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

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今日中国出版社
作者:马立诚
出品人:
页数:426
译者:
出版时间:1998-03
价格:22.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7209150
丛书系列:中国问题报告
图书标签:
  • 政治
  • 中国
  • 改革
  • 凌志军
  • 历史
  • 社会
  • 思想
  • 报告文学
  • 思想解放
  • 改革开放
  • 中国当代史
  • 意识形态
  • 社会变革
  • 知识分子
  • 政治思潮
  • 历史记录
  • 批判性思维
  • 现实反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一本介绍20世纪社会上发生的重大头条新闻的书。书中编选了100年间数百种报刊反映重大历史事件、见证重大历史关头的重要新闻头条。

作者简介

1946年生。《人民日报》评论员、主任编辑。专业

是为《人民日报》撰写社论和评论员文章。业余主要

从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及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并颇

有建树。主要作品有小说集《绿色的深渊》, 杂文集

《神通广大》,评论集《墨中三味》, 古典诗歌注译集

《一诗一画》等。

1953年生。《人民日报》社主任记者、主任编辑,

法学硕士学位。十多年来,以主要精力从事中国经济

改革调查与写作,遍访30多个省市区的乡村和城市。

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农村改革》,《瞬间与历

史》,《历史不再徘徊― 人民公社在中国的兴起和失

败》等。

目录信息

目 录
第一次思想解放:一石激起千重浪
――1978年战胜“两个凡是”
引言
粉碎“四人帮’阴霾仍未散
“文化大革命”是对还是错
没有“四人帮”的“文化大革命’
“四人帮”是“左”还是右
还嫌姚文元不“左”
天安门事件碰不得
叶剑英:赶快让邓小平出来工作
“抓纲治国”是“左”的纲领
“两个凡是”出台
世纪之交回眸华国锋性格行为特点
叶、陈、王抵制“两个凡是”
邓小平语出惊四座
艰难备尝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火急攻心“洋跃进”
冤假错案何时昭雪
十一大的遗憾
新中央军委令人瞩目
华国锋的四个坚持
解放思想 实现伟大转折
新明星胡耀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怎样产生的
历史雄文精华何在
风暴来临
邓小平说:“打破精神枷锁!”
斗争白热化
胡耀邦奋起反击
形势朝着有利的方向转化
孤独的《红旗》杂志
《中国青年》发起冲锋
中央工作会议开了36天
陈云仗义执言
天安门事件平反和其它重大决定
华国锋作检讨
让大家放开说话
邓小平号召解放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
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改革开放的新方针
“社会主义时期的遵义会议’
思想解放带来人的解放
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
推翻“两个估计”
右派分子重见天日
为地主富农分子摘帽子
放开其它政策
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变化
中国诗坛大爆炸
“伤痕文学”登上文坛
《于无声处》和《丹心谱》引起轰动
美术新潮令人目眩
潘晓来信激起轩然大波
喇叭裤、披肩发和迪斯科
朱逢博和李谷一的风波
经济改革从农村突破了
小岗之夜惊天动地
万里:我走独木桥
邓小平一锤定锣音
包产到户节节前进
人民公社解体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经济生活新词汇:特区
政治体制改革起步
第二次思想解放:东方风来满眼春
――1992年破除姓“社”姓“资”
引言
姓“社”姓“资”搞得人心惶惶
姓“社”姓“资”登台
焦虑的邓小平敦促大胆突破
皇甫平文章引起轰动
围剿皇甫平,大问姓“社”姓“资’
纠缠姓“社”姓“资”要害是否定改革
“左”倾思潮维护计划经济统治地位
“以阶级斗争为纲”呼之欲出
否定邓小平理论的一篇奇文
黄钟大吕压倒瓦釜之鸣
邓小平南方谈话轰动全国
中国经济鲤鱼跃龙门
十四大开辟新纪元
北大教授为何跳楼自杀
十四大: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
历史选择了市场经济
实施“软着陆’推动改革深化
第三次思想解放:晴空排云上碧霄
――1997年冲破姓“公”姓“私”
引言
一波才平 一波又起
摸着石头过河,越摸越深
中国改革的新乐章
“左”倾思潮没有纲领
“公”与“私”:老问题成了新枷锁
第一份“万言书”:把“社”与“资”变成“公”与“私”
京师震恐
私营:政治气象中最敏锐的晴雨表
市委书记说:计划体制我搞了几十年
温州再遭大批判
为什么要指责“1992年以后’
“反演变”:要不要多一个中心
以俄为鉴:一次奇特的苏联解体考察记
再发动一轮“九评”吗
第二份“万言书”:以“反和平演变”为纲
外资是不是一条“狼”
从八十年代的世界主义到九十年代的民族主义
中国能不能养活中国人
特区之争卷土重来
1996年春,《经济日报》不甘沉默
对苏共垮台的再认识
所有制:改革能冲过这个险滩吗
江泽民说:改革正处在关键时刻
第三份“万言书”:“抓大放小”是私有化的主张
短兵相接为什么发生在1995年
“流失”与“消失”,哪样更坏
局外人要破产,局内人怕破产
“无产”与“有产”
少争“热”与“不热”,多说“改”与“不改’
改革改了16年,还是试点
从金钱到人性 从人性到理性
朱�基撒泪为商鞅
伟人身后“狼烟”四起
失去伟人的中国
第四份“万言书”:“走资派”名单录
道德复苏运动席卷全国
口诛笔伐厉有为
有人说:预言“极左回潮”是诅咒党中央
“新左派”说:把“文革的合理因素”制度化
争论的不干事,干事的不争论
宪法不会对改革说“不”
从思想解放到理论解放
“五・二九”主要是针对“左’
“左”倾思潮的最后一搏吗
不想争论也不行
外国人争说“谁上谁下”,中国人惊问“姓公姓私’
李鹏:十五大是又一次思想解放
1997年秋季的人心向背
新思想与新理论
结束语 三次解放贯穿一条反“左”主线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1992年10月,北京,中共十四大召开,进行了十多年的改革终于有了一个正式说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同月,北京大学的解万英教授跳楼自杀。   这一事件成为那几天中关村一带的新闻。各种私下的议论在中关村流传:   “这样的老‘左’,多死...

