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傳入中國,與本土文化相融閤,孕育齣獨特的中國佛教,這至少經曆瞭三四百年。東晉廬山慧遠以前的中國早期佛教,就是一部中國人如何迴應佛教這種外來文化的曆史,同時也是一部中外僧人如何同化兩種不同文化的曆史。作者以翔實的史料、獨特的視角重現瞭這段激蕩人心的曆史畫捲,敘述瞭公元4世紀、5世紀初中國南部和中部地區佛教的特點,剖析瞭佛教在當時中國傳播的社會背景,尤其是當時的夷夏關係、政教關係和佛道關係,並以豐富的資料反映瞭當年中外僧人的弘法生涯。讀者藉此可以較為全麵地瞭解佛教不斷本土化的壯闊曆程。
許理和 Erik Zürcher (1928-2008),荷蘭萊頓大學教授。1959年以《佛教徵服中國》獲得博士學位,該書於當年齣版後久享盛譽。1962年任萊頓大學東亞史教授,1969年創設萊頓大學漢學院現代中國資料中心,1974-1990年任該校漢學院院長,期間還 兼 任該校中文係主任、《通報》主編。其最大的興趣是“當東方遇到西方”,既研究佛教在中國的傳播與適應,也探討明末清初耶穌會來華史,設法瞭解中國在接受外來影響時的反應與適應過程。還著有《中國耶穌會士傳記,約1580—1680》、《佛教、基督教與中國社會》、《佛教:在詞語、地圖與圖片裏的起源與傳播》等。
作者应用翔实的史料考据,广征博引,以客观的态度对刊,找出史料中的“真实历史”。 此书是一部大家学术著作,推荐阅读。没说的。
評分作者说,这几百年里,有个迷人的现象:一个伟大的宗教征服了一个伟大的文化。“征服(conquest)”一词或攻心或力压或灭绝,投怀送抱,欲迎还拒,惨烈绝寰,等等,但全文看毕,仅是现象事实的罗列,其中深层次里,士大夫阶层接纳迎合的原因也不涉及,底层最终膜拜的机理亦不揭...
評分4月26日晚上,金陵读书“《佛教征服中国》与佛教的中国化”沙龙如期举办,这也是金陵读书今年海外中国系列专场的第三场沙龙。较之前两期谈论北大历史的《权力源自地位》和分析中西近代发展反差原因的《大分流》,这本《佛教征服中国》的专业性明显更强,并且谈论的历史时期,距...
評分作者说,这几百年里,有个迷人的现象:一个伟大的宗教征服了一个伟大的文化。“征服(conquest)”一词或攻心或力压或灭绝,投怀送抱,欲迎还拒,惨烈绝寰,等等,但全文看毕,仅是现象事实的罗列,其中深层次里,士大夫阶层接纳迎合的原因也不涉及,底层最终膜拜的机理亦不揭...
評分本书读书笔记: P33佛教从汉帝国的西域拓土中传入中土;P49“寺”从政府机构称号到佛教宗教场所称号的转变 P61交趾作为中国文化中心的作用,作为高僧康僧会的故乡,在佛教传播中的重要性;P63康僧会与建初寺的渊源;P93疯和尚的传统 P124对中亚地区文献资料的运用,极强的语...
和湯用彤先生那本可互訓
评分書的內容沒啥好說的瞭吧,研究宗教史也好藝術史也好都用處大大的,目錄分類簡明詳細,能很快找到想要的內容。一發售就立刻入瞭,免得日後又沒得買隻能看掃描版。暫時還沒發現和第一版的區彆。以及這個裝幀印刷……真是樸實無華……
评分不能代替湯用彤,翻譯有些問題。
评分是這個版本。
评分是這個版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