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业的怀乡病

新闻业的怀乡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许知远,男,1976年生人。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微电子专业。曾任《PC Life》执行主编、中国先生网主编、e龙网内容总监、《经济观察报》主笔。已出版随笔集《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纳斯达克的一代》。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作者:许知远
出品人:
页数:213
译者:
出版时间:2005-8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43139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许知远 
  • 新闻 
  • 传媒 
  • 随笔 
  • 新闻学 
  • 知识分子 
  • 思考 
  • 梦想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一部媒体评论集。身为《经济观察报》主笔的作者许知远,从一个新闻从业者的视角, 以新闻写实的手法,聚焦《纽约时报》、《大西洋月刊》、《财富》、《经济学人》、《连线》等这些全球传媒巨擎,对它们的经营理念、发展历史、未来走向进行了有益的梳理、回顾、总结和展望,展现了这些传媒帝国的精英们的媒体精神。 新闻从业者、传媒行业相关人士、媒体研究人员,以及对传媒业感兴趣的业外人士。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总有一代人会实现我们的梦想。——吴晓波 再次与这句冲击力极强的新闻业宣言相撞。它似乎违反了“永动”缪论,总是充满能量,稍近前身,就会强烈地感受到它喷薄欲出的脉动。 第一次与这句宣言相遇,是在我们自己办的第十一期《红枫》的刊首语中。彼时刚刚加入这个理想主义...  

评分

序言 不切实际的幻想可以被原谅,但如果你拒绝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现状,不相信个人的意志将可能给社会整体的变革带来戏剧性的改变,那么你很可能会错过这个必将被证明是奇特而富于变革意义的时代。 P12 亚当•斯密早在200年前就提醒我们,过细的专业分工正在让人变得工具化...  

评分

新闻的怀乡病是一本做新闻人的入门书,书中阐述了世界新闻内的名人大鄂,新闻界内的具有历程碑事件,是启发、重新思考的新闻的理念和做新闻的意义,让我们读过此书不得不思考些什么,敬仰那些像伍得沃德和伯恩施坦一样优秀的编辑、记者为新闻界曾经作出的辉煌卓越的贡献,那些...  

评分

是在图书馆读完的。最初是感动于吴晓波为此书所作的序。所谓勇气,有时并不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绝,而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中的坚持。所幸,这一路,志同道合者一直都有。  

评分

其实对这本书的阅读,才刚刚开始,便忍不住来说上两句。 这几天完全处于新闻学习状态。无论是为了考试,埋头猛看得资料,还是今天发生在我身边得事情。都让我对新闻这个行当,越来越避而远之。 新闻业,是一个很容易让人误会的行当。无论是由于较高的声望,还...  

用户评价

评分

初读许知远还在单向街,后又零散读过他不少杂文,总不经意的被文字后流露的人文关怀而触动。这次细嚼感觉他在写作时更注重情感和语言上的流畅,而谈论思想观点上则极为零散,也难怪F将他定义为作家而不是学者,我深以为然。文中提及的新闻业我最喜欢的是纽约客,贪恋怀特的文风,最甚的还是封面。在时势下能有一个极具风格、个人魅力的领袖是至关重要的。当讨论回归到“为公众写作,而更多的是作为公民的知识分子的个人选择”后,强调新闻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强调“他们首先要成为一名有尊严、有趣味、有眼光的个体,才可能成为一名好的记者”才有意思。除开德拉吉的四个问题(新闻业的责任,公众的趣味与媒体间的关系,文化倾向,互联网代表的新媒体与旧媒体的关系),我更关注报纸与杂志在启蒙并传递通识教育的理念上的努力。暑假想找个出版业做编辑M

评分

作为内容来说,梳理了美国近代新闻业媒体的编年史,写得颇有译风范儿,是本值得一读的读物;然而作为一本书来说,错别字也未免多了些,以至于抱怨时我妈问我:这是不是正版书啊?

评分

我记得我读过,评价不高。原来没有标注上吗?许知远还是杂务缠身,学识修养差了,当不了中国的李普曼。

评分

在最难的月份和最艰难的日子里,我需要那么最后的一点“新闻理想”聊以支撑。2012.5

评分

財經新聞我真的不怎麼看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