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当代职业科学史家为非专业的读者和大学生们编写的一本世界科学技术通史教材,旨在提供一幅“全景图”,以满足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士的需要。本书阐明:科学和技术的关系是一个历史过程,而非总是一成不变地结合在一起的。作者循着科学和技术的沿革,从史前期直到当前,查找出说明两者有时结合、有时分离的那些史实,检讨那种技术即应用科学的流行观点。而且证明:事实上,在20世纪以前的大多数历史条件下,科学和技术一直是处在彼此要么部分分离要么完全分离的状况下向前发展的,而且在智识上和社会学上都是如此。本书的一大特色是:摒弃了‘‘欧洲中心论”的编史学观点,以全球视角详述了中国、印度、中南美洲和近东帝国等文明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传统。
本书获得2000年度美国世界史协会图书奖,除中文版外,还被译为德文、土耳其文、韩文出版。
詹姆斯·E·麦克莱伦第三(1946一),1975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科学与艺术学院副院长、科学史教授。著有《科学重组:18世纪的科学学会》、《殖民主义与科学:旧王朝时代的圣多曼格》等。论著《专家控制:巴黎皇家科学院的出版委员会(1700—1793)》获美国哲学会颁发的2003年度刘易斯奖。
哈罗德·多恩(1928一),1970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系科学技术史名誉教授。著有《科学地理学》等。
我是詹姆斯三世的学生,有幸受他在科技史方面的教导。当时用的课本就是这本书的英文版。具体细节不表,我只谈你能从这本书所获得的珍贵的东西。 历史的解读千千万,科技史也是如此。一个优秀的历史学家,应该能够拨云见日,以其深厚的积淀与哲学思考带领读者在纷繁复杂的线索...
评分本书是科学技术通史,作者叙述时就十分重视科学和技术的区分及相互影响,时时不忘提醒读者,这只是技术,不是科学,没有科学痕迹等等。甚至是影响深远的工业革命,作者的态度是工业革命既不是科学引发,也没有对科学发展造成影响,两者几乎绝缘。 阅读本书会令人...
评分 评分:),先看了此书部分,再看科学的历程,接着再看此书,感觉此书比科学的历程好看,科学的历程只是简单的事实的罗列,几乎很少有作者的观点!看了就是一大堆事实,很乱的感觉!…… 另外这书翻译的不错,:)
极好的科学技术史,推荐阅读
评分非常好的科学史入门读物,对于各个文明以及各个历史时期介绍全面,并且提出一个新观点:技术规定了科学的领域,而不是相反。比较偏向社会因素的分析,如果想看科学思想自身的演进,还需要去找进一步的读物。
评分极好的科学技术史,推荐阅读
评分读来颇有益处
评分非常好的科学史入门读物,对于各个文明以及各个历史时期介绍全面,并且提出一个新观点:技术规定了科学的领域,而不是相反。比较偏向社会因素的分析,如果想看科学思想自身的演进,还需要去找进一步的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