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波

第三波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塞缪尔·亨廷顿
出品人:
页数:299
译者:欧阳景根
出版时间:2013-4
价格:5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148755
丛书系列:当代世界学术名著·政治学系列
图书标签:
  • 政治学
  • 亨廷顿
  • 民主化
  • 政治
  • 第三波
  • 民主
  • 比较政治
  • 政治学名著
  • 科幻
  • 未来
  • 冒险
  • 科技
  • 生存
  • 人类进化
  • 异世界
  • 觉醒
  • 命运
  • 变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已故政治学巨擘亨廷顿的代表作。书中总结了19世纪以来三波世界民主化浪潮的进程及其产生的原因,重点分析了20世纪后期重要的、或许也是最为重要的全球性的政治发展:大约有30个国家从非民主政治体制向民主政治体制发生的转型。本书试图解释发生在1974年到1990年间的这一波民主化浪潮发生的原因、方式及其所带来的直接后果。

作者简介

塞缪尔•P•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1927—2008),当代西方最富盛名的政治学家之一。早年就读于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1951 年在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曾担任美国政治学会主席。代表作有《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变化世界中的政治秩序》、《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等。亨廷顿的学术研究横跨政治思想、比较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学等领域,学术影响逾半个世纪,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目录信息

第一章 发生了什么
一、第三波的肇始
二、民主的含义
三、民主化浪潮
四、民主化的问题
第二章 为什么发生
一、对浪潮的解释
二、对民主化浪潮的解释
三、解释第三波
四、正在衰落的合法性和政绩困境
五、经济发展与经济危机
六、宗教变革
七、外部力量的新政策
八、示范效应或者滚雪球
九、从起因到起因制造者
第三章 如何发生?民主化的过程
一、威权政权
二、转型过程
三、主动转变
四、政权取代
五、交相改变
第四章 如何发生?民主化的特点
一、第三波民主化之共相
二、妥协和参与/适度交易
三、选举:既出乎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四、暴力的低水平
第五章 持续多久?
一、巩固及其问题
二、施虐者的问题:起诉和惩处VS宽恕与忘怀
三、军事执政官问题:忤逆成性而又力量强大的军队
四、背景性问题、幻想破灭与威权怀旧
五、培育一种民主政治文化
六、对民主政治行为进行制度化
七、有利于新兴民主政权巩固的条件
第六章 何去何从?
一、第三波之根由:持续、削弱,还是发生改变?
二、第三波回潮?
三、进一步民主化:障碍与机遇
四、经济发展与政治领导层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经济发展使民主成为可能,政治领导使民主成为现实。”这句本书最后一章的话成为了整本书的缩影。 亨廷顿是一个严谨的学者,从未把经济当说成“根本因素”,只是认为是“全面、重要的关联”,甚至在第二章第五节说经济发展对民主“不是决定性的”,但仍不能否定他把经...  

评分

亨廷顿的第三波曾经被称为是民主化的圣经,这本书总结了20世纪后期全世界各地发生的民主浪潮。这本书出版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重大影响,而就在近年来不管是东欧的郁金香革命还是发生于中东的民主浪潮,反映出在目前全球一体化和互联网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沟通方式和传播媒...  

评分

亨廷顿的第三波曾经被称为是民主化的圣经,这本书总结了20世纪后期全世界各地发生的民主浪潮。这本书出版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重大影响,而就在近年来不管是东欧的郁金香革命还是发生于中东的民主浪潮,反映出在目前全球一体化和互联网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沟通方式和传播媒...  

评分

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 A写作目的 试图对1974—1990年间的民主化浪潮发生的原因、方式、特征等加以分析阐释,并对民主化前景做出预测。 B研究方法 一套关于关键变项间关系的概括和理论,诸如政治权力与军事职业制,政治参与与政治制度化、政治思想与政治行...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技术上的能手~

评分

大陆版绝对删了很多内容啊

评分

不得不说,亨廷顿的预言一直很准确

评分

二党校翻译的这个版本肯定删除了很多内容,因此最想看最直接的那一部分果然没有,不过这也不要紧。这是亨廷顿的又一本经典,对于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分析,然而以史为鉴能对今天的中国有多少指导意义呢?民主政治是要精英发动,并惠及多数人,中产阶级扩大,然后“无代表不纳税”,再然后民主运动就会以某种形式开始了吗?至于蒋经国式交权和军事政变,那更是超出想象的边际。此时的中国稳定压倒一切,民智也未开但格外“怕乱”,这种土壤甚至有可能催生由一党专政走向个人专制,从前还是鼓吹社会主义民主,只恐怕以后把高度的专制理直气壮地叫成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并且以综合国力的上升为理由,在全世界推行这样的特色“民主”。以后关于政治类的书,不想再看了,愿天佑中华、天佑世界、天佑我。

评分

二党校翻译的这个版本肯定删除了很多内容,因此最想看最直接的那一部分果然没有,不过这也不要紧。这是亨廷顿的又一本经典,对于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分析,然而以史为鉴能对今天的中国有多少指导意义呢?民主政治是要精英发动,并惠及多数人,中产阶级扩大,然后“无代表不纳税”,再然后民主运动就会以某种形式开始了吗?至于蒋经国式交权和军事政变,那更是超出想象的边际。此时的中国稳定压倒一切,民智也未开但格外“怕乱”,这种土壤甚至有可能催生由一党专政走向个人专制,从前还是鼓吹社会主义民主,只恐怕以后把高度的专制理直气壮地叫成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并且以综合国力的上升为理由,在全世界推行这样的特色“民主”。以后关于政治类的书,不想再看了,愿天佑中华、天佑世界、天佑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