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特劳斯的真相

施特劳斯的真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三辉图书/商务印书馆
作者:[美]凯瑟琳·扎科特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352
译者:宋菲菲
出版时间:2013-9
价格:4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09971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政治哲学
  • 施特劳斯
  • 思想史
  • 哲学
  • 政治学
  • 列奥·施特劳斯
  • 自由主义
  • 政治
  • 施特劳斯
  • 哲学
  • 政治
  • 古典
  • 思想史
  • 批判
  • 自由
  • 现代性
  • 文本解读
  • 西方思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列奥·施特劳斯是20世纪最具争议性也最神秘的哲学家之一。他被视为新保守主义的思想鼻祖,具有塑形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的强大力量。真相果真如此?

一种普遍的观念认为,施特劳斯追随尼采、海德格尔和卡尔·施米特的足迹而属灵活变通的保守派。本书作者凯瑟琳·扎科特与迈克尔·扎科特对此 提出质疑,他们主张施特劳斯的标志性思想乃“返回古典”,这是由于施特劳斯相信,现代思想与相随而来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暗中破坏了政治健全,甚至影响了真正的哲学的可能性。他们由此推断,施特劳斯是自由主义民主清醒的捍卫者:他既认识到自由主义民主的优势,也意识到它的劣势。

本书亦考查了施特劳斯众多学生及追随者们形色各异的作品,揭示他们分裂为对立阵营的起因——源于施特劳斯本人思想内部的紧张关系。对于希望更充分理解这位谜样的哲学家与其极具争议的思想遗产的读者而言,本书是一部必读之作。

《施特劳斯的真相》写得不偏不倚且极具洞察力。它破除了种种神话(无论由施特劳斯的朋友还是敌人散播的),并且有力地追踪了那些美国思想家彼此冲突的抉择,尽管他们都受惠于施特劳斯。

—— William A. Galston,布鲁金斯学会

在我们看来,施特劳斯是一位具有巨大力量、原创性、哲学深度和重要意义的思想家。我们想将他从误解中释放出来,以便那些善于深思的阅读者——在此我们强调是“阅读者”——能以对其思想本身恰当的方式来思考施特劳斯颇受争议和非正统的思想。

——凯瑟琳·扎科特、迈克尔·扎科特

凯瑟琳·扎科特和迈克尔·扎科特在思想方面出了很大一份力。他们着手于现代最为人蓄意误解、最遭致不公正诽谤的哲人中的一位,平心静气地对其进行分析并透彻推敲。关于列奥·施特劳斯——他的工作、据称邪恶的政治影响——的言论大多都产自于被误导的政治敌意,对此,扎科特夫妇以泰然自若的姿态拨乱反正。《施特劳斯的真相》,对任何想知道施特劳斯这位难以捉摸的重要思想家思想成就真实情况的读者而言,都有必要一读。

——Roger Kimball,《新批评》 编辑和发行人,Encounter books的发行人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凯瑟琳·扎科特(Catherine Zuckert)列奥•斯特劳斯学派重要成员。现为美国圣母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政治学评论》主编。著有《自然权利与美国想象》(Natural Right and the American Imagination)、《后现代的柏拉图们》(Postmodern Platos)、《柏拉图的哲学家们》(Plato’s Philosophers)等,获誉1990年美国出版商协会哲学宗教类最佳图书、2009年霍金斯奖最佳学术著作等。

迈克尔·扎科特( Michael Zuckert) 列奥•斯特劳斯学派重要成员。1974年取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圣母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主任。研究领域包括政治哲学、美国宪法与理论、美国政治思想等。另著有《自然权利的共和国》(The Natural Rights Republic: Studies in the Foundation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Tradition)、《开创自由主义:论洛克的政治哲学》(Launching Liberalism: On Lockean Political Philosophy)、《自然权利与新共和主义》(Natural Rights and the New Republicanism)等。

译者简介:

宋菲菲,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从事英语教学工作。

目录信息

序言 1
导论 施特劳斯先生进军华盛顿?  1
第一部分 斯特劳斯
第一章 返回古典:施特劳斯规划的一个概观  35
施特劳斯的哲学规划 39
施特劳斯出离海德格尔和尼采 42
施特劳斯对当代危机的分析 45
施特劳斯的重返古代政治哲学之路 47
施特劳斯重读哲学史 60
政治哲学与政治 63
施特劳斯—现代性—美国 73
命题一:美国是现代的 73
命题二:现代性是坏的 82
命题三:美国是好的 94
施特劳斯式的模棱两可 99
第三章 作为后现代政治思想家的施特劳斯 101
后现代的难题 102
施特劳斯的后现代主义:尼采之后 104
施特劳斯的后现代主义:海德格尔之后 114
德里达式的后现代主义 127
对比两种形态的后现代主义 138
第四章 那个泄密之人:论“隐微主义” 143
莎蒂亚·德鲁里如何解读列奥·施特劳斯 144
关于隐微论与高贵的谎言 150
在所有出错的地方寻找秘密 169
第五章 列奥·施特劳斯:授恶之师 191
施特劳斯与“僭政的教诲” 194
色拉叙马霍斯的论题 204
马基雅维利的时刻 218
施特劳斯与施米特 227
第二部分 斯特劳斯派美国研究的出现
第六章 施特劳斯派美国研究的出现 241
瓦尔特·伯恩斯:德性的共和国 247
马丁·戴蒙德:探寻立国之本 255
哈里·雅法:美国的亚里士多德化 265
第七章 施特劳斯派的地缘学 277
东岸 281
西岸 290
中西部 305
结论 314
索引 322
中译版后记(刘擎) 338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扎科特夫妻的合著,两人都是施特劳斯学派重要成员,都“师从施特劳斯”(序言),作此书的目的是:“在我们看来,有关施特劳斯的说法大多――甚至全部――是错误的和被误导的,是未对他的作品进行阅读或未理解他的产物”(第2页),并且是要撇清施特劳斯与美国新保守主义之间的...

