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的历史

日本文化的历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尾藤正英
出品人:
页数:134 页
译者:彭曦
出版时间:2010年03月
价格:2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5067419
丛书系列:阅读日本书系
图书标签:
  • 日本
  • 历史
  • 日本文化
  • 文化
  • 日本史
  • 文化史
  • 尾藤正英
  • 日本研究
  • 日本文化
  • 历史
  • 传统
  • 社会
  • 风俗
  • 艺术
  • 宗教
  • 哲学
  • 习俗
  • 变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日本文化的历史》内容简介:日本文化不是指各种各样的文化遗产以及文化现象本身,虽然也包括那些遗产和现象的,但主要是指对在历史上形成的日本人的生活以及思考方式的整体,特别是对在其中体现出来的民族个性或者特性给予关注、加以思考的概念。那与文化人类学上的文化的意义更为相近。

在所谓日本人论、日本式经营论这些论述的背后,当然有对这种意义上的日本文化的关注。

作者简介

尾藤正英,1923年生于大阪。历史学家、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学士院会员。东京大学文学部毕业,曾任日本史学会会长,《日本思想大系》丛书(岩波书店,1970-1982年)编辑委员。日本新儒家学派的标志性人物,江户时代儒家思想的研究专家。著有《日本封建思想史研究》(青木书店,1962年)、《江户时代有什么》(岩波书店,1992年)、《日本文化论》(放送大学教育振兴会,1993年)等。

目录信息

前言
第一章 日本文化的源流
日本文化的源流
有了战争的时代
从原始社会到古代国家
日本史的时代划分
日本人的起源
第二章 古代国冢的彤成和日本神话
文献资料的极限
古坟所讲述的故事
日本的神话和古坟
神的性质
国家的统一和家族制度
氏族的系谱和国家
律令制和氏族
《万叶集》和白凤、天平的文化
第三章 佛教的传入及其发展
佛教的传人
圣德太子和法隆寺
律令国家对僧侣的统一管理
建造大佛的行基的活动
鉴真传来戒律
奈良佛教的终结
第四章 从汉风文化到国风文化
皇统的变化和政治改革
从长冈京到平安京
伊势神宫和石清水八幡宫
祭天的仪式和渡来人
汉风文化和贵族文化
摄关政治和女性文学
安抚冤魂和祭祀陵墓
第五章 平安时代的佛教
奈良佛教和平安佛教
最澄和天台宗
空海和真言宗
台密和天台本觉论
第六章 镰仓佛教的成立
从古代到中世纪
镰仓佛教的历史意义
净土信仰的源流和源信
末法思想和净土信仰
法然和净土宗
亲鸾和净土真宗
本觉思想和镰仓佛教
一遍和时宗
禅宗的传来和道元
道元的生平和思想经历
道元的宗教思想
道元的修行和彻悟
日莲的生涯
日莲的宗教思想
第七章 内乱期的文化
武士政权和平家物语
内乱过程和历史观点
神信仰的道德化
民间神社的设立
以共同性为基础的文化
内乱期和现代
第八章 国民宗教的成立
何谓国民宗教
寺庙的成立
葬礼佛教的历史意义
两墓制成立
把人当神来祭祀
第九章 近代国家的成立和历史思想
从中世纪到近代
作为“役”的体系的近世国家
禁止基督教和出兵朝鲜
桃山文化的特色
历史的时代
儒家的历史观
儒学的普及
第十章 元禄文化
近世社会和佛教思想
何谓元禄文化
元禄文化的社会背景
接受儒学
新艺术的创造
第十一章 儒学在日本的展开
朱子学的性质
古学的成立
第十二章 国学和洋学
国学的成立
本居宣长的学问和思想
洋学的发展
学问在民间的普及
第十三章 明治维新中的尊重公论的理念
作为国家意识的尊王攘夷
尊王攘夷思想的形成
公论和江户幕府
从公议政体论到议会政治
第十四章 近代日本的西洋化和传统
近代化和武士社会的传统
西洋的近代化和传统的矛盾
国家神道及其影响
近代哲学和传统思想
历史和现代
参考文献
译者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全书有史有论,史的部分虽然简但也脉络清晰,但论的部分却如同译者所言,有过多的主观性或者说是逻辑漏洞。但总体来说,开拓视野也是极好的。 第二章 古代国家的形成和日本神话 “国家的统一和家族制度”一节中,作者引用沟口雄三和福泽谕吉的观点,写道:(P17) 在这样的小家...  

评分

薄薄一册,正文仅120多页,但言简意深,份量极重。不过也正因为此,该书可能不适合初学者,如果对日本的历史文化有一定认识基础后再读,或许收获会更大一些。 长期以来,或惑于同文同种的谬见,或囿于沙文主义的天朝情结,许多人热衷于把日本文化看作中华文化的附属品或衍生物...  

评分

书里提到一个我一直困惑的问题:中日都经历明治维新那样的时期,为什么日成功,中失败了? 读后我的理解是:主要是得益于明治政府的建立,起兵讨伐幕府,最终排除德川家族势力,使公议政体转为议会制,改革进行得较为彻底。究其根源,是日本虽然引入了儒家文化,在道德上产生影...  

评分

全书有史有论,史的部分虽然简但也脉络清晰,但论的部分却如同译者所言,有过多的主观性或者说是逻辑漏洞。但总体来说,开拓视野也是极好的。 第二章 古代国家的形成和日本神话 “国家的统一和家族制度”一节中,作者引用沟口雄三和福泽谕吉的观点,写道:(P17) 在这样的小家...  

评分

薄薄一册,正文仅120多页,但言简意深,份量极重。不过也正因为此,该书可能不适合初学者,如果对日本的历史文化有一定认识基础后再读,或许收获会更大一些。 长期以来,或惑于同文同种的谬见,或囿于沙文主义的天朝情结,许多人热衷于把日本文化看作中华文化的附属品或衍生物...  

用户评价

评分

简史

评分

佐读叶渭渠《日本文化史》,相比后者学术味较浓,不过也更能从日本文化内部的视角去审视日本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

评分

重心不明确……有些观点有启发但是展开不足……

评分

我仍觉得非常之好

评分

对日本何以是日本做出了自己的解答,值得一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