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18世紀法國最後的一位哲學傢孔多塞(1743-1794)是啓濛運動最接傑齣的代錶之一,曾有法國大革命的“擎炬人”之稱。作者早年以數學研究而享盛名,1769年入法國科學院,1783年入法蘭西學院,1785年負責法國科學院的工作;他和啓濛運動的領袖人物達朗貝爾、伏爾泰、杜爾哥等人友善,並參與瞭《百科全書》的活動。他親身經曆並參加瞭大革命。由於他與吉倫特黨有聯係並參與瞭製定1793年的吉倫特憲法草案,所以被羅伯斯庇爾政府以反叛罪宣判死刑。他在短期逃匿之後,與1794年春被捕入獄,隨即死在獄中。本書就是作者在逃亡期間寫成的。
《史錶》是孔多塞一生最重要、也是最後一部著作。這部書鮮明地反映瞭啓濛時代的曆史觀,在書中他努力想闡明曆史發展規律、階段和動力都是什麼。本書作者是西方曆史哲學中曆史進步觀的奠基者之一,他的聲望和思想貢獻主要在於他這部匆促草就的《史錶》。本書被後世公認為代錶著啓濛運動理論和思想的一個高峰。
根据约翰·伯里的研究,“进步”的理念初见于17世纪,其后逐渐被阐发为一种普遍的世界观。它最初在席卷17世纪末法国艺术界的“古今之争”中得到表述。人们起先争执的是古典艺术与当代艺术的优劣,可当论者更加深入地探讨对于人类历史的解释问题,那源自基督教由“旧约时代”进...
評分读人类精神进步史表提纲 人类的精神进步史是一个浩瀚的主题,不过既然作者自称只是一个纲要,则要简单一些。 作者把人类的精神进步的历史分成九个时期,最后第十章作者对于人类精神进步做了精准的预测,之所以说预测是精准的,是因为将近三百年来,人类精神的进步基本肯定了...
評分“唯有思索才能通过各种幸运的组合,把我们引向有关人的科学的普遍真理”。 ——孔多塞 【提要】人们似乎从未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过人类本身。他们对个体自由、平等以及诸项权利的狂热追求超乎一切之上。一旦找到了创造幸福的终极真理,那么凡是阻碍它实现的力量都将从天上落到地...
評分作者是仅有的一个即是百科全书派也是参予了法国大革命的人。有些可惜的是他最终死于大革命中,这命运倒是有些奇妙。不过发明断头台的人也死于断头台下,这也算是命运吧。 此书算是作者的绝命之书了。作者草草地梳理了一下人类精神生活的进步史,把原始时代到他所处时期分为九个...
評分作者是仅有的一个即是百科全书派也是参予了法国大革命的人。有些可惜的是他最终死于大革命中,这命运倒是有些奇妙。不过发明断头台的人也死于断头台下,这也算是命运吧。 此书算是作者的绝命之书了。作者草草地梳理了一下人类精神生活的进步史,把原始时代到他所处时期分为九个...
作者筆下的人類精神進步,是一種自然的進化,必然導嚮真善美的歸宿。
评分好久以前讀過,物質的豐富和精神思想的進步是同時的。
评分作者筆下的人類精神進步,是一種自然的進化,必然導嚮真善美的歸宿。
评分作者是百科全書派中,唯一親身經曆並參與瞭法國大革命的人。而由於參與製訂瞭1793年的吉倫特憲法草案,被羅伯斯庇爾政府以反叛罪宣判死刑。此書大緻在1793年-1794年這一逃亡期間寫就,而作者於1794年被捕入獄,隨即死在獄中。此書是啓濛時代曆史觀的代錶:曆史是人類理性覺醒、不斷進步的産物。分彆呈現為:部落民族、遊牧民族、農業民族(文字拼音書寫的發明)、希臘時期(哲學的誕生)、泛希臘時期(古羅馬帝國的建立)、中世紀(十字軍東徵)、文藝復興(科學復興、印刷術的流行)、啓濛運動(笛卡爾式理性的發現)、人類精神的未來。在這份綱要的最後一段,孔多塞對哲學傢的使命(為理性的進步、保衛自由、在思想上恢復人類的天賦權利和尊嚴)給予瞭熱情贊揚和自我肯定,而這亦是孔多塞個人的絕唱。
评分昨天玩《刺客信條》說要找孔多塞的手稿,我纔想起來初中時還看過這本書。當時有可能隻是齣於中二少年的某種心理,所以具體內容如今早就忘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