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萧条

美国大萧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默里·罗斯巴德
出品人:
页数:337
译者:谢华育
出版时间:2009-4
价格:3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08315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经济学
  • 奥地利学派
  • 经济
  • 罗斯巴德
  • 大萧条
  • 经济史
  • 美国
  • 美国大萧条
  • 大萧条
  • 经济危机
  • 美国历史
  • 20世纪
  • 金融危机
  • 社会变迁
  • 经济史
  • 股市崩盘
  • 罗斯福新政
  • 失业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撰序推荐:

“当我们正在经历着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时候,我建议所有经济学家、政府官员和媒体人士,甚至普通大众,都读一读罗斯巴德的《美国大萧条》,因为它有助于我们反思这次危机的真正原因,思考政府采取的政策是否恰当,也有助于未来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解读20世纪初美国经济灾难的前因后果

探究经济世界繁荣与衰退交相罔替的来龙去脉

《美国大萧条》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重要著作。作者根据米塞斯关于商业周期的理论,细致而全面地分析了美国20世纪20至30年代的经济状况,对那场发生在上世纪初的经济危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巴斯罗德认为那场大萧条不是因为政府实行了“自由放任主义”的政策引起的,而恰恰相反正是政府过多地干预经济使然;对于金融领域,巴斯罗德采取了反中央银行的立场,批评了中央银行违背金本位原则,而对金融货币领域加以干预的做法,认为这样对长期的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场美国大萧条震动了世界。

是“自由放任”之罪?抑或是“过度干预”之弊?

怎样的人为动机使得经济数据发生了变化?

历史轮回之际,

商业周期理论是否依然有效?

8000亿救市美元何时生效?

政府之手与市场之手应当扮演何种角色?

而我们,又当如何面对当下的危机?

作者简介

默里•罗斯巴德((Murray N. Rothbard, 1926-1995), 美国经济学家、历史学家、自然法理论家,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在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师承约瑟夫•朵夫曼(Joseph Dorfman)。生前主要担任内华达大学经济学S. J. Hall讲座杰出教授。他曾任米塞斯研究院(Ludwig von Mises Institute)学术事务副会长,《奥地利经济学评论》(Review of Austrian Economics)的编辑,也曾长期参与纽约大学举办的米塞斯研讨会。主要著作有:《1819年大恐慌》(The Panic of 1819)、《人、经济与国家》(Man, Economy, and State)、《美国大萧条》(America’s Great Depression)、 《权力与市场》(Power and Market)、《金融体系的秘密》(The Mystery of Banking)、《自由的道德》(The Ethics of Liberty)、《在自由中孕育》(Conceived in Liberty)等。

