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方法的中国

作为方法的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沟口雄三(1932-2010),生于日本名古屋,东京大学文学部毕业,研究生时代师从爱知大学著名支那史家入矢义高,开始李贽文献的阅读和中国思想史研究。先后任东京大学文学部助手、中经琦玉大学讲师,东京大学文学部副教授,教授。在此期间,他成功地打通了东京大学文学部文史哲的学科限制•建立跨学科的对话机制,并在1985年创建了“中国一社会与文化”学会。他在2007年牵头成立集全日本宋明学者为一体的《朱子语类》,译注刊行委员会,正式启动《朱子语类》日译的二十年大工程。退休后任教于大东文化大学文学部,为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沟口一生不仅留下具有极大思想;中击力的著述,而且推动了多种国内与国际的大型学术活动。例如与中国学者发起“知识共同体”对话,持续讨论战争的记忆与责任问题等等。主要著作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屈折与展开》。《作为方法的中国》、《中国的思想》、《中国的公与私》、《中国的冲击》等,曾主编出版了《中国思想文化事典》《在亚洲思考》(七卷),翻译有中国宋代佛教典籍《碧岩录》和王阳明《传习录》等。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日] 沟口雄三
出品人:
页数:305
译者:孙军悦
出版时间:2011-2
价格:36.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36056
丛书系列:沟口雄三著作集
图书标签:
  • 沟口雄三 
  • 海外中国研究 
  • 思想史 
  • 历史 
  • 日本 
  • 中国研究 
  • 中国 
  • 汉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作为方法的中国》包括了:考察“中国近代”的视角、关于近代中国像的重新探讨、中国的“封建”与近代、天下与国家、生民与国民、作为方法的中国、津田支那学和今后的中国学、法国支那学、日本汉学和中国哲学、写在“儒教复兴”之际等内容。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一) 一般认为,中国的近代化就是西化的过程。19世纪后期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起点,经过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直到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化程度日益加深。由器物(坚船利炮)到制度(立宪、共和),再由制度到文化(民主、科学),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越来越接近西...  

评分

⊙ 葛兆光 記得在1995年到東京訪問的時候,在尾崎文昭教授的陪同下,和溝口雄三教授有過一次愉快的談話;1998年溝口雄三教授到北京外國語大學日本文化中心任教,在中國文化書院的一次聚會上,我們也有過一次寒暄,雖然了解不多,但基於我與不少日本同行的關係,我一直很關注溝...  

评分

评分

很少外国人能够在史学方面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震动,上一次有这种感觉还是读罗芙芸的《中国卫生现代性》。·············因为这是一本论文集,所以很多演绎实际上都是在重复,甚至让人感到在凑字数,用的例证也多是重复,比如广东纺织厂的例子,我起码看到了不下5次...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沟口的视角都挺独特的,而且对史料的运用也很有意思,比如研究洋务运动,不从那些大人物入手,而是挑了一个反对洋务运动的非著名人物(郭嵩焘任驻英公使时的副手)来剖析,结论还挺新颖。当然,与书同名的那一篇方法论写作更是值得一读。

评分

本来只是读着玩,没想到非常好看。沟口执着地对方法和立场的反思极富启发性,而且十分必要。第九、十两章深具所谓“同情之了解”,虽然也是“论战”,读起来却感觉十分温柔。后记则是作者对自己这本论文集思考背景与写作意图的最好的诠释。

评分

从思路上看或可概括为两条主轴。第一是对全面肯定/否定的否定,即“一个全面否定或者全面肯定自己的历史、无法将自己相对化的人,也不可能客观地、相对地来看待他者”,如对津田支那学原理性和异别化的肯定、从公与私、国家与天下等角度批判“洋务-变法-革命”的阶段论等;第二是企图摆脱欧洲的“幽灵”,直接体现为“作为方法的中国”。欧洲似乎始终是亚洲知识分子心中挥之不去的重压,如沟口所批判的,无论是对欧洲的憧憬,还是对将非欧洲的落后视为一种超越,都只是以欧洲为中心的表里两面。但沟口所提出的“以中国为方法”其实也是这种牵扯的反向作用。全书论述的逻辑性之强让人非常过瘾,明确指出反对对象的做法应该让那些动辄抬出“很多人认为”的学者脸红吧。对王阳明和李卓吾了解的太少,亟需补课⋯⋯

评分

确实是本好书。

评分

日本以中国为方法,以世界为目的。那中国的气魄就得更大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