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有关地方行政制度概论性质的专著,系统地阐述了两千多年来中国历史上地方行政制度(包括行政区划与地方行政组织两翼)变迁的全过程,并从各个视角概括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特点,界定了许多前人未曾涉及的概念,分析了影响变迁的各方面因素,总结了行政区划幅员的伸缩规律、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及地方行政制度变迁中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的作用,使读者对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规律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周振鹤,1941年生,福建厦门人。1958年入厦门大学矿冶系,1963年毕业于福州大学矿业系,1978年至1983年复旦大学地理研究所攻读硕士与博士学位研究生。1981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3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理事,上海历史学会理事等。并任《历史地理》主编,《九州学林》编委等。曾任日本茨城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客座教授。著有《西汉政区地理》、《方言与中国文化》(合作)、《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中华文化通志——地方行政制度志》等十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
不能说是细读吧,因为此书里面探讨的问题大致都有所了解,所以只是浮光掠影地翻阅,希望能看到一些亮点,结果觉得挺平庸,没什么亮点。基本上周振鹤讲过的前人都讲过,即便一些细节前人没讲过,周此前的论文也讲过(或者谈论过),此书不过是搬过来而已,比如对先秦县制起源的...
评分很长时间没有读书了,这一阵子总算有来了点情绪,家里也没剩下什么看起来轻松愉快的书了,书架上找了一番,发现一本上次从国内带回来的周振鹤先生的《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这两天把它看完。 这真是本好书,学术功夫极其严谨,全书十四章,得有七八章都够得上一篇博士论文的...
评分不能说是细读吧,因为此书里面探讨的问题大致都有所了解,所以只是浮光掠影地翻阅,希望能看到一些亮点,结果觉得挺平庸,没什么亮点。基本上周振鹤讲过的前人都讲过,即便一些细节前人没讲过,周此前的论文也讲过(或者谈论过),此书不过是搬过来而已,比如对先秦县制起源的...
评分 评分最近的一个小尝试,看完书之后做一个简单的问题列表 方便梳理知识结构,加深理解 也可以跟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增进沟通交流 1.正式的行政区划出现于哪个朝代? 2.汉、唐、宋、元、明、清的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名称为? 3.郡出现于哪个朝代,消亡于哪个朝代? 4.州出现于哪个朝代...
余论提及扬州市代管泰州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泰州的发展,可以看出写成于96年之前。老版是05年出的,从完稿到出版也有年头了
评分跳读
评分总得来说,1. 大体遵循郡县制,2. 有政区、政府组织层次级数的变化
评分在这个处处封城、各自为政的庚子春天,读此书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评分为了最后的余论给满分。我们读史是因为它可以正衣冠 明得失 知兴衰。作者通过自秦汉至民国初年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来反映出现如今我国的行政区划调整必要性。其所谓的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关系 就如同现如今所推行的城市群、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打破原有行政区划的壁垒 发展区域协调经济 优势互补 从而形成一个或多个经济发展高地 不断吸收周边地区 从而辐射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就本书内容而言:在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尤其是其发展初期地方行政就在两极制与三级制之间徘徊。直至宋朝对地方行政权力实行分权 造成地方行政管理的分裂 从而在根本上消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一直延续至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