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基督者》是尼采发疯前最后一部著作,既是关于基督教的历史与本质的探究,同时也是一部深刻的哲学著作,其所关心的一个永恒问题是真理与信仰的关系。本书作者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全书62节进行逐一讲解,并将《敌基督者》置于尼采个人的思想脉络与整个西方思想史的谱系中去理解它的问题与思路,指出这本书的中心意旨是重新厘定西方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传统,从而进行价值重估。
讲稿根据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吴增定在北京大学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讲习班”上的录音整理而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引导读者和学生理解尼采的最佳入门。本书分两部分,一是讲稿,二是《敌基督者》原文,由吴增定和李猛翻译。
关于“经典通识讲稿”:近年来,以甘阳为代表的一批学人着力推动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尤重“研读中外经典文本”,旨在重新树立认真读书、自由思考的风气,以抵抗整个社会以至大学校园的浮躁之气和急功近利心态。“经典通识讲稿”秉此理念,特邀各学科著名学者,以深入讲解中外经典文本的方式,引领读者进入对思想文化中根本问题的思考。
吴增定,安徽庐江人,1972年生.1 999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 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现代德国哲学和政治哲学,已出版著作《尼采与柏拉图主义》(2005年)、《利维坦的道德困境》(2011年)、《斯宾诺莎的理性启蒙》(2011年)。
大概是几年前的时候,我花费了数天的时间系统地看了看敌基督者一书。 读的是英文版,是网上流传的一个注释很少的很通俗的本子。敌基督者的细节我多半忘却了,尼采是如何说的、如何展开论证的,在几年后的我的头脑中,只留下模糊的影子。然而,当时的我是如何的不可自抑,一直...
评分对于尼采,吴增定一直保持兴趣,从《尼采的柏拉图主义》开始,他就已经开始阅读尼采了。这部小册子《敌基督》讲稿,是吴增定在北京大学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讲习班”上的录音整理而成。众所周知,尼采的思想经常以格言的形式流传,缺乏明显的写作格式,所以讲述者往往吃力不讨...
评分尺度才真正是宇宙的永恒命题。在建筑学中,时常训练的是空间的尺度把握,而未尝思考时间的尺度。尼采认为,正因人类有富余的认知能力,尤其是记忆力,我们才有了过去与未来的认知,我们耗尽一生,不过1秒至百年的感知,历史让我能感知5000年,对于宇宙,终归不过是一瞬间而已。...
尼采的学说与疯狂这两个字的距离竟如此遥远。现代性的享受者们沾着开路先驱的余荫,却实利肤浅地给他扣上狂人的帽子加以自得的哂笑,不能不说是一种吊诡。读尼采的书,痛快得好像吃完火锅坐在窗子大开的急速出租车上被海风吹成傻逼。
评分清晰畅达,至少是做到了通识讲稿的最基本要求。全然的去修辞化——修辞对于尼采来说有多大功能性啊——不知是误读还是正解。尼采身上真是有我最爱和最讨厌的部分啊。
评分耶诞装B必备。读尼采的辛苦在这里:尼采越是旗帜鲜明,你就越是心里没底:Does he really mean it?
评分耶诞装B必备。读尼采的辛苦在这里:尼采越是旗帜鲜明,你就越是心里没底:Does he really mean it?
评分尼采区分了信以为真和真理,却并没有给予二者的关系的明确论证。黑格尔指出“真正讲来,真理应是客观的,并且应是规定一切个人信仰的标准,只要个人的信仰不符合这标准,这信仰便是错误的。”而尼采所批判的信仰是他信以为真的信仰而不是真正的信仰,他批判的基督教也是他信以为真的基督教而不是真正的基督教,因此,尼采所批判的本来就是他所构想的一个错误的东西,论证一个错误的东西是错误的并没有什么意义,尽管他提出的问题确实非常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