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拉格

古拉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美]安妮·阿普尔鲍姆
出品人:
页数:780
译者:戴大洪
出版时间:2014-6
价格:12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3313483
丛书系列:汉唐阳光人文图书
图书标签:
  • 历史
  • 古拉格
  • 苏联
  • 俄罗斯
  • 安妮·阿普尔鲍姆
  • 苏俄
  • 社科
  • 集中营
  • 历史
  • 政治
  • 监狱
  • 苏联
  • 人权
  • 极权
  • 记忆
  • 苦难
  • 自由
  • 制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为中文精装版特别作序并签名、新增数十张古拉格劳改营照片、译者重新修订

精装 签名 限量 珍藏本

在这部受到普遍称赞的权威性著作中,安妮•阿普尔鲍姆第一次对古拉格——一个大批关押了成百上千万政治犯和刑事犯的集中营——进行了完全纪实性的描述,从它在俄国革命中的起源,到斯大林治下的扩张,再到公开性时代的瓦解。阿普尔鲍姆深刻地再现了劳改营生活的本质并且将其与苏联的宏观历史联系起来。

《古拉格:一部历史》出版之后立即被认为是一部人们期待已久的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对于任何一个希望了解二十世纪历史的人来说,它都是一本必读书。

本书荣获普利策奖、达夫•库珀奖

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塞缪尔•约翰逊奖

第十四届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

凤凰网2013年度十大好书

新浪网2013年度十大好书

《作家文摘》2013年度十大影响力图书

《都市时报》2013年度十大好书、

《北京晨报》2013年年度致敬图书(历史类)

《出版商务周报》第二届(2013年)风云图书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安妮•阿普尔鲍姆

《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和编辑部成员(2002—2006)。毕业于耶鲁大学(1986),马歇尔奖学金获得者(1987)。曾担任(伦敦)《旁观者》杂志国外编辑,《经济学家》杂志驻华沙记者和网络杂志《石板》以及一些英国报纸的专栏作家。作品还发表在《纽约书评》、《外交季刊》、《华尔街日报》以及许多其他报纸刊物上。

她的著作还有《东方与西方之间:跨越欧洲的中间地带》(1996)

《铁幕:重压之下的东欧,1945—1956》(2012)

译者戴大洪

译有《第三共和国的崩溃:1940年法国沦陷之研究》

《雷蒙德•卡佛:一位作家的一生》

《陀思妥耶夫斯基:反叛的种子:1821—1849》

目录信息

本书获誉
中文版序
致谢
序言
第一部分 古拉格的起源,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三九年
第一章 布尔什维克统治初期
第二章 “古拉格的第一个劳改营”
第三章 一九二九年:重大转折点
第四章 白海运河
第五章 扩大劳改营
第六章 大清洗及其后果
第二部分 劳改营的生活和劳动
第七章 逮捕
第八章 监狱
第九章 押解,到达,挑选
第十章 劳改营的生活
第十一章 劳改营的劳动
第十二章 惩罚与奖励
第十三章 看守
第十四章 囚犯
第十五章 妇女和儿童
第十六章 垂死的囚犯
第十七章 生存的策略
第十八章 逃跑与反抗
第三部分 劳改营工业联合体的兴衰,一九四○年至一九八六年
第十九章 战争爆发
第二十章 “局外人”
第二十一章 特赦——及后来
第二十二章 劳改营工业联合体的全盛时期
第二十三章 斯大林死了
第二十四章 囚犯的革命
第二十五章 解冻——与释放
第二十六章 持不同政见者的时代
第二十七章 八十年代:捣毁塑像
尾声:纪念
附记:究竟有多少?
参考资料
注释词汇
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古拉格,文蛤,红色高棉,以及其他大屠杀,或许每一次悲剧事件都有各自的历史哲学文化根源,然而内容却是相差无几的。 劳改营也有自己的生态,等级制度,甚至亚文化群体。 对生命和物质资源骇人听闻的浪费。 僵化的条例那张无聊的面孔,此时露出獠牙。 饥饿是永远的主题,那些...  

评分

泰奥多•阿多诺说,“奥斯维辛之后,写诗也是野蛮的。”可能《古拉格:一部历史》的读者会更为领会这句名言,在啃完这部厚达700多页、甚至能算得上畅销的著作后,豆瓣上的评论竟然只有区区17篇,读书小组的小伙伴们也都不知道该写什么好。仔细想想,好像也挺合乎情理,当我们...  

评分

意大利著名作家,同时也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普利莫·莱维,在他自杀前的最后一部著作中反复提到一个集体梦魇似的场景。他和那些囚犯生活在奥斯维辛时总是梦到,他们回到了家,向所爱的人讲述自己的苦难,但是没人相信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就在那一刻,他才深刻意识到集...  

评分

作者很客观的节选和编排了当事人回忆录。 不得不说,章节编排的很好,循序渐进。从开始一直讲到古拉格体系崩溃和后记。 每个章节中尽量出现不同观点双方的回忆录,这样做虽然做到了客观,但也使读者不知道哪一种是更为普遍。 在这样的科学编排下 大致印象是前期政治犯的特殊待...  

评分

古拉格從一成立起就是某種法外的經濟組織,是自負盈虧的。契卡/OGPU再有錢,你能每個月給這麼多犯人買單?何況索羅維茨基一年就能虧160萬盧布,要不是納夫塔裡·富蘭克爾努力提升犯人工作量,契卡早就倒閉了。在這個意義上有錢人還能買些自由,但是這些錢不夠的時候那就不能用...  

用户评价

评分

某些人具有某种隐瞒历史的明显嗜好:即使当他们个人与过去的罪行无关时,这也会使他们蒙羞,削弱他们生存的基础,危害他们声称正在进行的“改革”。 如果我们不设法努力记住这些事情的话,我们也将自食其果。

评分

人间炼狱、悲惨世界、恶魔帝国,所有这些词汇都无法表述我从本书上看到的情景和感受!!! 这是如此沉重的一部历史,让我们看到曾经“伟大”的苏联是建立在一种怎样的邪恶残酷当中。浩劫,这样的词汇已不足以描述我们所看到的一切。。。

评分

终于让我系统了解了古拉格,不过关于古拉格终结的叙述总觉得有点儿简略,有点儿戛然而止(当然尾声部分作者的阐发很好),可能与档案开放程度有关吧,还是劳改营的生活写得最详细,尤其是斯大林时代。不得不吐一下,一年你就出二版,让出来就买一版的情何以堪!而且二版还增加了图片,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评分

没想到竟是这一部比砖头还厚的书陪伴我度过一段阴霾的日子。如果我生活在那个时候的苏联,很有可能我会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投入劳改营,然后,在饥饿中强制超负荷劳动,伴随着失去所有:健康、尊严、廉耻、自由、人性和生活的希望,我想,我可能是最早死掉的那一批吧。也可能只有在那样的环境下,我才会知道自己的生存意志到底有多坚强。再次庆幸自己现在身处的世界尽管各种不完美,但还好不是古拉格。

评分

一部编年史,也是一部关于苏联集中营的百科全书。可以和古拉格群岛对照阅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