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的神学起源》是由米歇尔·艾伦·吉莱斯皮著,张卜天译,是一部颇具原创性的深刻著作。它把现代性追溯到中世纪晚期,认为从唯名论革命开始的西方神学传统的内部张力是现代形而上学、科学、政治、宗教哲学、人类学、虚无主义等等的真正发端,人文主义、宗教改革和现代思想分别对应着把人、神、自然置于存在者领域的优先地位。通过深入探讨奥卡姆、彼特拉克、路德、笛卡儿、霍布斯等人的思想及其内部争论,《现代性的神学起源》表明,要想化解现代性危机,必须首先理解现代性是如何起源的,现代性并非如传统看法所说是用理性战胜了宗教迷信,而是源于提出一种新的融贯的形而上学或神学的一系列尝试。《现代性的神学起源》能够大大开阔我们的视野,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现代性和目前的哲学、科学、政治、文化处境。
米歇尔·艾伦·吉莱斯皮(Michael Mien Gillespie).杜克大学哲学教授和政治学教授,1981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现代性的神学起源》(The Theological Origins of Modernity,2008)、《尼采之前的虚无主义》(Nihilism before Nie czsche.1995)、《黑格尔、海德格尔与历史的根据》(Hegel,Heidegger,and the Ground of History,1984)等等。
当我们谈论到神学时,总觉得它飘渺玄远,有人甚至会提醒你“回到现实来”。但如果你竟绕开它,很难说你真的理解西方文明的底蕴。这跟你熟练掌握英语有太多不同。基督教神学好比中国人的儒学,儒学作为古代中国的主流价值,你的君臣父子朋友伦常、科举教育仕途选拔等等方面都...
评分这本书表明现代性,并不意味着对宗教的拒斥,现代性就其核心和起源而言并不是无神论的,反宗教的,甚至是不可知论的。相反现代性从一开始不是要消灭宗教,而是试图支持和发展一种关于宗教,在人类生活中地位的新看法。他不仅并非对宗教敌视,反而是维持某些宗教信念。现代性,...
评分现代性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是回答由唯名论革命所引发的基本问题的一系列尝试,它们质疑人们对神、人与自然(存在者层次)的认识,也质疑理性和存在(存在层次),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都接受了唯名论的个人主义存在论,不过在存在者层次上各有不同,但二者都不愿消除神或人(都没有...
评分作者将现代性的起源追溯至唯名论变革,认为唯名论破坏了传统的经院哲学,提出了一种新的存在论,同时凸显了一种自由/必然(人的自由与神的全能性)的矛盾,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的冲突(路德与伊拉斯谟的争论)就是这一矛盾的体现。为了弥合这一矛盾,笛卡尔、霍布斯等思想家试图...
评分作者好像也是施派弟子门人。列奥施特劳斯及众弟子在对现代性进行批判时,必然要面对神学及神学对现代性的影响问题。此书作者直接把现代性的起源与神学勾连在一起,况且,唯名论对现代人文主义,对现代宗教改革的巨大促进及塑造,应该是可以作为一个“常识”去看待的。这书后面...
好书,到最后一章仍高潮不断。译笔甚佳,毫无违和感。但仍有几处编辑错误,比如所有“祛魅”都印成了“怯魅”。
评分读了两遍
评分观察西方科学与现代性是如何从宗教与神学中诞生的,非常有意思。反思中国科学史,也许是因为哲学思考太早熟,技术太实用主义,所以近代以来一直落后。
评分这本书实在太强大了。很久没读到过这么具有启发性的东西了,而且最厉害的一点在于这种启发性不是碎片的体验,而是体系化的一个阐释框架,并且还始终保有一种开放性。虽然我对于基督教神学的讨论了解不多,但至少路德那里说得非常好,把权柄与福音路线的表面上分歧的地方统一起来。不过最有启发性的地方还是一种阅读哲学的方法,能够把众多的争论纳入具体的几个讨论之中,然后使之激烈化,最终呈现出二律背反——真是太妙了。
评分感谢译者赠书。以前没考虑过唯名论对现代性的影响。这本书对路德隐匿上帝、霍布斯全能上帝功能分散给世俗国家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不过彼特拉克乱入,霍布斯的加尔文主义其实没那么显著?虽然讲唯名论的作用有些夸张,对自然科学发展起的作用有点跨度大,但跟着捋一下从奥卡姆到霍布斯的神学也挺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