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下之化

新天下之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佳
出品人:
页数:368
译者:
出版时间:2014-9
价格:CNY 3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9107456
丛书系列:亚洲艺术、宗教与历史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明史
  • 历史
  • 明清史
  • 礼制
  • 思想史
  • 文化史
  • 社会史
  • 明初礼俗改革研究
  • 天下
  • 变革
  • 历史
  • 文化
  • 哲学
  • 社会
  • 思想
  • 命运
  • 格局
  • 智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明初礼俗改革是中国近世文化史上影响深远的重要事件,然而由于《明史》等清修史籍对相关内容的隐没和淡化,明初这一重要的文化和社会变革,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朱明政权起源于被正统士大夫视为叛逆、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红巾武装;在元季士人普遍固执“君臣大义”而不讲“华夷之辨”的思想背景下,如何论证政权合法性、争取士大夫的认同和支持,成为明代开国之初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古代中国,儒家意识形态是政治合法性的基本来源,这就促使明初当政者不得不依照儒家的政治理想,通过文化重建来努力塑造自身的正统形象。洪武时期的礼俗改革,便是在这种特殊的政治和思想背景下展开的。

从衣冠服饰、婚嫁丧祭,到日常生活中的礼仪细节,明初礼俗改革涉及的范围甚为广泛。其所关注和针对的内容,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是遵照儒家政治理念,对元代因“宽纵”而造成的各种失序现象进行严厉清整,建立符合儒家理想的社会秩序。其次是以“用夏变夷”为旗号,对元代社会生活中弥漫的“胡风”进行清整,恢复汉族的文化传统。当政者试图用重新划分“胡汉”文化界限的方式,唤醒士大夫淡漠已久的族群意识,建立他们对明政权的认同。这些措施使得元明易代在文化上,显示出明显的“夷夏”变革色彩。

明初进行的礼俗改革,通过与儒家意识形态的呼应,成功地树立起明政权作为“华夏正统”的形象。在这一过程中,精英思想与国家权力密切配合,大大加速了宋代以来儒学(理学)思想制度化、常识化和风俗化的历史进程。洪武礼俗改革不仅塑造了明代前期社会生活的基本面貌,而且其所恢复和构建起来的基本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还奠定了有明一代社会文化的基调和底色,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作者简介

张佳,1981年生,山东高密人。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专业,清华大学历史系历史文献学硕士,复旦大学历史系专门史博士。现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世思想文化史。

