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科尔兰斯基 著有《鳕鱼:人与自然的动人交会》、《盐:一部世界史》、《巴斯克人的世界史》、《岛屿组成的大陆:探寻加勒比的命运》、《被选择的少数:欧洲犹太人的复兴》、短篇小说集《树上的白人》以及2004年初面世的《1968:撼动世界的一年》。其中,《鳕鱼》获得了詹姆斯・比尔德食品写作优秀奖。
《鳕鱼》简介:它喂饱了西方国家,促进了北美洲的发展。对于仰赖鳕鱼为生的人,它是比黄金更珍贵的宝藏。战争为它而起,革命因它而兴。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中,鳕鱼占有不为人知的一席之地。《鳕鱼》穿越千年的时光和整整四大洲,介绍了种种与这种极具经济价值的鱼相关的探险家、商人、作家、领袖及渔夫,记述了17世纪北美洲的崛起和20世纪的鳕鱼战争,其间还穿插着从中世纪到现代的鳕鱼佳肴。
马克·科尔兰斯基把世界历史、人类热情和自然生态带到了一个迷人的交会点。
毕竟是偏重味觉的,和《盐》一样,写的有点拖沓,而且研究不够深入,毕竟就这两个题材做更深的经济、政治研究是很自然的。 或许不该苛求作者,但是真的写的太闲云野鹤了。
评分在人类的食物谱上,有很多东西领过风骚,有些以后还会占据着我们的排行榜,有些东西却要无奈的退场了。 鳕鱼就是属于要黯淡退场的那一类。不是因为它不够美味,只是它如今数量稀少,逼近灭绝,再经不起我们折腾了。 中国人对鳕鱼没有什么印象,事实上,在中国人的食谱里,海...
评分在人类的食物谱上,有很多东西领过风骚,有些以后还会占据着我们的排行榜,有些东西却要无奈的退场了。 鳕鱼就是属于要黯淡退场的那一类。不是因为它不够美味,只是它如今数量稀少,逼近灭绝,再经不起我们折腾了。 中国人对鳕鱼没有什么印象,事实上,在中国人的食谱里,海...
评分在人类的食物谱上,有很多东西领过风骚,有些以后还会占据着我们的排行榜,有些东西却要无奈的退场了。 鳕鱼就是属于要黯淡退场的那一类。不是因为它不够美味,只是它如今数量稀少,逼近灭绝,再经不起我们折腾了。 中国人对鳕鱼没有什么印象,事实上,在中国人的食谱里,海...
通过鳕鱼作为食物的烹饪方法,食用方法,食用普及程度,来从一个侧面了解和尝试解释一个民族的发展,比较客观,虽可能不全面。我喜欢食物,也喜欢历史。
评分非常好的一本书。陆续反复的读了三年才正式读完。学了欧美的渔业历史,较详细的描写了渔业的现状和困境,已经政治和经济对其的相互影响。
评分有点意思
评分一段鳕鱼佳肴喂饱的历史 可如今已不见鱼随潮汐来往 ????????
评分浙图借阅。只记得一点点内容,不算完全无效的阅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