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地理尺度上橫跨美、亞、非三洲,並顧及澳大利亞、太平洋島群;在時間刻度上,自17世紀以降,橫跨350年;在資料取用上,參照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第一手資料,能夠迴應過去研究者局限於特定區域或是特定疾病的不足。從全球史的視角,詳盡分析瞭17世紀到20世紀中葉現代醫學的誕生過程。
普拉提剋•查剋拉巴提 (Pratik Chakrabarti),曼徹斯特大學“科學、技術和醫學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近代醫學史,著有Western Science in Modern India: Metropolitan Methods, Colonial Practices (2004); Materials and Medicine: Trade, Conquest and Therapeutics in the Eighteen Century (2010); Bacteriology in British India: Laboratory Medicine and the Tropic (2012)。
譯者:李尚仁,中研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嚮為現代醫學史,尤其是英國熱帶醫學史和中國醫療傳教史,著有《帝國的醫師:萬巴德與英國熱帶醫學的創建》(2012),譯有《歐洲醫療五百年》(2014)、《老科技的全球史》(2016)、《科倫醫師吐真言:醫學爭議教我們的二三事》(2016)。
一开始我以为这又是本近期流行的历史类畅销书。 翻开阅览后,发现作者开篇就用了全书1/7左右的篇幅用作导读和概论,这让我大吃一惊。 这位印度裔学者用“外科手术般”的精准手法拆分了医学史的“前世今生”,并因此收获了一位来自中国的新粉丝。 本书分别从“殖民者与被殖民者...
評分一开始我以为这又是本近期流行的历史类畅销书。 翻开阅览后,发现作者开篇就用了全书1/7左右的篇幅用作导读和概论,这让我大吃一惊。 这位印度裔学者用“外科手术般”的精准手法拆分了医学史的“前世今生”,并因此收获了一位来自中国的新粉丝。 本书分别从“殖民者与被殖民者...
評分《医疗与帝国》这本书的特色,在于作者是从全球史的角度来理解现代医学的诞生。读这本书你会意识到,医学史的重大变迁,几乎都能和帝国主义的各个阶段明显地对应起来,二者在知识上和物质上都有直接关联。要叙述现代医学的进步,就不能不谈帝国主义的历史。 《医疗与帝国》的作...
評分1. 工业国家之间进行全球经济竞争以取得更多的资源和土地,追逐帝国的威望和领土以及传播欧洲文明的渴望,导致在1880年代“瓜分非洲”。 2. 欧洲医学也就是在这段时间更为专科化,来为殖民的目标与利益服务,特别是热带医学的诞生。 3. 就非洲大多数区域而言,19世纪下半叶才是...
評分《医疗与帝国》这本书的特色,在于作者是从全球史的角度来理解现代医学的诞生。读这本书你会意识到,医学史的重大变迁,几乎都能和帝国主义的各个阶段明显地对应起来,二者在知识上和物质上都有直接关联。要叙述现代医学的进步,就不能不谈帝国主义的历史。 《医疗与帝国》的作...
第一,西方醫學原本是體液說占主導地位,也用植物來治病。但西方的博物學傳統讓他們認真研究植物,給植物分類。接下來,拉瓦锡的化學研究,讓西方科學傢尋找到藥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開創瞭現代藥學,走上瞭科學的道路。 第二,歐洲人在殖民擴張過程中一直承受著高死亡率的代價。怎麼降低死亡率成為當務之急,他們一邊用預防和防疫手段,一邊展開細菌研究,進行微生物捕獵,西方現代醫學與傳統的體液說分道揚鑣,歐洲人探索未知世界,把籠統的熱病逐漸擊破,尋找病原體和病媒,不斷試錯,西方現代醫學逐漸成為全世界主流的醫學。 第三,醫學不是研究室裏發明齣來的,也不是隻在醫院裏進行。醫學要跟最廣泛的人群打交道,我們在印度傳統醫學與西醫的互動中可以看到,文化、政治理念、信仰、醫療體係的構建,都會對醫學施加影響。
评分整整一大本的綜述,每章基本可以各自成文,挺“難看”的,沒有閱讀樂趣,但寫得挺清楚的,尤其是非洲、印度、熱帶醫學三部分。
评分L
评分帝國的擴張、疾病的蔓延以及身體的紀律
评分一切以利益為齣發點,書太單薄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