Email:zhangjia@fudan.edu.cn

目录信息

导言
一、元明历史时段中的明代前期社会
二、有关“礼俗”的界定
三、明初礼俗及其相关研究概要
四、基本史料分类及用途说明
五、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一章 紧张与应对:明初礼俗改革的政治背景
第一节 遗民与逸民:明初的政权认同困境
一、元遗民及其行为表达方式
二、元明之际的逸民
第二节 明初的政权合法性辩护与国家形象塑造
一、认同危机下国家与士人关系的紧张
二、明初对政权合法性的论证
第二章 重整冠裳:洪武时期的服饰改革
第一节 “夷夏”有别:洪武朝的“胡服”之禁
一、“胡风”浸染与“夷夏”意识的淡漠
二、振举华风:洪武朝的“胡服”禁令
第二节 上下有等:明初服饰制度与民众阶层身份的刻画
一、等威不辨:元代服色的混乱与士人的批评
二、尊卑之序:明初服饰制度与各阶层身份界限的刻画
第三节 民服有常:士庶服饰与四民秩序的重新厘定
一、士庶异服
二、本末之差
三、律及方外
小结 华夏服饰认同与各阶层服饰秩序的建立
第三章 再叙彝伦:洪武时期的婚丧礼俗改革
第一节 正夫妇之伦:明初对婚姻礼俗的清整
一、元明时代的收继婚
二、蒙古色目人的婚姻限令
三、同姓不婚与中表禁婚
第二节 慎终追远:明初对丧葬礼俗的重新规范
一、明代的火葬之禁
二、官吏丁忧与僧道守制
小结 儒家伦理实践的严格化
第四章 整饬仪节 :洪武时期的日常杂礼规范
第一节 明初礼俗改革中的名号改易
一、“胡名”、“胡姓”之禁
二、民众的称谓避忌
三、洪武三年的神号革正
第二节 明初的日常交际礼仪更革
一、传统礼仪秩序的回归
二、交际礼仪中的“胡礼”禁革
三、存诚去伪: 明初的书札规范
小结 政治权力、儒家理念与明初社会形态的模塑
第五章 互动与回应:士大夫与明初礼俗改革
——以服饰制度的设计和乡饮酒礼的推行为例
第一节 士大夫的服饰理念与制度设计
一、追复古风:元季士人的冠服理想
二、规划新制:刘夏的《定冠服之制》
三、禁绝游民:解缙的四民衣冠设想
四、敦善省刑:方孝孺的服饰理论
第二节 地方士人与明初乡饮酒礼的推行
一、陈谟与谢应芳
二、遗民王礼
小结 “新天下之化”与“正天下之统”
第六章 宣礼导俗:明初的乡里教化体系与律令礼法的传布落实
第一节 明初普及律令礼法知识的努力
一、明初有关律令传布的讨论
二、礼法知识下渗民间的途径
第二节 彰善瘅恶,树之风声
——明代前期基层教化体系中的申明亭和旌善亭
一、制度的建立与推行
二、申明旌善亭的职能
三、申明旌善亭与地方风俗整顿
四、乡里教化制度的废弛
小结 基层教化体系的兴废与明代世风的演变
结论 明初礼俗改革的政治意义与历史影响
一、礼俗改革与明初的政治合法性构建
二、明初礼俗改革与儒家思想的制度化、常识化和风俗化
三、明初文化清整的历史影响附录元明之际“夷夏”论说举隅
——兼说清代官修书籍对明初史事的隐没与改篡
一、元季红巾军起事时的“夷夏”口号
二、洪武时期的“夷夏”论说
三、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付梓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应该是2014年看完的最后一本学术专著。对于我这样不习明史,且对明代知识仍建立在高中课本、大学通识课(“中国古代史”。你问我这课讲了啥?不好意思,我隐约记得明朝只用了一节课)的人来说,读来也觉得甚是有趣。下文主要讲的就是我比较感兴趣的内容。 任何一个朝代建立...

评分

这应该是2014年看完的最后一本学术专著。对于我这样不习明史,且对明代知识仍建立在高中课本、大学通识课(“中国古代史”。你问我这课讲了啥?不好意思,我隐约记得明朝只用了一节课)的人来说,读来也觉得甚是有趣。下文主要讲的就是我比较感兴趣的内容。 任何一个朝代建立...

评分

这应该是2014年看完的最后一本学术专著。对于我这样不习明史,且对明代知识仍建立在高中课本、大学通识课(“中国古代史”。你问我这课讲了啥?不好意思,我隐约记得明朝只用了一节课)的人来说,读来也觉得甚是有趣。下文主要讲的就是我比较感兴趣的内容。 任何一个朝代建立...

评分

这应该是2014年看完的最后一本学术专著。对于我这样不习明史,且对明代知识仍建立在高中课本、大学通识课(“中国古代史”。你问我这课讲了啥?不好意思,我隐约记得明朝只用了一节课)的人来说,读来也觉得甚是有趣。下文主要讲的就是我比较感兴趣的内容。 任何一个朝代建立...

评分

这应该是2014年看完的最后一本学术专著。对于我这样不习明史,且对明代知识仍建立在高中课本、大学通识课(“中国古代史”。你问我这课讲了啥?不好意思,我隐约记得明朝只用了一节课)的人来说,读来也觉得甚是有趣。下文主要讲的就是我比较感兴趣的内容。 任何一个朝代建立...

用户评价

评分

绣花针功夫中有大的关照,明初的礼俗改革,影响深广。又,明初不是一个可爱的时代。

评分

张佳这一本无疑是同期四本文史院青年教师中最好的,顾祠次之。其余两本聊胜于无。本书的优势在于将范围放在至今仍未被厘清的明初史事,尽管在明初的研究中陈学霖、司律思等大家都绕不过去,但采取制度史与文化史的方法,很好的能够与前辈结合又能不错失选题之义。很好的史学实践,于葛的学生中可称翘楚。

评分

绣花针功夫中有大的关照,明初的礼俗改革,影响深广。又,明初不是一个可爱的时代。

评分

结构和思路太清楚了,语言也是,还有咋说来着史野广阔

评分

很久没读这么爽快的书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