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的研究对象是“后现代条件下的知识问题”,涉及了19世纪末以来.受到科学、文学、艺术行为原则影响的文化状态,对现代的评论的正确性和真实性提出质疑,指出后现代的科技发展向人们提供了权力的增长,使知识变成了商品,成了决策的因素与手段。技术标准并不能判断真实与正义,在分歧中产生了相对临时的、制约性的真理标准。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Jean-FrancotsLyotard,1924年),法国著名哲学家,后现代思潮理论家,巴黎第八大学教授。他的第一部著作为《现象学》,走上了以理解历史为真实任务的漫长教学与研究道路。他对意识形态的深刻批判扩展到美学、政治、经济、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对思辨叙事的怀疑是他的思想的中心主题,也成为他所说的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车槿山,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文系,1988年于法国图卢兹第二大学现代文学系获文学博士学位,1995年于法国巴黎第八大学文学系完成博士后研究,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译著有《结构与符号--罗兰·巴尔特传》、《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象征交换与死亡》等。
In the essay, we will discuss the problem of what conclusion Lyotard is using Wittgenstein to argue for.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article, the background should be mentioned that Lyotard's exposition is designed to analyse the crisis between science and nar...
评分在“高科技社会中的知识状况”(利奥塔这样描述他定义为“后现代者”的研究对象)中,出现一个很有意思的提法。他说道:“所谓现代科学,仍然与正统的叙事学说有着显而易见的一致性,以‘后设论’的方式使之合法化。例如,在叙述者与聆听者之间,一句含有真理要素的话...
评分In the essay, we will discuss the problem of what conclusion Lyotard is using Wittgenstein to argue for.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article, the background should be mentioned that Lyotard's exposition is designed to analyse the crisis between science and nar...
评分知识的问题一直都是权利的问题:谁拥有获取知识的途径?谁去定义什么是知识(知识的合法性)?当知识变成了流通的商品的时候,其目的不在于自身,而在于交换价值。在此知识的合法性在于它的性能和被转译的可能。但是与此同时我们质疑这样的合法性,因为技术性能同真实和正义都...
评分去死吧…
评分去死吧…
评分熵,信息化,控制论,社交网络,翻译器机制。。。这种满篇信息论术语的后现代理论。。。看得想撕书。
评分现代性的社会理论话语:结构功能主义(帕森斯主义)/马克思主义;后现代的视野:语言游戏确定社会的基本关系(利奥塔批评的卢曼,在这个问题恰恰与他极为相似);两种知识的语用学:叙述知识/科学知识;两种语用学的对立→后者依靠前者确立合法性;知识合法化的两种元叙事:政治(启蒙,解放)/哲学(先验主体,绝对精神);两种元叙事对知识合法化的自反性:实证主义前提质疑/指谓性陈述与规范性陈述的分裂;一种现代的解决方案:系统论(性能优化,庸俗的实用主义);后现代科学的对象:不确定性;后现代知识的合法化:误构(反系统,反决定论,反性能,科学革命,语言游戏的局部规则);后现代:就是对元叙事的怀疑。可惜,利奥塔的全部论述不仅利用了哲学话语的元叙事(维特根斯坦),同时也运用了历史话语和政治话语的元叙事(断代,社会正义)
评分没到天书地步,但也是属于读了几遍、挺累的、还是半懂不懂状态。这是一种元研究,得懂哲学、科学、语用学、社会学……然后才能比较深的介入到里面,我这种人就是只能读懂字面意,所见即所得。最后一章的两个点mark一下,1.对科学来说,共识只是讨论的状态,目的是误构,并产生新的规则和分歧。2.通过误构而达到的合法化,是后现代知识的生产途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