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化及其限制

理性化及其限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苏国勋
出品人:
页数:420
译者:
出版时间:2016-3
价格:6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0104845
丛书系列: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韦伯
  • 马克思·韦伯
  • 苏国勋
  • 社会理论
  • 社科
  • 社会学理论
  • 理论
  • 理性化
  • 社会理论
  • 现代性
  • 制度分析
  • 历史发展
  • 权力结构
  • 技术理性
  • 批判理论
  • 合法性
  • 控制机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中国大陆研究韦伯的开山之作,对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该书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韦伯的生平和当代“韦伯热”兴起的原因,详尽地介绍了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思想,更对韦伯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进行了评述。是国内较早用韦伯的视角来审视现代性的著作。此次出版将增加苏国勋教授近年来关于韦伯研究的三篇文章。正可体现其韦伯研究的连续性及国内韦伯研究的发展历程。

作者简介

苏国勋,198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社会学理论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社会方法论、社会思想史。

目录信息

再版前言
第一章韦伯其人与当代的“韦伯热”
1引言
2生前与身后
3以行动化解紧张
4国家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
519世纪理性主义危机与新康德主义
第二章宗教社会学思想(一):类型化比较研究
1宗教的起源与宗教社会学
2神秘主义与禁欲主义
3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
4社会行动类型及其与宗教的关系
5价值合理性与工具合理性
6社会各阶层的宗教意识与社会生活的理性化
第三章宗教社会学思想(二):发生学因果分析
1宗教与社会心理
2西方宗教:基督新教和犹太教
3印度宗教:印度教和佛教
4中国的“社会学基础”
5中国宗教:作为“正统”宗教的儒教
6中国宗教:作为“异端”宗教的道教
第四章政治社会学思想
1统治与合法性
2合法统治的三个纯粹类型
3“卡里斯马”的核心地位
4官僚制及其在现代社会组织中的推广
5合理性与形式主义法律
6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
7现代社会的二难抉择
8“作为职业的政治”
第五章社会科学方法论
1社会认识中的“客观可能性”和“适合的因果性”
2社会科学的“价值中立性”
3现代价值领域中的“诸神斗争”
4“理想类型”与“理解的社会学”
5“作为职业的学术”
第六章韦伯的影响
1韦伯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2韦伯与马克思
3结语
马克斯·韦伯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一《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文新译本译者序言
附录二韦伯的社会经济学思想
附录三从韦伯的视角看现代性
附录四形式合理与实质合理并重,社会才能稳定
附录五韦伯与中国文化
后记
再版后记
鸣谢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社会政治学部分的内容理解的不到位,不置评论。 但至少解答了我一个疑惑:加尔文在宣传预定论的教义的时候,为什么不会滑向宿命论。 这应该是一个合乎逻辑的推理:既然我们每个人都是上帝预定好了的,那些人上天堂,那些人下地狱,还有什么值得追求疑惑的嘛?但通过韦伯的梳...

评分

社会政治学部分的内容理解的不到位,不置评论。 但至少解答了我一个疑惑:加尔文在宣传预定论的教义的时候,为什么不会滑向宿命论。 这应该是一个合乎逻辑的推理:既然我们每个人都是上帝预定好了的,那些人上天堂,那些人下地狱,还有什么值得追求疑惑的嘛?但通过韦伯的梳...

评分

社会政治学部分的内容理解的不到位,不置评论。 但至少解答了我一个疑惑:加尔文在宣传预定论的教义的时候,为什么不会滑向宿命论。 这应该是一个合乎逻辑的推理:既然我们每个人都是上帝预定好了的,那些人上天堂,那些人下地狱,还有什么值得追求疑惑的嘛?但通过韦伯的梳...

评分

社会政治学部分的内容理解的不到位,不置评论。 但至少解答了我一个疑惑:加尔文在宣传预定论的教义的时候,为什么不会滑向宿命论。 这应该是一个合乎逻辑的推理:既然我们每个人都是上帝预定好了的,那些人上天堂,那些人下地狱,还有什么值得追求疑惑的嘛?但通过韦伯的梳...

评分

社会政治学部分的内容理解的不到位,不置评论。 但至少解答了我一个疑惑:加尔文在宣传预定论的教义的时候,为什么不会滑向宿命论。 这应该是一个合乎逻辑的推理:既然我们每个人都是上帝预定好了的,那些人上天堂,那些人下地狱,还有什么值得追求疑惑的嘛?但通过韦伯的梳...

用户评价

评分

了解伟大思想家的见解,何其有幸!韦伯的学说丰富庞大,却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苏老师在80年代即写出这样的精彩作品,实在钦佩。

评分

涉及韦伯的宗教、政治、方法论研究,入门之论,并不过时。蛮感兴趣责任伦理、信念伦理与自然法的关系,康德、新康德主义与韦伯方法论的比照。

评分

是“韦伯思想”而不是“韦伯理论”引论,说法非常切题;对形式理性-实质理性和工具(目的)理性-价值理性之间关系的梳理还是过于粗疏和想当然,而对“价值自由”命题的解读则基本上是错的;但如果把所有的问题(除了不知道为什么还会出现的编校错误——这可是中国当代学术著作辑要,商务还这么不用心?)放到时代背景下,就都变得那么可以理解:一个在马列经典与反资产阶级自由化之间游走的、被教育心理学家指导的、只有二十本以内英文韦伯参考著作在手边的、读了五年还在担心毕业论文题目会被毙的第一代(位?)社会理论博士生在因为怕被人以为卖弄学问,以及打印论文经费不足而不得不删减(绝对必要的)外文著作引用脚注的限制下写出来中文世界第一部韦伯研究性导读,不得不让人有极大的同情心。韦伯研究在中国开花结果,苏老师功不可没、唯有敬意。

评分

逻辑清晰啊,不得不佩服韦伯的理论框架如同两条铁路,并驱前进。 理论模型与现实的相互区分是个很好的思路,理论上的应然、可能性不是现实的已然、必然性。(理论与现实如同水与油,理论是对既定现实的概论,而不是指导,这么说有点不辩证法) 关于东方为何没有发展出资本主义的问题,韦伯的答案是一开始东西方的宗教精神不同,实际上韦伯并没有回答问题,没有从形而上的角度来回答问题,而形而上的答案正是韦伯所不需要的。 中国古代有资本主义萌芽,但都是萌而不发,周期性的萌芽-覆灭-萌芽-覆灭……其原因在于韦伯所认为的缺少一种工具理性、新教精神、资本主义气质,整个社会缺乏一种统摄一切的精神气质,就使得散落在各个领域的资本主义萌芽只是分散的,无法抵抗强大的传统力量。

评分

80年代的作品,到今天还这么站得住脚,确实不容易。以合理化的两难处境串联起韦伯的整个思想大厦,非常扎实。韦伯对中国传统的批评我觉得没有任何问题,一针见血,格外准确。将韦伯放在一种“理解”的社会学传统中,很准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