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文化史

汉字的文化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藤枝晃
出品人:
页数:208
译者:李运博
出版时间:2005-5
价格:26.00
装帧:平装(无盘)
isbn号码:978780148797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汉字
  • 历史
  • 文化史
  • 文化
  • 日本汉学
  • 日本
  • 藤枝晃
  • 語言學
  • 汉字
  • 文化史
  • 历史
  • 语言
  • 哲学
  • 教育
  • 传承
  • 书法
  • 文献
  • 认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你每天都在使用汉字,但是你真的了解它么?

你知道比甲骨文更早的汉字是什么样的?你知道汉字最初的用途是什么?你知道人们常用的隶、楷、行、草四书是什么样的关系?你知道从刻画在甲骨、金石上的汉字到写在简牍上的汉字、写在绢帛上的汉字,再到写在纸上的汉字,最后到印刷在纸上的汉字,其间经历了多少曲折漫长的努力?

在这本小书里,日本著名敦煌学专家藤枝晃教授,用简洁流畅的文字和百多幅珍贵的图片,联系汉字载体的材料和形式、制作方式、收藏方式等,饶有趣味地为你讲述了汉字三千五百年的发展与进化。这是一些你或许已经有所耳闻,或许还从未听说过的,但却是应该知道的知识。

本书第一版1971年由日本岩波书店出版。翌年,法国学士院给这部著作颁发“朱里安奖”。1991年,这部著作登上岩波书店“同时代藏书版”排行榜,并再版。同年年尾,知识出版社出版此书的中文版,书中的大量资料对中国在该学术领域的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1990年,本著作收入日本“讲谈社学术文库”目录,并发行第三版.

作者简介

藤枝晃,1911年生于大阪。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教授,1975年退休后被该大学授予名誉教授称号。曾参与原东德(德意志民主主义共和国)文化部的吐鲁番写本研究,以及法国CNR ERA438敦煌写本研究,并任哥本哈根大学、南开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客座教授。1959年获得日本学士院,1972年获得法国朱里安奖。1998年去世,著作有,居庸关》(和著)、《高昌残影》、《敦煌学及其周边》。

目录信息

一 殷代的绘画文字
从象形符号到文字
部族标识
动物图像
人物图像
组合图像
原始的象形文字

二 与神灵的对话
甲骨的出土及对甲骨的解读
使用龟甲占卜
求神问卜以及神灵的回答
神灵与人的关系

三 饕餮的背面
饕餮纹样
殷周时期的青铜器
金石古文字之学
殷代的金文
周代的金文
李柏文书的用纸
敦煌烽燧遗址出土的粟特语文书

九 卷本的尊严
从木简到卷子本
卷子本的遗物
卷子本的形式
卷子本的尊严
楷书
从隶书到楷书
“北鹿南兔”之说
极品楷书
秘书省

十 古文书
古文书和古文书学
敦煌文书
吐鲁番文书
唐代的公文

十一 新的书籍形式
折子本与贝叶本
册子本
敦煌的“硬笔”

十二 汉字的周边
中国的周边地区
突厥文字
回鹘文字
吐蕃文字
日本的假名
契丹文字
西夏文字
女真文字

十三 印刷的起源
书籍的革命
从“印”到“印刷”
百万塔陀罗尼
东大寺的神符
敦煌的印刷物

十四 永恒的祝愿
石刻
碑志文章
石碑上的文字
拓本
石经
……

十五 木版印刷
十六 活版印刷

后记

寄语“同时代藏书版”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自吾來美國已一寒食年。於回國之際,借此書於圖書館。促然閱之,盛感婉約與柔情。謹以此文記此刻心情,恐久而淡忘。 全書讀完,最讓我眷戀的部份莫過於篆書刻印的發展、楚帛文字以及太學的十二經石刻了。 印,篆書。 從小就對這種文字帶有一種特殊情懷。那是我們中華帝國千年...  

评分

敦煌学史上的一段学术公案 刘进宝 文 发布时间: 2007-07-09 16:04 文摘报   《历史研究》2005年第4期刊载荣新江先生的《中国敦煌学研究与国际视野》一文。文章说:“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拥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敦煌学史,没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敦煌学...  

评分

日本人写的,翻译的也不错,很浅显易懂,虽然也没有讲什么特别的东西,但作为一本梳理相关知识、建立汉字史时空发展的框架的书,还是可以的。如果作为较深入的理论研究的读本,那就勉为其难了。比较推荐给院校的学生当作教材或者课外读本用。书装方面开本略长,每页字数不是很...  

评分

日本人写的,翻译的也不错,很浅显易懂,虽然也没有讲什么特别的东西,但作为一本梳理相关知识、建立汉字史时空发展的框架的书,还是可以的。如果作为较深入的理论研究的读本,那就勉为其难了。比较推荐给院校的学生当作教材或者课外读本用。书装方面开本略长,每页字数不是很...  

评分

原价26,三折购之。 去特价书店看了一圈,有这本书和另外几本文化史的书放在一堆。封面设计比较差劲,翻了一下感觉不错,就买了下来。还没有看完。 书前有饶宗颐的序,提到作者曾经说过一句话,引起了很多争议,饶先生没有说是什么话。网络上有榮新江的考證,好像是敦煌在中国...

用户评价

评分

很有趣味的获得了汉字演化的大图景。

评分

新星版的封面太难看了

评分

本书虽名为汉字的文化史,实际的研究重点并不在汉字而在与汉字(或汉字衍生)相关的文化事物上,作者在书中既提到了古文书学,也提到了写本学这两个词汇,应当是作者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本书虽然行文简洁,却颇有些观点值得注意和参见,且该书按照汉字的演进为脉络旁及周边事物进行叙说,不应仅视为一本普及读物。本书的不足之处现在看来,是其成书较早,书中的一些实物资料和数据当前都有了较大变化,个别观点学界也有了新的看法,这是读者须当了解的。

评分

全忘了⋯⋯竟然讀過⋯⋯2016年5月15,為了做課又掃了一遍⋯⋯

评分

豆瓣上没找到知识出版社那一版,虽然译者也不一样,还是姑且先标在这里吧。有些微妙的难以理解之处不知是不是翻译问题。另110页提到的某个让作者“简直要吓破了胆”的实验报告着实也把我给震住又笑倒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