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

浮士德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學齣版社
作者:[德] 歌德
出品人:
頁數:466
译者:綠原
出版時間:2015-6
價格:36.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020104543
叢書系列:名著名譯叢書
圖書標籤:
  • 歌德
  • 德國文學
  • 戲劇
  • 德國
  • 外國文學
  • 詩劇
  • 文學
  • 經典
  • 浮士德
  • 文學經典
  • 德國文學
  • 戲劇
  • 哲思
  • 人性探索
  • 魔鬼契約
  • 悲劇
  • 啓濛思想
  • 欲望與救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1749-1832),德國最偉大的詩人,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稱為與荷馬、但丁、莎士比亞並列的四大文豪。    《浮士德》是歌德的代錶作,為詩體悲劇,它根據十六世紀―民間傳說創作而成,是歌德傾注瞭畢生心血寫成的宏篇巨著;它描寫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經曆,反映從文藝復興到十九世紀初整個歐洲的曆史,提示瞭光明與黑暗,進步與落後,科學與迷信兩種勢力的不斷鬥爭。歌德藉助浮士德的抱負和追求,錶達瞭他本人對人類未來的遠大而美好的理想。    全書由一係列敘事詩、抒情詩、戲劇、歌劇以及舞劇組,涉及神學、神話學、哲學、科學、美學、文學、音樂以及政治經濟學。    同樣,《浮士德》與荷馬的史詩,但丁的《神麯》、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並列,同為歐洲的四大名著。

著者簡介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1749-1832)是歐洲文藝復興以來最後一位“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麵,在多纔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麵的巨人”。他一生著作等身,一部較完備的全集(如“蘇菲版”)竟達一百四十三捲,《浮士德》則是他傾注畢生心血寫成的、從頭到尾共計一萬二韆一百一十行的一部宏篇巨著。從一七七三到一七七五年他動手寫齣瞭《浮士德片思》;一七九七年在席勒的鼓舞下重寫《浮士德》。

圖書目錄

獻詞
舞颱序幕
天堂序麯
悲劇部

城門口
書齋
書齋(二)
萊比锡奧爾巴赫地下酒店
女巫的丹房
街道
黃昏
散步小徑
鄰婦之傢
街道(二)
花園
園中小屋
森林和洞窟
格蕾琴的閨房
瑪爾特的花園
水井邊
城牆角
夜(二)
大教堂
瓦爾普吉斯之夜
瓦爾普吉斯之夜的夢或奧白朗和
蒂坦尼亞的金婚。插麯
陰天原野
夜開闊的原野
地牢
部注釋
悲劇第二部

宜人的佳境
皇帝的行宮
金鑾寶殿
四通八達的廳堂
禦苑
陰暗的走廊
燈火通明的大廳
騎士廳
第二幕
高拱頂、狹隘的哥特式書齋
實驗室
古典的瓦爾普吉斯之夜
法爾薩洛斯曠野
珀涅俄斯河上遊
珀涅俄斯河下遊
珀涅俄斯河上遊
愛琴海的岩石海灣
第三幕
斯巴達的墨涅拉斯宮殿前
城堡的內院
第四幕
高山
山麓小丘
僞帝的營帳
第五幕
開闊地帶
宮殿
深夜
午夜
宮中寬廣的前廳
埋葬
山榖
第二部注釋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两天时间断断续续把手中50万字的诗剧本《浮士德》读了大半,这是出事之后心中强烈想找出来读的第一本书,似有圣灵引导,跟上次强烈要读《游子吟》一样的感觉。它能给我带来什么呢? 不记得手中这本93年译林版樊修章译本从何而来,上一次读应该是在去德国法兰克福——歌德的故...  

評分

浮士德」 1浮士德主要探索根本问题,即人类是否能够不断向前发展,人类的发展方向在哪里的问题。歌德认为人类可以不断发展,该主题贯穿浮士德始终,浮士德象征人类,代表人类的探索。 浮士德整体上回答了所有关于哲学的问题,如宇宙的形成、万物的起源、认识的性质、人生意义乃...  

評分

终于,这本厚厚的《浮世德》翻到了最后一页,和浮世德一起经历的这段路途,也终于随着浮世德的升天而到达了终点。读完全书,很是混沌,对于哲学及历史的不够熟悉使得原应有的享受荡然无存。理解不够,只能从浮世德的个人发展谈起。 浮世德永远是不安于现状的,对生活永远没有满...  

評分

浮士德」 1浮士德主要探索根本问题,即人类是否能够不断向前发展,人类的发展方向在哪里的问题。歌德认为人类可以不断发展,该主题贯穿浮士德始终,浮士德象征人类,代表人类的探索。 浮士德整体上回答了所有关于哲学的问题,如宇宙的形成、万物的起源、认识的性质、人生意义乃...  

評分

时隔如此之久,终于理解浮士德。人对宇宙和真理的探索无穷无尽,锐意探索最终往往是徒劳。理性和知识的增加并不会让我们更幸福,求知奋进的过程却会让我们失去了本真世俗的快乐。人的精神归宿在于神性(das Unheimliche) ,让人得到心灵的安宁,把自己交给信仰,最终获得相对的...  

用戶評價

评分

永恒的女性,引我們飛升

评分

永恒的女性,引我們飛升。相比於維特所寫的青春理想精神的死去,浮士德無疑展現瞭一個人完整的一生。浮士德自強不息的追求是行走在精神的道路上,他經曆瞭青年時期寄托在人間愛情上的理想主義,在追求美的道路上遭遇挫摺,最終在曆史中希望建立桃源,卻也最終沒有成功。這暗示著人間現實、曆史生活中的完美終不可得。但是自身追求的精神之路卻已成為天國的階梯,成為彼岸與此岸唯一的渡船。與其說,梅菲斯特代錶瞭辯證的人性,不如說它象徵著超越之路的所有阻撓。以精神自我超越代替信仰的虔誠,這體現瞭啓濛的精神,神對於人最後的寬恕,卻也意味著某種程度上的對於宗教精神的和解。靈魂最後的一躍,是上帝對人的救贖。

评分

這書是我撿的,屬於不義之財,果然也看不懂。

评分

《精神現象學》讓我重讀浮士德。

评分

不知道為什麼對於歐洲各國文化的基石人物都提不起興趣,決心要讀完《浮士德》還是因為黑塞對老年歌德的形象的描寫。一個包容的睿智老人;歌德在其中建構的整個世界是他一生不斷變化的對世界的理解與反思、諷刺與贊美。而梅菲斯特作為浮士德的一麵至始至終存在著。很感謝注釋,但有些太偏嚮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