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所安,又名斯蒂芬・欧文。1946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长于美国南方小城。1959年移居巴尔的摩。在巴尔的摩公立图书馆里沉湎于诗歌阅读,并初次接触中国诗;虽然只是中文翻译,但他迅速决定与其发生恋爱,至今犹然。1972年获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随即执教耶鲁大学。二十年后应聘哈佛,任教东亚系、比较文学系,现为詹姆斯・布莱恩特・柯南德特级教授。有著作数种,论文多篇。其人也,性乐烟酒,心好诗歌。简脱不持仪形,喜俳谐。自言其父尝忧其业中国诗无以谋生,而后竟得自立,实属侥幸尔。
读这本书可以先看译者的译后记(虽然他似乎因为只用了四周的业余时间就把这本书译出来了而犯了不少错误),他对宇文所安有一个相当准确的定位:他们不认为因为自己是外国人而同中国作品之间就有一种离间的、异己的关系;也不认为他们的分析不如中国人自己来的深刻。他们借鉴中...
评分正如往往仅凭创作者在作品细部体现的专注、仔细和审慎,我们就能放心地把一部作品列入优秀——甚至伟大——作品的候选名单,我认为,仅仅是宇文先生藉由修辞而传达给读者的热情和冷静,就足以赋予这本书以独立于其学术时效性的持久价值。同时,这本薄薄的册子,由于作者对...
评分我要不开书店啊,一辈子都不会读这样的书。宇文所安要不是田晓菲的老公,我才懒得理会。 读着读着,我在想,一个美国人,如此迷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得如此的想象力,文字也如此的中国思维,让我确信,转世是不分国界的。漂亮又有气质的田晓菲嫁给宇文所安,这个归宿一点都不偏...
评分长久以来,我对中国文学一直抱有某种偏见,不论是古典诗歌还是散文或是小说,它们为人称道的美感似乎一直离我那么遥远,仿佛在那些诗歌中潜藏的诗意与我隔了一层玻璃,倒像是那些作品不是用我的母语写的,反而是我作为一个大惑不解的旁观者,像是读到了用陌生的语言写成...
评分正如往往仅凭创作者在作品细部体现的专注、仔细和审慎,我们就能放心地把一部作品列入优秀——甚至伟大——作品的候选名单,我认为,仅仅是宇文先生藉由修辞而传达给读者的热情和冷静,就足以赋予这本书以独立于其学术时效性的持久价值。同时,这本薄薄的册子,由于作者对...
用西方摹仿论下的文本-真实张力类比中国文学中的真实-回忆是很机智的,但可以质疑这种类比有多大程度的真实,毕竟摹仿论是西方文论中反复讨论的命题,而真实回忆只是中国文学常见的主题之一。正文中的八组作品分析在“回忆”的主题下进行,对于某些主题的演变、历史与叙事的关系等的论述都非常有启发性。此外,宇文所安的文笔真的好,对于杜甫江南逢李龟年的阐发令人动容,对中国文学中的自然必然性悲剧的阐述也深得我心,对李清照、欧阳修、沈复三篇长文的细读很见功力。
评分Remembrances: the aesthetic of Chinese literature.
评分文本细读的典范。宇文所安的essay都耐看而漂亮灵光,又一部想要供起来的论著。
评分A lot more clear tha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评分真的真的,这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语言本身就是一种诗歌,(必须读英文版!) 以一种全观的方式剖析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追忆”-->被对称和非道德的自然力量(命)主宰的中国文学注定了兴盛后必定衰落(顺便把盛衰翻译成splendor and fading太美了),被收集起来的东西终将失散。无论是髑髅、一束被剪下的头发、废墟都指向那些失去的东西,于是诗人永远在哀叹。 这种意识在古典文学中处处可见,并被诗人们有意识地贯彻——天命的非道德性和历史作为规范道德的叙事互为因果又平行运行的现象,酝酿出一种更深刻的忧郁和思索。 p.s.如果可以用拼音就更好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