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山正明蒙古史代表作☆
蒙古时代历史的研究是一项具有相当古老传统和积淀的领域。近些年来,特别是在日本,新的潮流不断兴起。所谓“新潮流”,就是让东方的汉文史料和西方的波斯语史料双剑合璧,跨越多语种史料的壁垒,从人类的统一视角来眺望当时跨越东西范围的整个“时代”的研究角度。从中得出的结论也完全不同于此前关于蒙古帝国和那个时代的普遍认识。本书也尽量吸收了这些最近的研究成果,也直截了当地叙述了专业论文里不会提到的一些事实。
——杉山正明
杉山正明,1952年出生于静冈县。京都大学文学部卒业,同校大学院博士课程单位取得退学。任教于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专攻中央欧亚史、蒙古史,他的蒙古研究很有特色,新意迭见。著有《忽必烈的挑战》《耶律楚材及其时代》《蒙古帝国与元朝》《蒙古帝国的兴亡》《大漠:游牧民的世界史》《疾驰的草原征服者》《大蒙古国的世界》等。2003年获第六届司马辽太郎奖,2007年凭借《蒙古帝国与元朝》获日本学士院奖。
1952年4月,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不久的钱穆,应朱家骅之邀赴台北演讲,结果途中演讲厅楼顶坍塌,他被巨石砸中脑部,几乎当场死亡。抢救过来后,钱穆在台中住院,养病间隙,开始读元明之际士大夫文集,结果却惊讶地发现:“明初诸人,皆不忘元廷,无意出仕。”不要说郑玉、叶子奇...
评分书中写道10世纪,从北宋开始辽、元、明、清,一千年来一直是满、蒙控制现在中国版图大部分区域,其中宋、明仅控制现今国境三分之一左右的领土。反驳大 汉 族 主 义,国内一直在少数民族控制中,而少数历史人物以排外立国,难以说服国人。这样的情绪也无法说服我们对大片 领 土...
评分 评分 评分日本学者对于蒙古的研究是在世界一流水平的,无论是“上古”的箭内亘,还是后来的和田清、白鸟库吉等。以及近几年著作颇丰的冈田英弘和杉山正明。蒙古史的学习需要广泛的意识。中国的研究还是局限于以元朝的很多东西来看,虽然近来这个现象还是得到改善的。 一开始说杉山正明,...
大文豪,说好的“拉施特史集”译注研究呢。。
评分私货较多,通篇无注,有专美传主之嫌,编辑校对很差,文字错误太多
评分口若悬河,评书联播
评分「适万里如履庭户」长久以来对于蒙元史总有与生俱来的抗拒,但听过一场姚大力的讲座又对这个蒙古帝国充满着不可泯灭的兴趣。之后也曾研究过天朝在蒙元时代是不是属于殖民地,但鉴于大元帝国将政权设立在大都,结合此书中旭烈兀兀鲁思也将大元视为宗主国,则可以发现天朝在那时不应视为殖民地。再回到此书,上半部太有魅力,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描述的欧亚大一统帝国实在迷人!而如今的国策也在某种程度上在重构这一辉煌。到后半部的混乱和失落则一笔带过,而且夹带了作者太多的个人情感,尤其对我大明有种黑到深处的迷之粉感。但总之,这本书相当推荐啦!
评分这本书热情的讴歌了蒙古帝国的伟大功绩,甚至连连绵起伏的内乱都不成蒙古帝国的一大缺点了。这本书让我思考了一个问题,作为一个断代史研究者,究竟是什么支持了这个研究者多年潜心在这一问题上的深入研究?除去师承和经历,恐怕真心从心底里热爱或者愤恨这一时期才是原动力。衫山正明作为日本蒙元历史第一人对于蒙古的热爱和对于宋明的诋毁简直是力透纸背,虽说论据也是截取于正常的资料,但是也不难看出他个人的因素。这部书大多数还是王侯将相史,从英雄、权力和战争的角度上讲述了蒙古帝国的兴旺。但是技术条件是否支持如此庞大的帝国运转?经济和制度因素是否是蒙元崩溃的原因之一?这种大元兀鲁思的体制和现今全球大国采取的联邦制的异同?这些问题基本上都没有讲清楚,甚至没能提到不得不说这本书不太合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