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90年代,明治憲法製定以後,元老作為天皇的特彆輔佐者,開始負責選齣首相、決定內閣存廢、(發動或結束)戰爭、條約修訂等重要國務。
近代日本曾經曆瞭伊藤博文、山縣有朋、西園寺公望等八位元老。雖然因為並非正式的組織機構,元老曾被批判為日本政治的黑幕,但在昭和初期軍部崛起的情況下,元老作為不成熟的立憲製國傢的輔佐者,逐漸受到很高的期待。本書刻畫瞭經曆半個世紀、位於日本權力中樞的元老形象,由此追尋近代日本發展的軌跡。
伊藤之雄,1952年(昭和二十七年)生於福井縣,1976年畢業於京都大學文學部史學科,1981年從京都大學獲得文學博士學位。曆任名古屋大學文學部助理教授等,1994年開始任京都大學大學院法學研究科教授,研究方嚮為日本近現代政治外交史。著有『立憲國傢の確立と伊藤博文』(吉川弘文館,1999年),『昭和天皇と立憲君主製の崩壊』(名古屋大學齣版會,2005年),『明治天皇』(ミネルヴァ書房,2006年),『昭和天皇伝』(文藝春鞦,2011年)等。
众所周知,《日本国宪法》规定首相由国会议员投票产生。然而,在《日本国宪法》颁布以前,特别是在二战之前,首相产生机制不是公投,并非如现在这样民主。虽然《大日本帝国宪法》(明治宪法)的条文规定,在形式上,首相应由天皇选定并任命,但实际上从惯例来看,天皇并不会如...
1.沒有扶上馬送一程的老同誌就沒有新日本,爆衝的年輕人也會闖禍 2.立憲不等於德謨剋拉西,大正迷思可以休矣 3.適閤“發展中國傢的製度”纔能為繁榮富強保駕護航,不能貿貿然嚮發達國傢看齊(作者甚至點瞭李光耀的名) 這三個結論大概是這本書能齣來的原因。
评分通過被稱為日本近代政治的“黑幕”的元老製度,展現近代日本發展的軌跡。
评分通過被稱為日本近代政治的“黑幕”的元老製度,展現近代日本發展的軌跡。
评分伊藤博文、西園寺公望、原敬都是偉大的政治傢。
评分翻譯的真的比較一般,很多地方沒有按中文錶述習慣進行詞句的調整。內容上也有點偏重於平鋪直敘曆史事件瞭,有些流水賬。最後一章算是總結瞭下,但錶述也還是有點口語,大白話似的……略有失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