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由三篇文章组成的一本书:《什么是装置?》《论友爱》《教会与王国》
1.在《什么是装置》中,阿甘本解释了什么是装置这个概念,装置就是权力关系与知识关系的交点
2.《论友爱》中,阿甘本对爱做了解释1. 有一种纯粹的存在感,一种存在的感觉[aisthēsis]。2. 这种存在感本身是甜美的(hēdys)。3. 存在与生活之间,感觉到某人的存在与感觉到某人的生活之间存在某种对等。如此的陈述定是尼采论题的预备:存在——除“生活”外我们没有其他方式来对它进行想象。
3.在《教会与王国》中,加入了神学的思考,讨论了权力关系问题。
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 Agamben,1942— ),
意大利当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曾于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维罗纳大学、威尼斯高等建筑学院及巴黎国际哲学研究院、欧洲研究生院等多所学院和大学任教。他的研究领域广泛且影响深远,在国际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著述颇丰,包括《裸体》《渎神》《什么是装置》《论友爱》《教会与王国》《例外状态》《语言的圣礼》等涉及哲学、政治、文学和艺术的著作。
为装置这个概念重读了一下姜宇辉的论文,文章无疑是很好的,有自己的思考也有理论的碰撞,但一个感觉是,几本书里他写的书评都虎头蛇尾的(《签名》里那篇谈“哲学考古学”的文章就是这样),越到后面气息越淡,有点强行收尾的意思。 另一个发现是,他在这篇两年多以前的文章里...
评分为装置这个概念重读了一下姜宇辉的论文,文章无疑是很好的,有自己的思考也有理论的碰撞,但一个感觉是,几本书里他写的书评都虎头蛇尾的(《签名》里那篇谈“哲学考古学”的文章就是这样),越到后面气息越淡,有点强行收尾的意思。 另一个发现是,他在这篇两年多以前的文章里...
评分这本书书名误人,并非是“友爱”之论述,而只是以其中一篇命名,而且可以说是主要论述中篇幅最少的一篇。不过,这本书的整体内容对我来说是恰逢其时,因为毕业论文刚做完德勒兹,所以读起来非常顺。 正文中的三篇,第一篇主题是“装置”,恰巧这也是德勒兹的主要术语之一(约等...
每隔一段时间读一读阿甘本,正三观。
评分姜的论文很有意思,事实上德勒兹在生命的最后(95,《巴托比,或句式》)中直接用《白鲸》的“原人”回应过阿甘本的巴托比(阿甘本承93年南希《无用的共同体》的《即将到来的共同体》出现巴托比以及《巴托比,或论偶然》),不知道姜为什么略过这一点,而白鲸与德勒兹第一个文本《荒岛》是其生命至始至终的首尾相应;跳开这一点,阿甘本对潜能本体论式的强调所想针对的,谢林在“开端”问题中以“能够不去存绝对在”去想象过,是可以自由嬉戏与内在亲密的绝对者
评分1717.附姜宇辉的论文。
评分看《论装置》终于明白了很多当代理论里面讨论这个概念的意思,但阿甘本的意义在于,扩展了“装置”的外延,将其理解为梳理人类存在历史以及批判性思考当下社会的基点;《论友爱》非常喜欢,从《尼各马可伦理学》入手,意图重新理解友爱的概念,实际上阿甘本反思了“主体间性”认为其对现代的主体理论缺乏反思,而需要从“共感-分离”的角度重新理解友爱的共同体。从存在的“甜美”感受以及朋友是自我内部生成的他者化,非常有启发,感谢有可以分享学习、生活的朋友;后面的《教会与国王》还有《何为同时代人》里面,基本上第一次比较可感的理解了什么是“弥赛亚时间”(不知道其他学者的解释)。第一次读阿甘本印象很好~
评分收錄姜宇輝那篇論文夠帶勁的,整個充滿德勒茲的流變生成風采(對抗阿甘本的沉靜凝思?),不輸阿甘本本文(本文很多都已經讀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