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书过眼,出入历史,故纸堆里有新问题。
作者以一贯的平实,透着温和的笔触,细读晚近中国的第一手辑佚材料,其中思想的疑点一个个浮现出来。关于陈宝箴奉行新政的一段回忆,介绍美籍北大教授的一则胡适佚文,陈师曾自谓短篇小册的《中国绘画史》,储安平较少为人注意的《给弟弟们的信》,殷海光早年的逻辑实证主义译作,“李约瑟难题”的初期解释文献,毛泽东与厦门大学关系的传言,孙越生研究官僚政治的遗作,钱锺书回避周氏兄弟的掌故,陈寅恪诗在中大教授间的传抄本,范文澜的一封辩诬信,影响费孝通后半生的几个批示……我们读历史,作者认为如果先从资料下手,有时反而会更容易看到真实的情况,而再好的教科书也难免有误导人的地方。写文章做研究,则以知识增量为追求,在已有的基础上加一点东西,哪怕是一条史料、一个角度或者一条线索,有增量就有意义。
谢泳,1961年生,山西晋中师专英语专业毕业,现为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中国现代文学的微观研究》《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储安平与〈观察〉》《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困境》等。
关于这本书。我感兴趣的几个点。 1、钱钟书与周氏兄弟。钱夫妇在一生中都对周以略过不提的态度,颇有意趣。另一个考研,提到厦大王富仁所做的鲁迅厦门叙事环节,其微辞似乎也能验证我去年牵线在长沙做鲁迅论坛的一些感觉,对ZLF的鲁迅课题,我已持很大的保留看法。 2、增量知识...
评分同样是写书评,因为经历的不同,所写出的文章会截然不同。小宝和谢泳就是风格十分鲜明的两位。前者作为季风书店的老板之一,又在电视台工作过,所以对时下的各类书籍很熟悉,举凡文学、历史、风月,无所不包,文字顺畅滑腻。点评各色书籍,总脱不了上海人“包打听”的派头。想...
评分谢泳先生名闻于国内人文学界,其原因一是学历低(仅师专毕业!),二是产量高(发表的文章特多!)。 据网上介绍,谢先生生于1961年,山西榆次人,1983年毕业于晋中师专英语系,留校任学报编辑,两年后调山西省作家协会《批评家》杂志社,又转山西省作家协会理论研究室工作。后...
评分业余的专业是最理想的 ——摘《靠不住的历史》 一如断往的摘书行动,干体力活的! 我一向的看法是历史学者,从直接文献中看出有用的材料并不高明,因为谁都会找直接的材料,特别是在网络时代。有趣的历史研究,应当是在看似不相关的文献中,发现有用的史料,所以学者读书不能太...
评分副标题为“杂书过眼录二集”,读研时看过《杂书过眼录》,很喜欢他在细微处做文章的功夫,也很欣赏他买书送人的风范——谢喜欢逛旧书店,遇见有价值的书籍资料,即使自己不做这方面研究,也会买下送给相关方面的研究者。《靠》比《杂》多了一些个人的治学心得,读起来更有温度...
有意思。
评分一位老相识写的很好看的书
评分2009.03.05
评分: G236/3731-1
评分哈啊~!!!搞学问到了专业,确实有时需要装模作样,或者装神弄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