目录信息

致谢
第五版序言
第四版序言
第三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版序言
第一部分 商业周期理论
第一章 关于周期的实证理论
商业周期与商业波动
问题:一连串的错误
解释:经济繁荣与萧条
萧条的次要特征:通货紧缩引起的信贷收缩
政府应对萧条的政策:自由放任主义
阻止萧条
奥地利理论中有关商业周期的诸问题
第二章 凯恩斯主义对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的批判
流动性"陷阱"
工资率和失业
第三章 对萧条的其他解释:一个评论
普遍的生产过剩
消费不足
加速原则
"投资机会"的缺乏
熊彼特的商业周期理论
信贷性质说
过分乐观和过分悲观
第二部分 通货膨胀下的繁荣:1921-1929年
第四章 导致通货膨胀的因素
货币供给的定义
贷币供给的膨胀,1921-1929年
通货膨胀的产生,1:准备金标准
通货彭胀的产生,2:准备金总量
国加通货
贴现票据
买入票据-承兑汇票
美国政府证券
第五章 通货膨胀的进程
对国外信贷
帮助英国
危机到来
第六章 经济理论和通货膨胀:经济学家和平抑物价的诱惑
第三部分 大萧条:1929-1933年
第七章 萧条的序幕:胡佛和自由放任主义
胡佛干预主义的发展:失业问题
胡佛干预主义的发展:劳工关系
第八章 萧条开始:胡佛临危授命
白宫会议
扩张信贷
公共建设
新政的农业计划
第九章 1930年
进一步通货膨胀
斯穆特-霍利关税
胡佛在1930年后半期
公共建设的激烈争论
政府的财政负担
第十章 1931年——"悲剧性的一年"
美国的货币状况
政府的财政负担
公共建设和工资率
维持工资率
移民限制
自愿救济
胡佛在1931年第四季度
商界中集体主义思想的传播
第十一章 1932年的胡佛新政
税收的增加
支出还是节约
公共建设的激烈争论
RFC
政府救济
通货膨胀计划
通货膨胀的激烈争论
胡佛先生向股市宣战
住宅贷款银行系统
破产法
反对移民
第十二章 胡佛任期的结束
对财产权的侵犯:不可避免的通货破产
萧条期间的工资、工时和就业
总结:胡佛政绩的教训
附录1929——1932年的政府和国民产值
英汉译名表
译者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尽管是经济学读物,但是这本经验主义的研究视角,从历史维度揭开经济危机及政府措施的重重掩饰,什么才是真实?罗斯巴德清晰严密的逻辑、敏锐的触感让人不得不一口气读下去这本书。读罢此书让我吃惊,更是对比现实感到更痛心和绝望~如何让人看能看到那些虚伪的各种幌子主义后面...  

评分

(一) 商业周期指经济史上普遍繁荣与不景气反复交替出现的现象,商业周期理论研究普遍性的萧条与繁荣的成因。 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两个自然结果——商业周期与收入差别,历来被各路完美主义者诟病,试图以人力消除。 共...  

评分

翻译当中使用的术语比较别扭…… 我还不算没基础的人,看得仍然是前后找不到连贯处。 每次周期具体细节上都有不同,看书的目的是想找出周期的共同点,找得越细越好,但是看这本书却觉得不够凸显这一点。 总觉得差点什么。  

评分

首先反对一点:回归金本位是肯定不可能的了,但要看到这本书是什么时候写的。几十年前提金本位并不稀奇,现在则属于开历史倒车。 实际上按照这本书作者的意思,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其实是社会普遍性的预期错误。大家都习惯性的根据过往经验来进行判断,如果经济长期繁荣,那基...  

评分

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意义是揭开了胡佛政策的真相.使我们不再被历史教科书里面"自由放任"所左右. 由此我不得不开始怀疑有多少真相还待揭露.有多少骗局还埋藏在我们每日学习的课本里.值得每一个学生思考. 看到书店里这本书卖的不太好.我不觉得奇怪.因为在多数人看来.它可没有货币...  

用户评价

评分

前一章的理论阐述最有意义,而后面的大部分都只是使用现实的数据资料对理论的说明而已。而最大的现实功用——无论你是否相信奥派理论——则是对胡佛有了重新的认识。那么,你是否应该相信罗斯巴德呢?是否愿意毅然地走上对正统的反叛之路?

评分

哈哈再版了!谢华育这个译本相当不错的。

评分

哈哈再版了!谢华育这个译本相当不错的。

评分

期待每种商业活动都趋于稳定,就好像变动从没有发生过,这种想法是荒谬的。实际上,使波动变得稳定或者说消除波动,这都是根除理性的生产活动。此消彼长,特定行业的衰退不能导致普遍的萧条。而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会耽搁调整的过程,干预程度越大,那萧条持续的时间也越长。这些阻止调整过程的方法包括:阻止和拖延清偿行为、进一步通货膨胀、保持较高的工资率、阻止物价下跌、刺激消费并劝阻消费、救助失业等……

评分

前一章的理论阐述最有意义,而后面的大部分都只是使用现实的数据资料对理论的说明而已。而最大的现实功用——无论你是否相信奥派理论——则是对胡佛有了重新的认识。那么,你是否应该相信罗斯巴德呢?是否愿意毅然地走上对正统的反叛之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