评分

交锋是一部非常有划时代意义的书,它记录的是中国三次思想上交锋,从中可以体会到一句话,那就是思想是十分重要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导致了一系列的变化。特别是小平同志那么高瞻远瞩的决策,曾几次把中国发展的火车头定位在正确的轨道。小平同志不是学术意义上的学者,但是革...  

评分

读凌志军的文字,有别于吴晓波浪漫文风之外的另外一种感受,那是一种平实得让你不得不相信他笔下的叙述即是历史的感觉。《交锋》是我读的他9本文集里的第一本。 中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让这个民族不善于改变。美国人民可以追随着奥巴马大喊CHANGE,但...  

评分

交锋是一部非常有划时代意义的书,它记录的是中国三次思想上交锋,从中可以体会到一句话,那就是思想是十分重要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导致了一系列的变化。特别是小平同志那么高瞻远瞩的决策,曾几次把中国发展的火车头定位在正确的轨道。小平同志不是学术意义上的学者,但是革...  

评分

在全球宏观经济一片黯淡,即便被视为奇迹的中国也步履蹒跚的现下,回顾过往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说它野蛮也好,说它粗放也罢,总有一种双城记开头狄更斯的感慨:那是最好的时代,那是最坏的时代。 与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相比,交锋的脉络更为清晰,这大抵是编年史和纪事本末的...  

用户评价

评分

因为早于《交锋三十年》十年,所以多给一星。

评分

真的不明白,明摆着的事情还要交什么锋。。。

评分

选读了第二次。多语焉不详,反方也都“某报”,名都不点。那些争论也语词空洞,难得作者这样认真写。其实解放不过是松开“主义”之网,让升斗细民回归过日子的心机与打算;——中国的改革,不过是拼命抵开愚民教育造成的路障:无论是从观念,还是在制度设计。

评分

十多年后,我们连交锋的意愿都被抢钱的冲动取代了

评分

因为早于《交锋三十年》十年,所以多给一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