评分

据说施特劳斯留下了三个命题,分别是: “美国是现代的。” “现代是坏的。” “美国是好的。” 这三个命题之间的龃龉与调和,成为本书的叙述主轴。据说事实上正是这个轴转出了各色的施派理论,还道出了施特劳斯本人的特意。 我在阅读的时候,同样在书的扉页上写下了三句话,不...  

评分

据说施特劳斯留下了三个命题,分别是: “美国是现代的。” “现代是坏的。” “美国是好的。” 这三个命题之间的龃龉与调和,成为本书的叙述主轴。据说事实上正是这个轴转出了各色的施派理论,还道出了施特劳斯本人的特意。 我在阅读的时候,同样在书的扉页上写下了三句话,不...  

评分

据说施特劳斯留下了三个命题,分别是: “美国是现代的。” “现代是坏的。” “美国是好的。” 这三个命题之间的龃龉与调和,成为本书的叙述主轴。据说事实上正是这个轴转出了各色的施派理论,还道出了施特劳斯本人的特意。 我在阅读的时候,同样在书的扉页上写下了三句话,不...  

评分

据说施特劳斯留下了三个命题,分别是: “美国是现代的。” “现代是坏的。” “美国是好的。” 这三个命题之间的龃龉与调和,成为本书的叙述主轴。据说事实上正是这个轴转出了各色的施派理论,还道出了施特劳斯本人的特意。 我在阅读的时候,同样在书的扉页上写下了三句话,不...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很有趣,揭示了一个与国内施派阐释颇为不同的列奥-施特劳斯。国内施派喜欢强调,施特劳斯看破了现代性的败坏,是现代性之敌,苏联和美国都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此书严肃地分析出,施特劳斯看来,苏联与美国完全不同。美国政治,并不是纯粹的现代政治,而是与古代德性政治有联系的,是可以接受的。即使是亚里士多德复生,也会认为美国以法来治国的政体优于苏联。美国政治重视宗教,这也是一种古风。此外,美国政体属于亚里士多德所谓“混合政体”,既非贵族寡头,亦非群氓暴政,秉承了古典的中道。而美国建国诸父,也是有古罗马共和主义者的自觉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讲,施特劳斯并非现代自由政体之敌,而是担忧左翼削弱了自由的基础,需要引入厚重的古典基础,作为磐石,以防止魏玛民国的悲剧重演。

评分

这一切还得从施特劳斯太热了说起,太热了以至于无底线的阴谋论媒体认为施公从芝加哥进军华盛顿,其党羽遍布大小布什、里根乃至克林顿政府,这可以追溯到拉鲁什派,而感染源则是德鲁里女士。前面那帮小子连施公的书都没读过,所以值得批驳的只有德鲁里一人而已,扎科特夫妇细读精研地点出了施特劳斯的反马基雅维利立场,色拉叙马霍斯命题必被苏格拉底打破,那么再进一步,罗森的畏畏缩缩体现了朗佩特的尼采主义的不靠谱,回归古典还是施公第一要义。一气化三清,施公美国现代-现代性坏-美国好三命题肇始施派美国研究,布鲁姆东岸说美国坏(淫荡啊),雅法西岸说美国前现代(洛克问题毁一生),最可怕是戴蒙德中西部说现代好(还以为是西马)。难怪乎巴丢囿于施公以哲学从上往下不左不右俯瞰政治的立场,不得不摒弃政治哲学的名相而唱元政治学的大戏了。

评分

现代性三次浪潮:第一波由马基雅维利、斯宾诺莎、霍布斯和洛克等人掀起。特点是简化道德、政治问题为技术问题,反对自然,支持人为建构或理性建构;第二波由卢梭掀起,包括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认为人性应当归于历史,独一无二的历史进程,宣告历史进程和客观规律;第三波:尼采。不再有超乎人世的权威,人类必须为自己的历史负责,为自己树立理想,重估一切价值。第一波促成美国这样的自由民主国家,第二波促成共产主义运动,第三波促成法西斯运动。

评分

施特勞斯學派入門書籍。本書主要澄清了對施特勞斯及其整個學派的誤解。對施派的誤解有:虛無主義、推崇馬基雅維利式的手段和投奔納粹的施密特追隨者等等。這些誤解本書都一一解釋清楚了。

评分

像这样硬对硬的通过理论正面交锋来反驳,对论者的理论素养要求肯定是相当高的,既要反驳,又要把非常绕的话说清楚,很不容易。不过看完全书,还是觉得施特劳斯把古今对立起来似乎不太必要,粗略地说,古典追求可以理解为“从高处着眼”,现代追求可以理解为“从地处着手”,两相结合,才能有更好的未来。总体来说是好书,是概观性进入施特劳斯的好起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