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与人生(第1卷)》共介绍了包括苏格拉底、笛卡尔、马克思、尼采、柏拉图、奥古斯丁、叔本华、卡西尔、亚里士多德、托马斯、休谟、怀特海等十二位西方哲学大家。作者将哲学家归类融合,划为心灵的曙光、境界的向往、爱智的趣味三大部分,由大哲学家的思想、时代背景介绍起,兼有学术的细致品评及深入浅出的人物经历叙述。读起来犹如亲自聆听傅教授循循善诱的精彩讲解。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先后获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和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荷兰莱顿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现为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一直觉得台湾作家的学术类讲座,文章更有亲和力,更贴近生活。 本书对一些重要的哲学家及其哲学思想做了一个比较确切、综合、又深入浅出的介绍。 我对叔本华这一节印象蛮深。 他认为人生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根源,而欲望不可消除,伴随终老。以前我以为他的理论...
评分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为什么需要哲学呢?生命原本就是“生、老、病、死”单纯的历程而已,这与哲学有什么关系?有了哲学,又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大体而言,一般的哲学家有三个习惯: 第一,喜欢找问题。当大家都在舒服生活的时候,他会问道:“你过的真是合乎人性尊严的生...
评分大多数人都会对哲学产生一种印象:枯燥、高深、形而上学,等等。认为哲学只是对那些在高等学府里苦读哲学系的人有意义。然而这种想法在近年来似乎有所转变。大量的励志图书及讲座广受人们欢迎,证实这一时代需要向上、改变的精神。傅佩荣教授两卷本的《西方哲学与人生》以哲...
评分哲学界的笑话: 尼采说:“上帝死了” 上帝说:“尼采疯了” 传统是一种深度,三个犹太人改变世界:耶稣、马克思、爱因斯坦。 哲学脱离人生将成玄虚,人生脱离哲学将无定位。 中国的哲学重视的是整体见解、实用知识、道德倾向、社会关系,并且自从先秦的儒家与道家出现后就...
评分很喜欢总序里面的这句话:平地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太拥挤了些,眼光不易高远,心灵难免闭塞。 教授挑选了二十四位哲学家,简单的介绍他们的理论,并将它们的理论和自己对人生的理解结合,形成一种看待人生的新的角度。 第一卷里面先介绍了,苏格拉底、笛卡尔、马克思、尼采...
2018.3.28-4.27,每晚的睡前读物。叔本华之前的哲学家篇章阅读顺利,常有醍醐灌顶蓦然悟道之感,激动不已,后半本某些概念稍显晦涩,平实易懂仍然是最大的优点。开智功效佳,启发颇大。期待第二卷的阅读。
评分2018.3.28-4.27,每晚的睡前读物。叔本华之前的哲学家篇章阅读顺利,常有醍醐灌顶蓦然悟道之感,激动不已,后半本某些概念稍显晦涩,平实易懂仍然是最大的优点。开智功效佳,启发颇大。期待第二卷的阅读。
评分傅佩荣经典,lhy推荐之。
评分作为科普还是不错的,不过感觉难免会带上点作者的想法。有些话有点绕,个人理解力不够,不过也有不少启发。
评分研究生阶段读的最后一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