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内容简介:中国的工商文明为什么早慧而晚熟?中国的商人阶层在社会进步中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中国的政商关系为何如此僵硬而对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将以怎样的方式全面建成?在“中国特色”与普世规律之间是否存在斡旋融合的空间?
作为“中国企业史三部曲”系列研究著作的第三部,继《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之后,在公元前7世纪到1869年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跨度里,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继续前两部作品的研究主题,再次探寻国家与资本、政府与商人阶层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寻找出这些事关当代的问题的答案。作者的写作表明,在高度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下,政府与工商阶层的对立、紧张关系,贯穿于两千余年的帝国时期。两千余年来,国家机器对商业的控制、干扰及盘剥,是阻碍工商文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企业史,归根到底是一部政商博弈史。在《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一书中,以上问题有的已找到了答案,有的则还在大雾中徘徊。
海报: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
从商鞅开始,有两个理念顽强地留存了下来。第一不能让民众太富足、太有思想的潜意识一直留存了下来,最终变成一种系统化的愚民政策;第二,绝大多数的治国者把国家强大远远放在民众富足之前,强调“国强民安”,而不是“国强民富”,所谓“安”者,年份好的时候,有口饭吃,饥...
评分我酷爱历史,但读书时却觉得历史中的经济部分很是无趣,这也许是传统文化重义轻利训导的影响。儒家强调精神上的担当,骨子里有一种轻视物质财富的清高,但是一个人的官声,不在于他读了多少圣贤书,而在于他能不能让治下的百姓踏上幸福路。从实际着眼,要想做个好官,...
评分读完了吴晓波《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这三部曲,感觉作者的思想脉络正变得越来越清晰。这个思想脉络或许可以用作者引用美国学者费正清的话很形象的表述出来: 在《中国与美国》一书中,费正清写道:“中国商人阶级为什么不能摆脱对官场的依...
评分读完《浩荡两千年》,其实最想写一写的是商人阶层在中国两千年历史当的沉浮。然,叹息之余,却发现无法落笔成文。遂弃该主题,转而讨论社会制度,关于这个问题,从吴晓波老师的书中,颇感到获益匪浅。 匆匆读完整本书两遍,只得出写粗浅看法。思想的升华,需要时间的沉淀。 ...
评分#Kindle#3.99元,已购。说是中国企业史,其实核心部分还是以“政商博弈”为基调的经济史,这是吴晓波最擅长的题材了。新书《历代经济变革得失》部分内容与本书有重叠。
评分可以当一部中国工商通史阅读。从管仲桑弘羊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有明以来为什么中西方社会的发展分道扬镳?为什么在中国没有出现工业规模化的社会产业结构?为什么有市场经济萌芽,却没有过资本主义的萌芽?
评分可以当一部中国工商通史阅读。从管仲桑弘羊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有明以来为什么中西方社会的发展分道扬镳?为什么在中国没有出现工业规模化的社会产业结构?为什么有市场经济萌芽,却没有过资本主义的萌芽?
评分可以当一部中国工商通史阅读。从管仲桑弘羊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有明以来为什么中西方社会的发展分道扬镳?为什么在中国没有出现工业规模化的社会产业结构?为什么有市场经济萌芽,却没有过资本主义的萌芽?
评分三部曲中最有思想力度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