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败局》是一本有关于中国企业失败的MBA式教案!《大败局》解读十大著名企业盛极而衰的失败原因:标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数十亿资产的企业为何这般脆弱?“青年近卫军”为何如此短命?狂热的激情是怎样成为祸根的?中国“第一品牌”是怎样砸掉的?中国网络经济的原罪是什么?暴利到底给企业留下了什么?“多元化”的陷阱有多深?企业家离政治该有多近?
《大败局》是一本放在手上另人发烫的书! 一个个国内著名得很著名得很——我真不知该如何描绘它们的著名。突然在它们“花样年华”的日子里突然灰飞烟灭,突然无声无息的倒下了!如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突然的枯萎所给人们的震撼。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年代,无数的机会令人心动,一个伟大品牌往往在一瞬间便打造而成;这也是一个冒险的年代,未知的的风险又令每一个人不寒而畏。
吴晓波,著名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EMBA课程教授,常年从事公司研究。2009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年度“中国青年领袖”。
主要出版著作有:
《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上下卷)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上下卷)
《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
《吴敬琏传: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的肖像》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等
其中《激荡三十年》被评为“2008年《新周刊》新锐榜之年度图书”,《跌荡一百年》被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评为“2009年度十大图书”。《浩荡两千年》被评为“2012年读书盛典年度影响力图书”。
吴的刨析不无几分道理。 粗糙的中国正给了传奇和神话出现的土壤。重要的是吸取教训。 我阅读动机不单纯,不可否认这是投机主义盛行的时代,配合这个喧嚣浮躁的社会,恰如其分。让无数热血青年为之兴奋。大量的不理智和冲动的行为造就了整个钱味十足的气息。但是读...
评分 评分 评分距离看完大败局一大概有四五个月的时间了,这四五个月对于我是很特别的一段时间,自己的生活和之前发生和很大的变化。让我有机会对自己进行反思,总结。 几天前无意中翻开了手机里的电子书,看到了大败局二,一口气读完了。又一次是被那些已经远去的时代中的英雄、枭雄,那些...
评分也许只是真相面前的浮光掠影,亦可能另有隐情。但整体而言,至少相对于报刊杂志上只言片语的报道更为完整,对一些知名企业突然消失的原委能有所了解。他们的成功在于各有所长,“一招鲜,吃遍天下”,而输在缺乏对企业的系统经营能力,因他们处在中国企业发展的初期,普遍不明白企业存在的理由在于不断的为客户创造价值、无系统的管理章法等,竞争对手之间互相拆台而非促进,豪无商业底线的上演“劣币驱逐良币”的乱像。总之,一旦有个漏洞,在足够大的时候,就让他们倒下。容易起高楼也容易楼蹋了。
评分也许只是真相面前的浮光掠影,亦可能另有隐情。但整体而言,至少相对于报刊杂志上只言片语的报道更为完整,对一些知名企业突然消失的原委能有所了解。他们的成功在于各有所长,“一招鲜,吃遍天下”,而输在缺乏对企业的系统经营能力,因他们处在中国企业发展的初期,普遍不明白企业存在的理由在于不断的为客户创造价值、无系统的管理章法等,竞争对手之间互相拆台而非促进,豪无商业底线的上演“劣币驱逐良币”的乱像。总之,一旦有个漏洞,在足够大的时候,就让他们倒下。容易起高楼也容易楼蹋了。
评分远没有激荡三十年那样的气势如虹,更像是一片片的小故事的和新闻的合集,基本上就是一个复述者的较色
评分三十年后看今天,不也一样觉得荒诞不经么?
评分勉强及格,败局系列的体例决定了只能对这些案例进行一次浮光掠影的反顾,对那些历史断言式的描述,让人本能的感觉到应该别有隐情,但也还是这种让观者疑似站上审判者角度的体例,提供了阅读时的通畅的快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