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慰藉

哲学的慰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英)阿兰·德波顿
出品人:
页数:284
译者:资中筠
出版时间:2012-2-1
价格:30.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756759
丛书系列:译文经典(精装本)
图书标签:
  • 哲学
  • 阿兰·德波顿
  • 随笔
  • 英国
  • 西方哲学
  • 哲学的慰藉
  • 外国文学
  • 英国文学
  • 哲学
  • 慰藉
  • 心灵
  • 思考
  • 人生
  • 智慧
  • 存在
  • 自我
  • 宁静
  • 顿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哲学的慰藉(精)》是被誉为“英国文坛奇葩”的才子型作家阿兰·德波顿的重要作品,自2000年出版以来,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全球畅销不衰。 在本书中,德波顿以其特有的英国式笔调引领我们进行了一次轻松的哲学之旅,典雅风趣,帮助我们走近苏格拉底、伊壁鸠鲁、蒙田、尼采、叔本华等大师的精神世界,使我们发现,人生的悲苦、困顿和欲望引起的烦恼在他们的智慧中可以找到慰藉。 德波顿认为尽管古往今来被称作哲学家的思想者千差万别,还是有可能在相隔几世纪之间找到一小群情貌略微相似的人,其共同点就是忠于“哲学”一词希腊文的原义——“爱智慧”。他们的共同爱好,在于就人生痛苦的根源向我们说一些宽慰而切合实际的话;他们的共同精神是不向世俗低头,坚持独立思考。 阿兰·德波顿编著的《哲学的慰藉(精)》的文字在译者资中筠先生看来是“简洁而优雅,机智而含蓄,能用小字眼就不用大字眼,深得英国古典散文的传承”,非常值得回味。

作者简介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1994)、《亲吻与诉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术》(2002)。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

目录信息

哲学不只是慰藉(推荐序)
译序
第一章 对与世不合的慰藉
第二章 对缺少钱财的慰藉
第三章 对受挫折的慰藉
第四章 对缺陷的慰藉
第五章 对伤心的慰藉
第六章 困难中的慰藉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不受欢迎、缺钱、遭遇挫折、被瞧不起、心碎、困顿的哲学心灵良方,六个哲学家的智能解决六种人生问题!” 合着这位是真把哲学当中药铺了,各家各派分门别类往小抽屉里一装,失恋了给开柏拉图卢梭煎服,日子过得不好就来二两斯多噶…… 若是哲学当真有这么功利方便好用,我倒...  

评分

没有把它当作一本“哲学”书来读,而是带到单位里,午休的时间读读当作一种“慰籍”。 断断续续的将近两周读完,依稀记得书中的那些哲学大家们有时使我沉思良久,有时让我忍俊不禁(原来他们也有那么多的凡人挫折和烦恼)。 读这样的书是快乐的,知识和智慧的双丰收。 另外,这...  

评分

哲学的慰藉 the consolation of philosopy Alain Botton 资中筠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4 压力可能来自掌握生杀予夺之权的统治者,也可能来自世俗的无知和成见,还可能来自自己本身对名利的欲望,这些同样都是压制理性探索的死敌。 p序5 他自称大学时代只有两样追求:爱情和...  

评分

“类似爱情的,他们是彼此的病症和痛”,夏宇在《上邪》里把爱情形容成一种病症。的确如此,世界上有一种因爱而生的病叫失眠,有一种失眠的病叫作神经病。恋爱的人经常不分昼夜不眠不休地焦虑、绝望、嫉妒、感到幸福缺失,这种充满挫折感的强迫性精神官能症会让人想不开或者只...  

评分

哲学的艺术在于它在你迷途生活时给你空虚的心灵以慰藉。 而德波顿用他美妙华丽但不影响阅读乐趣的文字带领我们进入苏格拉底、伊壁鸠鲁、蒙田、尼采、叔本华大师们的精神和生活世界。不知道这个德波顿是不是陈原老师笔下的那个英伦怪才,但是这本书却是对于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哲...  

用户评价

评分

那些说哲学不能拿来给普罗大众带来慰藉的… 哲学是你生下来的?你是它亲妈?

评分

排版太坑了·······分个段有必要空个好几排?? 插图也太草率····

评分

不太懂给特低分的...在我个人看来这本书写的很棒,即使没有深挖每个大家的思想,也基本刻画出了他们不同的处世观念和性格态度。 有豆友说作者好为人师?完全看不出来。我看这本书沉进去了都忘了阿兰德波顿的存在了。 另外也没觉得这本书全在写慰藉,更多写的是价值观人生观吧。 作为业余读点哲学的爱好者拿这个入入门有何不可。 (本来想吹爆,看到大家的短评被吓到了...但依然想吹爆。不是吹作者啊,是说这本书整个,它带给了我一些新启发。

评分

把哲学庸俗化地解释为对人生的慰藉,又用软塌塌的文字把大师们的思想消解成适合大众口味的心灵鸡汤,泛泛而谈,不疼不痒,这在本质上跟于丹对《论语》的解读没什么两样。真不明白这样一本所谓畅销书,为什么居然能跟柏拉图、马尔库塞等人的著作并列,出现在“译文经典”系列里。

评分

将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尼采的哲学解读为与世不合、缺少钱财、经受挫折、身怀缺陷、感到伤心、身处困难时的慰藉,毫无疑问是非常私人化的处理。事实上,慰藉这一落脚点,本身就带有直指通俗生活的偏向性。因此,通读之后,可能会觉得是充满鸡汤味,也可能会觉得过分简单。诚然如此,但也并不是什么过失。恰如蒙田的观点,哲学不应该是诘屈聱牙的,而应该是简明易懂的。对于本书而言,作为一个指向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的引子的话,就更加未尝不可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