰略轉摺點的懸崖邊。最凶險的一次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日本的存儲器廠商幾乎把英特爾逼入死角,英特爾最終不得不退齣內存芯片的生産,而轉入另一塊比較新的領地,即微處理器的開發。對戰略轉摺點的思考,幫助英特爾在激烈的競爭中得以生存,並成為全球最大的芯片製造商。
在《隻有偏執狂纔能生存》裏,格魯夫將他的珍貴經驗和係統思考公之於眾,指點在最可怕的環境下與最頻繁的變化中的不敗之路。
安迪·格魯夫1936年生於布達佩斯的一個猶太人傢庭。他1960年從紐約城市大學畢業,獲得化學工程學士學位;1963年獲得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博士學位。
1968年,格魯夫同集成電路的聯閤發明者、Fairchild半導體公司的鮑勃 諾伊斯以及人們常常引用的“摩爾法則”的發明者戈登 摩爾一起,聯閤創立瞭英特爾公司。1979年,格魯夫被任命為英特爾公司總裁,1987年升任首席執行官。
格魯夫1997年當選《時代》雜誌“年度人物”,1998年獲美國管理協會“年度傑齣管理奬”,2001年獲戰略管理協會“終身成就奬”。2004年,他被沃頓商學院提名為25年來最具影響力的商業人物。
断断续续的读了大概一个月(真不敢相信一本200页的书居然读了一个月),感觉这本书并不像老罗说的那么好,可能是自己的水平层次不够吧. 印象比较深的几个概念"10倍速....""适应变化"..... 总而言之就是企业要适应变化,但是又不能被变化迷惑. 有时间还需要再读~~
評分在商界尤其是IT业界,『偏执狂』是一个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流行的概念——作为Intel的创始人,安迪·格鲁夫以他的亲身经历为教材,总结出若干在当时算是颇具颠覆性的商业智慧。然而,大众本着人云亦云、囫囵吞枣的一贯传统,往往容易对这个『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概念进行曲...
評分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很久前就听说过这本书,带着疑惑与不解去阅读安迪.格罗夫谈他与英特尔的故事。今天的如日中天英特尔,在二十世纪70年代还是一个非常小的公司依靠做存储器来支撑公司的发展。在80年代遇到了日本企业前所未有的挑战,英特尔摇摇欲坠在摩尔与安迪.格罗夫的带...
評分我看到的书中观点是当日本的存储器超越intel时, 他们做出做存储器的决定,而把企业和存储器链接起来。 当企业利润节节转低的时候,也就是行业的价值慢慢降低的时候,由财务和面对客户的销售人员最先发现,而由于企业的老总高高在上,距离遥远,所以企业老总得不到真正危机的画...
評分我看到的书中观点是当日本的存储器超越intel时, 他们做出做存储器的决定,而把企业和存储器链接起来。 当企业利润节节转低的时候,也就是行业的价值慢慢降低的时候,由财务和面对客户的销售人员最先发现,而由于企业的老总高高在上,距离遥远,所以企业老总得不到真正危机的画...
wow……
评分不知道為什麼這書評分這麼低。相信經曆過企業轉型,在艱難時刻做齣抉擇的那些高層人員,以及中高層職員看瞭會很有啓發
评分能對自己下手的都是狠人
评分格魯夫小冊子之一,描述瞭戰略轉摺點到來的預兆及其應對,但隨筆性太強,乾貨不多。
评分剛讀瞭1/14,已覺膝蓋中箭無數。不後悔遲讀,因為若想真懂得,確實往往需實戰打底。強烈推薦給在互聯網大公司工作的朋友們。除瞭書名外,尚未覺得有任何"偏執",而且人傢作為1996 年的書,什麼"奇點"之類早就提齣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