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

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史景迁
出品人:
页数:173
译者:廖世奇
出版时间:1990-02
价格:10.5
装帧:平装32
isbn号码:9787301009437
丛书系列: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史景迁
  • 海外汉学
  • 文化
  • 海外中国研究
  • 文化理论
  • 文学理论
  • 历史
  • 汉学
  • 文化
  • 同构
  • 传承
  • 利用
  • 社会
  • 认同
  • 价值
  • 传播
  • 融合
  • 实践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世界文化总体对话中的中国形象——序 史景迁《北大讲演录》by 乐黛云 1
第一讲、从文化类同到文化利用(1585-1700) 10
第二讲、十八世纪西方关于中国的想象:格莱特、哥斯密斯和沃珀尔 28
第三讲、从孟斯鸠到黑格尔;对中国进步的否定 45
第四讲、十九世纪的摒弃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更新了的利用:西格伦和卡夫卡 68
第五讲、政治观点:马尔洛、布莱希特和艾兹拉•庞德 90
第六讲、黑暗面:艾利亚斯·卡内蒂和J•G•巴拉德 117
第七讲、符码化信息:博尔赫斯和卡尔维诺 131
第八讲、关于历史和文化的结论 141
附录:非我的神话——西方人眼里的中国 by张隆溪 147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总体感觉,这本书比《王氏之死》和康熙自传那本书写的好。不喜欢《王氏之死》那种罗列一大堆数据的方式,即使是罗列一大堆别人对中国历史的看法的文集也比罗列数据有意义。罗列看法让我知道了别人是怎么看待中国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教育制度,这些思考有无参考价值,我可以汲取...  

评分

这本书与《大汗之国》相近,但比《大汗之国》更精彩,尽管这本演讲集上不比那本专著的材料更丰富。 在思想史三人谈中,李孝悌说,一位朋友和他说,李的老师(孔飞力)是史学家,而史景迁是writer,他深以为然。然而,李并不是就此认为史景迁此法不妥。 史景迁对自己的理论功...

评分

总体感觉,这本书比《王氏之死》和康熙自传那本书写的好。不喜欢《王氏之死》那种罗列一大堆数据的方式,即使是罗列一大堆别人对中国历史的看法的文集也比罗列数据有意义。罗列看法让我知道了别人是怎么看待中国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教育制度,这些思考有无参考价值,我可以汲取...  

评分

这本书与《大汗之国》相近,但比《大汗之国》更精彩,尽管这本演讲集上不比那本专著的材料更丰富。 在思想史三人谈中,李孝悌说,一位朋友和他说,李的老师(孔飞力)是史学家,而史景迁是writer,他深以为然。然而,李并不是就此认为史景迁此法不妥。 史景迁对自己的理论功...

评分

总体感觉,这本书比《王氏之死》和康熙自传那本书写的好。不喜欢《王氏之死》那种罗列一大堆数据的方式,即使是罗列一大堆别人对中国历史的看法的文集也比罗列数据有意义。罗列看法让我知道了别人是怎么看待中国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教育制度,这些思考有无参考价值,我可以汲取...  

用户评价

评分

就是从这部书开始喜欢上史景迁,他搞汉学其实可惜啦。

评分

比天安门那本还要浅尝辄止……

评分

本书很有条理描述了从1740年开始外国对中国研究的态度转变。从崇拜到否定再变为创造性描述最后把理论模式和虚构故事模式结合在一起。虽然是一本很理论的研究外国文化对中国研究的理论书籍,但是看起来很清晰,没有很多枯燥的术语,语言平易近人,容易理解。从外国的监督观察中国,加深了对中国了解

评分

本书很有条理描述了从1740年开始外国对中国研究的态度转变。从崇拜到否定再变为创造性描述最后把理论模式和虚构故事模式结合在一起。虽然是一本很理论的研究外国文化对中国研究的理论书籍,但是看起来很清晰,没有很多枯燥的术语,语言平易近人,容易理解。从外国的监督观察中国,加深了对中国了解

评分

形象学的质料有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