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美记

访美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胡舒立
出品人:
页数:292
译者:
出版时间:2012-11
价格:3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8635118
丛书系列:财新丛书
图书标签:
  • 新闻
  • 胡舒立
  • 美国
  • 新闻传播
  • 随笔
  • 传媒
  • 报纸
  • 散文随笔
  • 访美记
  • 旅行记述
  • 美国旅行
  • 个人游记
  • 海外见闻
  • 文化体验
  • 风景描写
  • 真实记录
  • 生活观察
  • 游历笔记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美国报业全景式观察与记录

胡舒立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溯源

•本书写给那些想了解美国新闻报业的读者,提供全景而真实记录,让人身临其境。

•本书从报人、报纸、报业三个角度,对美国报业做了深入的观察,通过此书很容易对美国报纸运行情况有个清晰的了解。

•本书是被称为“亚洲最危险的女人”的胡舒立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溯源,从中不难看出胡舒立的“新闻专业主义”的来源。

内容简介:

《访美记》是胡舒立对美国新闻业深度考察的全记录。她的美国之行,是一次“强化”采访,四个多月几乎都是在汽车轮子上度过的。一行十名国际记者自驾两辆中型吉普车,从中西部出发,最后经底特律回到圣保罗,走了25个州,晤谈了400多人,话题无所不包,可谓地地道道的美国报业“面面观”了。这次访美,胡舒立的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开始启蒙,从此她开始在中国推介、践行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媒体界产生巨大影响。

《访美记》分为三部分。报人、报纸、报业。从这三个角度,作者对美国报业做了全景式观察和记叙。

作者简介

胡舒立 财新传媒总编辑、财新《新世纪》总编辑、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国际妇女传媒基金会(IWMF)董事会委员、国际新闻记者中心(ICFJ)顾问委员会委员及路透采编顾问委员会委员。著有《舒立观察》等书。

目录信息

序 新闻专业主义启蒙,从《访美记》开始/展江// V
前言// XVII
一 报人
一对普通编辑夫妇的生活// 003
斯哥特和记者们// 012
安和她的专栏// 024
记者:报纸第一环// 038
“报评作家”戴维•肖的故事// 054
我的朋友希尔维亚// 065
美国驻外记者侧影// 076
二 报纸
《芝加哥论坛报》:“特大”与实用// 101
《洛杉矶时报》:鹰之报// 115
《华盛顿邮报》:新闻人的向往// 131
《费城问询报》:“问询者”的足迹(上)// 157
《费城问询报》:“问询者”的足迹(下)// 174
《纽约时报》:公正和详尽的报道// 190
《今日美国》:今日美国?// 219
三 报业
翻开美国的报纸// 255
小城的报业沧桑// 264
一万人的“登月飞行”// 271
在一家报业托拉斯的地方总部// 283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刚刚过去的 11月21日是世界电视日,搜索相关报道不难发现:话题主要围绕着“5G+4K/8K 超高清”等展开。 “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则以“融合·智慧——拥抱电视无限可能”为主题。一面是现实世界对于技术的关切,一面是记忆里胡舒立笔下80年代美国报业的黄金时期 ——“无报...  

评分

这本《访美记》是著名媒体人胡舒立女士20多年前的一本旧作,是她作为《工人日报》的记者于1987年6月到美国明尼苏达州参加世界新闻研究所组织的为期5个月的青年国际记者旅行采访活动的副产品——一系列的随笔文章。在1991年曾以《美国报海见闻录》为书名出版过,这次是“老作新...  

评分

这本书是一个朋友推荐给我的,用了很华丽的词语告诉我这本书的影响之大: 爱思考的刘一鸣同学盛赞道:”不算很恰當的比喻:八、九十年代大陸新聞界的<海國圖志>。被譽為那一代新聞人的聖經。。對報社微觀層面的解釋比較多,當然也對很多報社的歷史有介紹(胡是跟隨一個組織去...  

评分

这本书是在另一本书的封底上推荐的,去图书馆不费力借到了。因为对于媒体和报纸的浓厚兴趣,用了一天的时间读完了。书中很详实地介绍了美国报业的各个层面,从报人、报纸和报业不同维度完成了这幅美国报纸的全景式描绘。 尽管距离当时的87年已经时隔27年之久,但对于美国一些著...  

评分

这本书是在另一本书的封底上推荐的,去图书馆不费力借到了。因为对于媒体和报纸的浓厚兴趣,用了一天的时间读完了。书中很详实地介绍了美国报业的各个层面,从报人、报纸和报业不同维度完成了这幅美国报纸的全景式描绘。 尽管距离当时的87年已经时隔27年之久,但对于美国一些著...  

用户评价

评分

快三十年前的书了,在当时必然是翔实生动的美国报业见闻,今天看却难有收获,司空见惯。

评分

话说我真是不喜欢舒立大姐为代表装逼重利咄咄逼人的“美式”媒体人气质

评分

其实全书对于我的亮点就一个:我有一个朋友Sue Hill, 在《中国日报》任过英文专家……^^

评分

20多年前的美国报业白描。作者的见闻和写作时间限制了此书的参考价值。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的媒体跟人家媒体的距离,实在太远。

评分

这是1980年代胡舒立访美时的心得,彼时正是报纸的好时候。而今,我们虽然已经失却了好年华,但是这些怎样才能做好新闻产品的领悟,仍字字珠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