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的起源及其运动

义和团的起源及其运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佐藤公彦
出品人:
页数:806
译者:宋军
出版时间:2007-4
价格:5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0459965
丛书系列: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
图书标签:
  • 历史
  • 义和团运动
  • 中国近代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义和团
  • 佐藤公彦
  • 清史
  • 日本
  • 义和团
  • 起源
  • 运动
  • 清朝
  • 民变
  • 反洋教
  • 民间组织
  • 历史事件
  • 社会动荡
  • 宗教冲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作者近八年来有关义和团研究的成果集成。作者自1986年年末开始连续五年多与日中两国的学者(由佐佐木卫、路遥两位先生任团长),对义和团曾经活动过的九个村庄进行调查,同时,还从不同层面对华北农村社会的特质以及民众运动进行思考,促成作者恢复了中断一时的义和团研究。本书的特色在于,通过对农村调查结果结合汗牛充栋的文献史料的分析,对 “义和拳”这一具有宗教色彩的武术起源到清末义和拳运动的产生、扩大直至列强出兵、清朝的宣战与败北、最终向“扫清灭洋”转变,这一历史全过程进行微观分析,并将其与当时国际关系、中央政治动向的宏观分析相整合,从而勾勒出一个整体框架,使全书不仅有可读性,而且耳目一新。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中文版前言
日文版序
序章 近代中国的反基督教斗争与义和团运动
第一章 义和拳的起源
第一节 义和团源于“白莲教”还是“团练”
一 论争的缘起
二 劳乃宣《义和拳教门源流考》
三 对周锡瑞起源说的批判
第二节 义和拳的起源——八卦教与义和拳
一 绪论
二 关于八卦教
三 乾隆时期的八卦教与义和拳
四 嘉庆年间的义和拳
五 道光、咸丰、同治时期的拳棒与八卦教
六 结语
附论 乾隆三十九年王伦清水教叛乱小论——义和团论序说
序论
第一节 母体组织、传承
第二节 叛乱集团的形成与历程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大刀会——山东西南部
第一节 山东西南部的大刀会
第二节 山东的天主教与乡村社会——德国圣言会
第三节 单县、砀山教案事件
第四节 巨野事件与德国占领胶州湾
第五节 四川大足教案——“顺清灭洋”
第三章 梅花拳——华北农村社会与义和拳运动、梨园屯村的反教会斗争
第一节 山东北部代牧区、直隶东南代牧区的天主教
第二节 梨园屯教案——1869-1898年
一 梨园屯村——直隶、山东交界地区的农村社会
二 缘起——天主教教民的产生
三 庙地的分割、纠纷、裁定——其经过
四 纠纷、裁定的幕后
第三节 “十八魁”、梅花拳会、义和拳
一 “十八魁”
二 梅花拳会——其历史
三 梅花拳的武场与文场
四 梅花拳的宗教性及其组织
五 义和拳
六 光绪二十四年(1898)二月至四月的斗争
第四节 1898年蜂起——“顺清灭洋”
第四章 戊戌政变与沂州教案——山东东南部
第一节 教会问题与戊戌政变的影响
第二节 日照事件——薛田资暴行事件
第三节 沂州教案——美国长老会、德国圣言会
第四节 神山教案
第五节 德军占领日照县
第六节 西南部的动态
第七节 毓贤、戊戌政变、己亥建储
第五章 神拳——山东西北地区义和拳的形成
第一节 从大刀会到神拳
一 神拳即义和拳形成的逻辑构造
二 从大刀会到神拳
三 神拳的宇宙观(cosmology)
四 义和拳运动的历史定位
五 白莲教与神拳、义和拳
第二节 神拳即义和拳的形成过程
一 滥觞——长清县河西地区、茌平县
二 平原事件——“天下义和拳,兴清灭洋”
三 毓贤与袁世凯
四 波及——卜克斯被杀事件、冠县梨园屯斗争再燃
1.卜克斯被杀事件
2.明恩溥“团练起源说”的秘密
3.冠县梨园屯斗争再燃
第六章 直隶东南代牧区的义和拳运动
第一节 故城、景州、阜城的义和拳——王庆一与晤修
第二节 斗争的激化——“扶清灭洋”、“神助灭洋”
补论一 大名府、广平府的状况
补论二 光绪二十六年(1900)朱家河教堂事件——大屠杀
第七章 直隶中部、北京南部的义和拳
第一节 义和拳朝四周扩大
第二节 直隶北部代牧区——保定主教区的历史与状况
第三节 涞水事件的序曲——高洛村与仓巨村
第四节 清苑事件——东闾教堂、义和拳的源流
第五节 涞水事件——杀害教民、戕官
第六节 转换——是“剿”还是“抚”,义和拳的蔓延化
补论 河间县范家圪挞教堂攻防战
第八章 北京、天津的义和团
第一节 列国外交使团与清政府——列国出兵
第二节 北京、天津间的义和团——与西摩尔援军的战斗
第三节 天津义和团运动——Nationalism的激发
一 天津的教堂与练拳风潮
二 天津当局
三 爆发——焚烧教堂、攻打租界与清军参战
四 作为民众Nationalism的义和团运动——思想与权力观
第四节 清朝为何决断“宣战”——北京紫禁城、五月、满族国家主义的激昂
结章 向“扫清灭洋”的转变——景廷宾起事、袁世凯的崛起
引用文献一览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此书将清廷枢机动态与义和团演进结合的写法相当高明!虽然前者其实许多已在过往学者研究中指出(尤其 是石泉,但作者似乎没提他)。

评分

此书将清廷枢机动态与义和团演进结合的写法相当高明!虽然前者其实许多已在过往学者研究中指出(尤其 是石泉,但作者似乎没提他)。

评分

此书将清廷枢机动态与义和团演进结合的写法相当高明!虽然前者其实许多已在过往学者研究中指出(尤其 是石泉,但作者似乎没提他)。

评分

此书将清廷枢机动态与义和团演进结合的写法相当高明!虽然前者其实许多已在过往学者研究中指出(尤其 是石泉,但作者似乎没提他)。

评分

此书将清廷枢机动态与义和团演进结合的写法相当高明!虽然前者其实许多已在过往学者研究中指出(尤其 是石泉,但作者似乎没提他)。

用户评价

评分

打洋学的蜂起,似乎总和前度诉讼脱不了干系。而紫禁之剿/抚和号召开战,从“扶清灭洋”到“扫清灭洋”……一切都转换在那个己亥、那个庚子。

评分

义和团,教案

评分

材料很全面详实了,有点夹叙夹议的感觉,似乎议论方面要更清晰,很喜欢文化秩序这个词。理清义和团,要分清几股势力:清廷、地方官僚、乡村宗族势力、乡村宗教势力、传教士、帝国主义政府。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基层权力格局问题,外来势力的介入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你看《茶馆》里的马五爷呵斥二德子。

评分

给人以穷尽了史料之感,对白莲教的观点相比周锡瑞更有说服力。

评分

看得太辛苦了!!好严肃翔实的历史著作,看完对义和团这回事基本上摸着脉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