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

修仙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江蘇人民齣版社
作者:康儒博
出品人:
頁數:284
译者:顧漩
出版時間:2019-3
價格:5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14229526
叢書系列: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宗教
  • 海外中國研究
  • 修仙
  • 宗教史
  • 文化史
  • 社會史
  • 文化研究
  • 曆史
  • 修仙
  • 玄幻
  • 武俠
  • 東方奇幻
  • 修煉體係
  • 靈根係統
  • 門派爭鬥
  • 仙途曆練
  • 江湖秘聞
  • 境界突破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求神問仙是中國中古時期宗教錶達的重要形式,也為道教的産生奠定瞭基礎。一直以來,中古時期的仙和修仙者都被描繪成一群神秘、隱匿的人。而康儒博在這項開創性研究中的看法則大異其趣。康氏認為,仙並未脫離社會,仙僅僅是諸多社會角色中的一個宗教角色,且在這種映照之下得以成立。修仙者不是絕世的,他們要在社會環境中尋求治病救人、預測未來、述異誌怪的能力。該書融閤瞭多元的理論方法和堅實的中國古代文獻,在此基礎上細緻入微地分析瞭修仙者的社會角色和社會互動。它對修仙作為一種社會氛圍的描摹非常新穎,它所提齣的研究範式對理解其他社會中的聖人角色也具有創造性。該書先後獲得美國宗教學會2010年度宗教研究傑齣著作奬和美國亞洲學會2011年度列文森奬。

著者簡介

康儒博(Robert Ford Campany),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範德堡大學亞洲研究和宗教學教授。研究領域為公元前三世紀至公元六世紀的中國宗教史,以及宗教的跨文化比較。除本書(2009)外,還著有《述異:中國中古早期的誌怪小說》(1996)、《與天地齊壽:葛洪<神仙傳>翻譯與研究》(2002)、《冥祥:中國中古早期的佛教靈應故事》(2012)等。

圖書目錄

緻謝 1
序 1
第一章 將仙帶迴人間 1
解讀仙傳文獻 8
修仙 23
概念、術語和說明 29
第二章 仙的文化總集 41
仙的總集 50
仙界的追尋者和創造奇跡的僧侶:一段題外話 63
結論 65
第三章 更加深入的總集分析:“斷榖” 66
食用榖物、進行烹調,是文明的關鍵標誌 67
農業控製、祭祀在國傢中居於中心地位 72
另一類更加高級的攝食者 75
結論 88
第四章 秘術、展現奇跡 92
秘奧文化 94
展示秘術的成果 110
展示和隱蔽之間的張力 117
結論 129
第五章 語言的自我展示和聽眾迴應 131
修道者的自我敘事 132
自證的評論 144
結論 150
第六章 修道者和他們的社群 151
場景、故事和聽眾 153
治療 158
預言 163
管理當地的神與魔 164
其他類型的幫助 167
交換的經濟 169
贊助人 173
祠廟和供奉 178
結論 180
第七章 修道者、他們的傢庭和皇權 183
修道者和他們的傢庭 183
修道者和君權 194
第八章 仙傳的勸說 209
勸說效果 211
有爭議的結局 213
刻在石頭上的勸說 215
仙傳的重建 234
仙傳的吸納 242
尾聲 248
參考文獻 256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若问世间对胖子最大诅咒,胖子不能成仙,可能够得上前排了。有人就曾论证过,因为仙人中是没有肥胖的,传世文本和图像也都一致表示:仙是苗条的,轻盈的,有些文本则明确地将仙和体重轻联系起来,并嘲讽说:“肥肉是升往天界的阻碍。”(《修仙》54页;原文:There were no cor...  

評分

若问世间对胖子最大诅咒,胖子不能成仙,可能够得上前排了。有人就曾论证过,因为仙人中是没有肥胖的,传世文本和图像也都一致表示:仙是苗条的,轻盈的,有些文本则明确地将仙和体重轻联系起来,并嘲讽说:“肥肉是升往天界的阻碍。”(《修仙》54页;原文:There were no cor...  

評分

評分

工作后认真读完一本书真不容易,陆陆续续看了有半把个月吧,总算把“康师傅”这本书给看完了。 核心观点:成仙不仅是一个自我“修炼”、展演过程,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的过程,成仙意味着被其他人构成的社群视为“仙”。 前半部分提到修仙的方法,其中包括饮食控制(最基础...

評分

若问世间对胖子最大诅咒,胖子不能成仙,可能够得上前排了。有人就曾论证过,因为仙人中是没有肥胖的,传世文本和图像也都一致表示:仙是苗条的,轻盈的,有些文本则明确地将仙和体重轻联系起来,并嘲讽说:“肥肉是升往天界的阻碍。”(《修仙》54页;原文:There were no cor...  

用戶評價

评分

被低估的一本書。主題“修仙”指齣中國這種特殊的宗教修行是社會建構的結果,這很容易被窄化為一項“漢學研究”,但作者的學術抱負遠不僅此,而旨在與世界宗教傳統(尤其歐洲)作比較研究,補充、校正其理論不足。在此意義上,中古中國的修仙是一個重要例外:簡言之,一種非正式、非建製的宗教社會化。這與中國社會的特質有關,即楊慶堃在《中國社會中的宗教》所說的,相比起歐洲的製度性宗教,中國多是“彌散性宗教”——奇怪的是,本書沒有提到楊氏這一經典,更多運用的是集體記憶等西方社會學理論。譯本比同係列不少書好,但專名常留著不譯,像濛田《論食人族》這樣的經典,正文中人名、書名均不譯,對中文讀者還是不大友好。

评分

第一章裏的理論綜述挺吸引人,“修仙者以脫離世俗社會的方式而與世俗社會關聯”。但是後來的舉例論證水平就顯得不太高明瞭,材料太單薄,翻來覆去基本上都是葛洪的幾本書,作者的古文功底也不好,時有謬誤。最可惜的是,後文對修仙者所處的這種“不在卻在”的狀態的闡述是失敗的,基本上把它還原到瞭“宗教如何吸引信徒”的社會學維度上,得齣瞭一些連平庸都算不上的見解。到瞭最後,修仙者和騙子的形象趨於混同幾乎不可辨,作者雖然希望把兩者均視為一種敘事,從而來為自己辯護,但在我看來不太成功:就像某些西方的神秘學研究一樣,研究者往往一開始就聲稱實踐者不是單純的傻瓜或騙子,但研究中實際錶現齣來的的確就是這樣的形象,原本存在的某種張力就這樣被純粹外部的研究給抹殺掉瞭。

评分

把一個玄之又玄的事情用學術剖析文獻比較下寡然無味

评分

一本較為平庸的書。第一章提齣的觀點很有趣,但是隨後就陷入瞭過於死闆的材料分析整閤中。翻譯拉低瞭整體的可讀性,大部分外國學者的名字沒有翻譯的同時,有幾位的名字被翻譯瞭,是在告訴讀者隻認識這幾個麼?還有明顯校對錯誤。

评分

開頭50頁的理論扯皮,中間不過把仙話文本和修仙話語做一番類型學、主題學的擺弄,最後結論告訴讀者神仙故事無非是一些古人也不知道真假我也無從斷定其為真假的話語,感覺作者自己也被雲山霧罩的話語的話語繞糊塗瞭。其實就是置曆史語境和文獻脈絡於不顧的粗淺的仙話文學研究,為掩蓋學術成色的不足,硬搬弄一些理論話語唬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