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歹土

上海歹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魏斐德
出品人:
页数:254
译者:芮传明
出版时间:2011-5
价格:3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010097343
丛书系列:上海三部曲
图书标签:
  • 魏斐德
  • 历史
  • 上海
  • 海外中国研究
  • 近代史
  • 社会学
  • 中国近代史
  • 中国历史
  • 上海
  • 歹土
  • 都市
  • 犯罪
  • 悬疑
  • 现实
  • 社会
  • 黑暗
  • 边缘
  • 人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上海歹土:战时恐怖活动与城市犯罪(1937-1941)》主要简介:战时的上海市有一片“歹土”区,它是指沪西一带歹徒出没之地、1937年至1941年,日本侵略军、汪伪傀儡政权、外国租界当局、国民党政府等各种势力在上海纠缠在一起,错综复杂,腥风血雨、“歹土”是暗杀等恐怖活动的中心,又整日充斥着赌博等城市犯罪,《上海歹土:战时恐怖活动与城市犯罪(1937-1941)》论及1937年8月中、曰在上海正式开战后至1941年12月美、日爆发珍珠港战事之前的这段时期内,作为“孤岛”的上海之政局和社会状况,作者叙述了上海的“孤岛”、国民党蓝衣社在上海的活动、“八一三”事件之后国民党在上海的“救国”武装活动、日本方面报复性的恐怖活动、亲曰分子的被刺案、日伪政权的恐怖统治、沪西“歹工”地区不良社会现象与政治的关系等:作者以独特的视角、翔实的材料、深入浅出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了上海这一段特殊的战乱岁月。全书引用了大量同时代的汉文资料和外文记载,有些资料至今鲜为中国的;上海史研究者所见和所用,殊为珍贵,是了解上海城市历史的必读之作。

作者简介

魏斐德博士Frederic E. Wakeman Jr.(1937—2006)是当代最伟大的中国历史家之一,其著述在宏大叙事及理论与实证结合上均为典范。生前为伯克利大学亚洲学哈斯讲座教授。任伯克利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十一年,并多年担任诸全国性学术机构领导职位,包括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主席、美国历史家学会会长等,也是20世纪70年代美中文化交流委员会主席。

魏斐德著作的中文版有《大门口的陌生人》,《洪业——清朝开国史》,《历史与意志——毛泽东思想的哲学透视》,《中华帝制的衰落》,《讲述中国历史》(上、下卷),《间谍王——戴笠与国民党特工》。

目录信息

地图
中文版自序
致谢
缩略语表
序言推论
第一童孤岛上海
第一节 傀儡政府
第二节 日本特务机关
第三节 日本人对工部局警务处的压力
第二章 蓝衣社
第三章 救国
第一节 特务团
第二节 孙亚星的暗杀队
第三节 七月七日
第四节 对策
第五节 暗杀郑月波
第四章 报复:亲日的恐怖活动
第一节 复兴会与黄道会
第二节 1938年8月至1939年1月的恐怖浪潮
第三节 马育航之死
第五章 激怒:陈篆暗杀案
第一节 警察权
第二节 暗杀伪外交部长陈篆
第六章 投降:席时泰暗杀案
第一节 中国抗日分子的袭击与日本干涉的威胁
第二节 席时泰被刺案
第三节 绥靖
第七章 伪警察与极司非尔路76号
第一节 汪精卫政权与警权
第二节 极司非尔路76号
第三节 汪精卫暗杀行动
第八章 恐怖活动与犯罪
第一节 不分青红皂白的恐怖活动与颠覆警察
第二节 颠覆警察
第三节 陈公博执政
第四节 林雄吉事件
第九章 不正当行业
第一节 公共租界对赌博的打击
第二节 汪精卫的“蒙特卡洛政权”
第三节 吴世宝
第四节 爱国战争
第十章 恐怖战争
第一节 报纸之战
第二节 法院之战
第三节 银行之战
……
第十一章 黯淡前景
结语最终结局
参考书目
附录
译后记
中译本再版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最近很喜欢看海外汉学书,上海古籍这一套《上海史研究译丛》便是好东西。觉得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严谨,这个从注释就能看出来了。魏老的书故事性不如史景迁、文笔华丽不如宇文所安、叙事戏剧感不如孔飞力,但是其自小见大的工夫却是第一流的。   单说《上海歹土》这个译名...  

评分

对于战时上海的研究还不是很充分,本书可以说是填补了一个空白。至少能在学术史上留下一笔。魏的书是描述性的,但是有一条主线,这应该就是学术著作的最起码的要求吧。 羡慕作者能阅读到我们不能读到的档案~——做了学术才发现档案真的很重要啊

评分

歹土是badlands的对译,好像不是一个常用词,顾名思义就是一块状况很坏的地方。现在我们总说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城市管理水平很高,高过北京(以及其他大多数地方),但当年却曾经有过一段被概括为“歹土”的混乱时光。《上海歹土》讲的就是这一段。 为什么会有这么一段?此书...  

评分

对于战时上海的研究还不是很充分,本书可以说是填补了一个空白。至少能在学术史上留下一笔。魏的书是描述性的,但是有一条主线,这应该就是学术著作的最起码的要求吧。 羡慕作者能阅读到我们不能读到的档案~——做了学术才发现档案真的很重要啊

评分

这书选定的研究主题其实很有意思,以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的上海诸多暗杀、刺杀事件为主线,管窥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市民生活。重庆国民党政府和南京伪政权(亲日)分别在英美和日本势力的支持下,以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法租界和沪西(极司非尔路76号)为阵地展开了种种激烈...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带有个人情感色彩,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恶之花盛开的地方。最后一章感觉似乎删减了?

评分

因为材料发掘的缘故,本书的切入口很厉害。行文完全是学术著作的写法,可读性不算太高,甚至可以想象换做是史景迁处理同样的材料会是什么结果。研究动机:“我要穿透这座城市昏暗低调的层面,揭示它已往的不凡。”主要材料:二战期间上海租界警察局档案,揭示暗杀小组小市民的社会背景、等待任务时日常生活的世俗性以及银幕展现般的暗杀事件,着重突出“选择的不易,以及抵抗或合作姿态极度的模糊性(如各方势力为争夺日本的grace相互倾轧)”,质疑爱国主义的底色,并指出“恐怖活动的精神重压导致市民对日全面占领麻木默许(但间接地也可能导致将美国拉下了水)”。可以重读“序言推论”部分,最后一段预言性的抒情太有史景迁的风格了。很美。

评分

翻译得实在太差,跟董乐山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评分

孤岛时期的上海,多方势力争夺下的分裂与冲突,恐怖活动与妥协交易。我头一次明白了《上海滩》为啥那么乱。原来租界大佬们也很为难。提及“丁默邨”,我要不要看看《色戒》?汉学家们为啥总能搞到那么丰富独特的资料,于是全书大部分都是扣人心弦的小故事和生动细节,很配合主题呀——当然还有精彩评论

评分

除去資料彙編之外,本書缺少有體系的認識和系統性的梳理,所以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接一個的事件,對整個歷史的背景卻缺乏深入的認識。 本書的翻譯絕對是一個事故,說不上多差,並且從序言到後記看出譯者似乎很用心,但是散佈在全書各處的語病卻讓人如鯁在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