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1889—1890)是托爾斯泰思想藝術的總結。作品以一起真實的刑事犯罪案為基礎,通過描寫男女主人公復雜麯摺的經曆,展示瞭俄國當時社會的黑暗,在對政府、司法、教會、土地私有製和資本主義製度進行深刻批判的同時也在宣揚不以暴力抗惡和自我修身的說教。
作者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傢、思想傢。他的作品包括文學、宗教、哲學、美學、政論等,反映瞭俄國社會的一個時代,對世界文學産生瞭巨大的影響。代錶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寜娜》《復活》等。
譯者
汝 龍(1916—1991),曾用名及人,江蘇蘇州人。1938至1949年先後在四川、江蘇等地擔任中學英文教員。新中國成立後曾在無锡中國文學院、蘇南文化教育學院、蘇州東吳大學中文係任教。1953年曾在上海平明齣版社編輯部工作。1936年開始從事文學翻譯工作。譯著有高爾基的《阿爾達莫諾夫傢的事業》、庫普林的《亞瑪》、托爾斯泰的《復活》、《契訶夫小說選》等。
如果说《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的代表作,那么《复活》就是概括了托尔斯泰的思想和理念。年轻的时候,觉得读完托尔斯泰的书是不可能的,那么厚嘛!但是一部接一部,我无法停止阅读托尔斯泰的作品,他的文字那么伟大和有力,让我感动至深,每次看完都要回味大半年。 《复活》...
評分不敢说别的,毕竟人托老占领了“宽恕”、“善”这些道德制高点。总之我的感想是: ①逻辑不能一蹴而就,托老对人性的解析不够深刻,整部下来都以各式人物生平与以主人公思想活动为载体的说教为发展线索,以文学来说这是一部好的作品(特别是叙事时的人物心理和环境描写堪称一绝...
評分这几天在断断续续的看托尔斯泰的《复活》,其实说起来,世界名著我真得看的不多。记得最清楚的是高中时候看《茶花女》,大学看《德伯家的苔丝》,中国四大名著也只看了《红楼梦》一套而已。主要是一想到大部门就先行头痛去了。这次也只是为了省钱暂时没买新书,就把书架上没看...
評分文学作品里,风尘女子总比好人家的女儿更容易获得男人的垂涎,说起其中的原因,也比较浅显:她们往往姿色一流,风情万种,有的还才气过人,琴棋书画茶舞,至少通一样,最最重要的是,她们绝对不像那些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好人家的女儿们似的,张口闭口问你要什么“一生一世”...
評分讀完之後我沒有被‘復活’,反而更世俗。看到主角的身份、地位、財富替自己的復活之路開瞭不少‘後門’,感覺是主角的一次‘私人訂製’旅行。
评分結尾有點泄氣。老派小說的寫法真考驗創作者耐心筆力和社會經驗。同樣,也考驗讀者耐心。
评分簡介嚴重誤導,卡鞦莎隻是作為一個貫穿全文的綫索,主人公自我的覺醒纔是最重要的吧。人物的刻畫太好瞭,比他的中短篇小說好多瞭。我覺得主人公就是托翁本人……分地時農民的反應,各個地方的官員和傢人,警察,還有革命派,都寫的太精確瞭。農民受到“恩惠”時第一反應是懼怕的,貴族和官員是嘲笑和不解的,警察是昧著良心的,革命派是各有特色的。
评分結尾有點泄氣。老派小說的寫法真考驗創作者耐心筆力和社會經驗。同樣,也考驗讀者耐心。
评分小說裏對流放製度的描寫比那本講西伯利亞流刑製度的《死屋》更有力。書中前兩捲寫沙俄時代的官僚,貴族,感覺是舊時代小說中的人物。第三捲寫流放途中的政治犯,革命者,卻覺得很熟悉,感覺身邊,網上還有不少類似的人。可能現代的世界是由第三捲中的人們製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