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岱远,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地道的北京人,打小儿在紫禁城边儿的南池子长大,做过工程师,现为某出版社编辑,编辑过百十来本书,在《光明日报》、《北京晚报》等媒体上发表过多篇怀念北京的文章。2007年出版了《看罢西游不成精》一书,曾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连播。
“京味儿”说起来面儿挺广,北京人说话、北京的老胡同、北京的曲艺杂耍儿……这些个东西搁一块儿就是“京味儿”。今儿个这本书说的是“京味儿”的吃食。春天的春饼,夏天离不开的芝麻酱,初秋吃的烧茄子,冬天上得了大席面的大白菜……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东西,可就是不特别的东西,北京人吃起来可特有讲究。怎么讲究?您慢慢看。
记下几个食谱,以后可以自己做做。 【荤合菜】 最基本的合菜就一荤一素两样儿,做起来也并不复杂。 先说这盘荤的。 把洗干净的猪里脊切成一寸来长、火柴棍儿粗细的丝儿。 再把粉丝用温水泡成水粉丝。 之后,用葱花儿、姜丝炝了锅,煸炒猪肉丝,加上点料酒、酱油,为的是提味儿...
评分《京味儿》,崔岱远著,三联书店出版,2009年12月北京第1版,2011年12月第3次印刷印数20001-28000册,大32开本,100千字,153页,定价18元。 一开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有点小失望,主要是第一印象不太好,因为书的外封用纸实在是感觉太差了,就好像是随便拿个什么纸凑数一样...
评分但是作者的思维,我还是不太苟同的。大概是个人都会觉得只有自己家乡,自己家的东西是最好的。但是,越长大越会明白自己从小习惯的一切不全是最好的,或者说,大部分都不是最好的。作者每次哪儿哪儿都是必须北京北京北京的。甚至怀念起战乱时毫无希望的堕落的北京醉汉那种悠闲...
评分 评分很长一段时间对于京城的美食都不太感冒,每每觉得北方的菜肴不如南方的精细,烤鸭,火锅算是特色菜肴了,也因此家中的美食书籍鲜有北方的。 第一次看到崔老的书,还是在季风书园。在厚厚的书架间,无意中看到那朴素的充满古韵的封面,竟然有一丝莫名的悸动。迫不及待的翻阅了...
边看边咽口水
评分不知是不是刻意追求京味儿,还是京味儿原本如此,作者写得好似一个爱吃吃爱喝喝的说书人啊。引材一般,见解什么的也还行,文笔倒是挺适合美食类,看完肚子很饿,像写给高中生做阅读用的说明性散文,或者杂志专栏文。读过汪曾祺梁实秋之后,我的眼睛已经不适应别家的散文,除了木心,也不适应别的现代诗。
评分对于一个四川人来说,北京本地没有什么特别好吃的小吃。驴肉火烧感觉不错,还是河北的。
评分一月元宵,二月太阳糕,三月豌豆黄,四月藤罗饼,然后是玫瑰饼,端午的粽子,七月的绿豆糕,中秋饽饽饼,九九重阳花糕,冬天来了,吃蜂糕&喇嘛糕。
评分烧茄子的做法颇可以一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