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玄同日记(整理本)

钱玄同日记(整理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杨天石 主编
出品人:
页数:1448
译者:
出版时间:2014-8
价格:280.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115839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日记
  • 钱玄同
  • 近代史
  • 思想史
  • 书信日记
  • 学术史
  • 中国近代史
  • 历史
  • 钱玄同
  • 日记
  • 近代史
  • 文化名人
  • 学术笔记
  • 五四运动
  • 语言文字改革
  • 思想史
  • 文学史
  • 手稿整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钱玄同日记》始记于1905年12月9日,终于1939年1月14日,距其逝世仅两天,长达35年。除1911年全年阙如外,其余每年都有断续不等的记载。钱氏日记早于其他五四文化名人(如胡适始于1911年1月、鲁迅始于1912年5月),为我们保留了清末民初的许多珍贵的历史情节(如中国留日学生、同盟会在东京的反清革命活动和章太炎的讲学等)。钱氏个性率真坦荡,表述直截了当。他的日记,不仅记个人经历、所见所闻和与同时代人的交往,也记载个人对人、事等各种问题的思考和看法,同时记载大量的读书心得以及治学成果。因此,本书是研究中国近代史,尤其是教育史和学术史的珍贵资料,是钱玄同先生35年人生的真情独白,是一部五四前后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是一位重要学人思想、学术观念演变和读书治学的心路历程,是一部五四时期中国学术转型发展的嬗变史。

《钱玄同日记》由当代著名学者杨天石领衔整理。

作者简介

杨天石,笔名苏人、江东阳、吴之民、梁之彦等,江苏东台人,1936年2月15日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78年4月来近代史研究所。1988年评聘为研究员。为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南京大学民国史中心客座教授、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史学会及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百年潮》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及《中国哲学》编委。专业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史、中华民国史及中国国民党史。

目录信息

钱玄同日记目录
前言杨天石(1)
整理体例(1)
(上)
钱德潜先生之年谱稿(1887—1905)(1)
一九〇五年(9)
一九〇六年(13)
一九〇七年(79)
一九〇八年(111)
一九〇九年(144)
一九一〇年(203)
一九一一年(缺)
一九一二年(219)
一九一三年(252)
一九一四年(273)
一九一五年(277)
一九一六年(282)
一九一七年(296)
一九一八年(326)
一九一九年(336)
一九二?年(358)
一九二一年(367)
一九二二年(383)
(中)
一九二三年(493)
一九二四年(565)
一九二五年(609)
一九二六年(665)
一九二七年(684)
一九二八年(702)
一九二九年(730)
一九三?年(742)
一九三一年(780)
一九三二年(839)
一九三三年(896)
(下)
一九三四年(981)
一九三五年(1059)
一九三六年(1168)
一九三七年(1234)
一九三八年(1304)
一九三九年(1371)
附录一 :
本书主要人物字、号、称谓、略称、昵称、绰号
及外国人译名异同表(1375

附录二:
回忆父亲——钱玄同先生钱秉雄(1399)
振兴中国文化的曲折寻求
——论辛亥革命前后至五四时期的钱玄同杨天石
(1403)
论钱玄同思想
——以钱玄同未刊日记为主所作的研究杨天石
(1419)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总体来说,还是1918年前的比较精彩。钱玄同之善变,在近代人物中过于梁任公,但每次改变都有逻辑可循,见其赤子之心。晚年患高血压及失眠症,日记变得压抑很多。

评分

为找一条材料把上、中卷翻检一遍,大体上粗读一下文本。整理上稍显粗糙,日记中提及的人物、图书未加以详细清理、注释、索引,查找起来非常不方便。结合《容庚北平日记》去思考,如何理解日记中所体现出的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从思想史、学术史的角度对知识分子日记加以解读是利用日记的通常方法,但这种方法会忽略日记中所体现的日常信息。一旦某位知识分子(如:容庚)的日记中仅记录一些生活琐事,这种方法的效用将会受到很大的制约。如果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去思考,这些日常生活琐事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用日常生活史、城市史的问题意识与方法重新阅读、分析这些日记,也许会有新的收获。

评分

读《钱玄同日记》毕。不过翻检一过,未细读。钱玄同确是性情中人,无论读书、论学,还是交游、品评人物,都很有趣。读到后面,很有些不舍,看着日记行将要结束,日记主人也即将离去,颇为伤怀。沈尹默挽钱玄同诗云:“平生特异性,狂欤其实狷。狷介莫人知,惟狂众所见。四十便可杀,语激意则善。日新又日新,即以示果断。君子学为己,诲人也不倦。中庸本非易,修道尚权变。迩来忧患深,义利尤明辨。”确乎疑古玄同之思想肖像。

评分

整理还是稍嫌粗糙,日记所涉书目多未加查检,其实简单用国图和孔网的搜索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不知道为何整理者只限于识读日记文字。原文校对问题也似乎不少,所见就有不少录入时的明显错误。这书如果再版,期望能再多做些工作。

评分

读《钱玄同日记》毕。不过翻检一过,未细读。钱玄同确是性情中人,无论读书、论学,还是交游、品评人物,都很有趣。读到后面,很有些不舍,看着日记行将要结束,日记主人也即将离去,颇为伤怀。沈尹默挽钱玄同诗云:“平生特异性,狂欤其实狷。狷介莫人知,惟狂众所见。四十便可杀,语激意则善。日新又日新,即以示果断。君子学为己,诲人也不倦。中庸本非易,修道尚权变。迩来忧患深,义利尤明辨。”确乎疑古玄同之思想肖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