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一,是1755年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在性质上,这是一部阐发政治思想的著作,其重要性仅次于1762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本书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的绪论。当卢梭同时代的一些哲学家把人类的进步设想为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时,卢梭却已发现人类历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进步与落后)和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他认为贫困和奴役,亦即人类不平等的产
【按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与基础(Discourse on the Origin and foundations on Inequality among mankind,1755)》是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的第二部作品,原本也是应第戎科学院征文而作。部分地,《论科学与艺术》引发的争论促成了这部作品。 ...
评分一本薄薄的小册子,80页,没想到卢梭的一篇论文能够成为一本书,而且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的灵魂。 在这本书中,卢梭论述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他从原始人进入主题,给出一大堆论据和推理来证明某些学者认为的原始人要更野蛮的论断是错误的。相反原始社会的人类与世无争,与人无争...
评分“卢梭的一切都能在《论不平等》中找到。这固然是老生常谈……但我相信确实如此。《论不平等》中个人主义的想法,那反社会的观念才是根本所在——它贯穿于几乎所有卢梭的著作之中,在《爱弥儿》里尤为显著。”(埃米尔·法盖) “激发卢梭写作《论不平等》的。是个人主义的、甚...
评分讲两个概念吧。 自然状态(state of nature):Hobbes认为自然状态下的人都是贪婪的,人们不择手段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因而陷入了每个人对于每个人的战争。Locke则相信即使在自然状态下,人仍然是有理性来依据自然法判断是非的,当然有些时候他们有可能会有偏见。自然状态这个奇...
评分1749年夏,卢梭去巴黎郊外万森堡监狱探望被捕的狄德罗,路上偶见第戎学院征文公告——“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到底是腐蚀了道德,还是促进了道德?” 仿佛一道强光,卢梭浑身战栗、大汗淋漓、如梦方醒,仿佛突然窥见了另一个世界。 这一刻,改变了他的一生。 从此,卢梭坚定地站在了...
私有制是不平等的起源,有待商榷阿。一个人为什么不公正对待另一个人,这是一个问题,拥有权力的对比,以及不受惩罚的肆无忌惮,源自哪里?没有私有的意识,就没有权力的存在了吗?一个人就不会因为纯粹的兴致而伤害另一个人了吗?乐土已逝,无退路矣。。。
评分虽然不长,依然觉得罗嗦,应该2、3万字就可以表达清楚观点,或者文青从来都是如此拖沓散漫?
评分“我愿意为自己选择这样一个国家:它幸运地没有那么强大的力量,因而没有征服他国的野心,同时更幸运地拥有一个有利的地位,因而也不用害怕他国的征服。这是一个处于许多国家中间的自由城池,不仅没有任何一个邻国想要侵犯它,而且每一个邻国都会竭力阻止其他国家对它的入侵。总之,它是一个不但不会引起邻国的野心,而且在必要时能够合理地请求邻国帮助的共和国。”怎么觉得这就是卢梭的出生地瑞士啊。
评分此书比社会契约论更为精致、透彻,尽管不乏堪称邪恶的愚蠢,却仍然奠定了卢梭不世出天才的地位。
评分第一,卢梭的思路很人类学,尽管当时还没有出现这个学科; 第二,原始社会被想象得如此美好,他真该去田野考察,做一做民族志;第三,卢梭很民粹、很愤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