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本群經義疏的編校與刊印

宋本群經義疏的編校與刊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華書局
作者:李霖
出品人:
页数:378
译者:
出版时间:2019-1
价格:7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1135718
丛书系列: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丛刊
图书标签:
  • 文献学
  • 经学
  • 宋本群经义疏
  • 經學
  • 学术史
  • 经学史及通论
  • 编校
  • 刊印
  • 宋本
  • 群經義疏
  • 編校
  • 刊印
  • 古籍整理
  • 版本研究
  • 經學
  • 注釋
  • 宋代學術
  • 文化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所谓“群经义疏”,是指唐代孔颖达、宋代邢昺等人为儒家经书所撰“正义”和“疏”;宋本义疏包括宋刊单疏本、八行本、十行本三套丛刊;编校与刊印则涵盖了版本从孕育、诞生到面世的全过程。本书具体讨论群经义疏这三套丛刊,各自选择何种底本,如何编纂,怎样校勘,刊于何时何地,曾刻几种,在何时何地补版,文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大约到何时不再印刷。期待通过这些研究与思考,对义疏读者有所裨益,同时对“书”的生命历程获得更丰富的理解。

作者简介

李霖,2002年-201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历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哲学学士学位、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副教授。曾任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访问学员、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外国人研究员、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邀访学者。研究方向:中国经学史、版本目录学。

主持课题:1. 经学研究与教学:以《诗经》为例,中山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6-2018年;2. 宋刊群经义疏的编校与刻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2014-2017年。

学术论文

1. 李霖《北宋国子监校刻唐人义疏考》,《暨南史学》第16辑,暨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6月,第13-30页

2. 李霖《郑氏〈诗谱〉考原》,《中华文史论丛》2018年第1期,2018年3月,第157-223页

3. 李霖《〈秦风·渭阳〉的经学建构》,《中国哲学史》2017年第3期,第5-11页

4. 李霖《敦煌本〈周易·贲卦〉正义校议——北宋官校〈五经正义〉管窥之一》,《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18辑,凤凰出版社,2017年6月,第19-34页

5. 李霖《南宋浙刻义疏官版的贮存与递修》,《经学文献研究集刊》第15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6年6月,第115-136页

6. 李霖《越刊八行本〈尚书正义〉的宋、元补版文本》,《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2016年3月,第173-179页

7. 李霖《宋刊群经单疏传本讨源》,《中国经学》第17辑10周年纪念专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第99-118页

8. 李霖《从〈大雅·思齐〉看郑玄解〈诗〉的原则》,《中国经学》第15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第57-82页

9. 李霖《读汪绍楹〈阮氏重刻宋本十三经注疏考〉》,《经学研究论丛》第21辑,台北:华艺学术出版社,2014年4月,第41-65页

10. 李霖《南宋越刊八行本注疏编纂考》,《文史》2012年第4辑,总第101辑,2012年11月,第105-119页

11. 李霖《江瀚的三家〈诗〉学及其他》,《国学研究》第2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第183-213页

12. 李霖《南宋越刊〈易〉、〈书〉、〈周礼〉八行本小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12年第1期,总第80期20周年纪念专号,2012年1月,第154-158页,北京大学历史系;桥本秀美日译文收入《汲古》第61号,东京:古典研究会,2012年6月,第60-66页

13. 李霖《影印南宋刊单疏本毛诗正义叙说》,《版本目录学研究》第3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年1月,第41-58页

14. 李霖,乔秀岩《〈影印南宋刊单疏本毛诗正义〉出版前言》,《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4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第217-235页

15. 李霖《论陈乔枞与王先谦三家诗学之体系》,《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第2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第95-113页

目录信息

目録
序/喬秀岩
引言
上篇 單疏本考
第一章宋人校刻單疏本考述
第一節唐初《五經正義》成書始末
第二節北宋校刻唐人義疏並撰刻新疏
第三節南宋覆刻單疏本
第四節宋刊單疏傳本討原
第二章北宋官校《五經正義》管窺
第一節從唐抄本到宋刊本
第二節敦煌抄本《周易正義·賁卦》校議
第三節日藏《毛詩正義·小戎》、《蒹葭》寫本校議
第四節敦煌抄本《毛詩正義·思齊》及《民勞》校議
第五節日藏《毛詩·韓奕》、《江漢》正義抄本校議
第六節敦煌抄本《春秋正義·哀公》校議
結論 《五經正義》的唐、宋差距
下篇 注疏合刻本考
第三章南宋越刊八行本的編刊與遞修
第一節越刊八行本刊行考
第二節八行本經、注、疏的編連
第三節八行本的標目與分卷
第四節南宋浙刊義疏官版的貯存與遞修
第五節南宋浙刊義疏官版的補版文本
第四章南宋建刻十行本述略
第一節宋元十行本版本説
第二節宋刻十行本的文本
第三節十行本的編纂方式
結語 從單疏本到八行本、十行本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有一点浅薄的感想: 1.书中很多处都是先列出研究模式、逻辑结构,再详细论证,这对于需要大量列举校勘异文的文章来说,是一个很清晰的写法。尤其是第二章,作者将唐抄本和宋刊本的异文分为五大类,提出“唐抄本主体”的概念,指出它与个别抄本存在的一般矛盾,并将对这种矛盾的...  

评分

有一点浅薄的感想: 1.书中很多处都是先列出研究模式、逻辑结构,再详细论证,这对于需要大量列举校勘异文的文章来说,是一个很清晰的写法。尤其是第二章,作者将唐抄本和宋刊本的异文分为五大类,提出“唐抄本主体”的概念,指出它与个别抄本存在的一般矛盾,并将对这种矛盾的...  

评分

乔秀岩教授在其博士论文序言中写道:“我有属于我自己的一颗星星。没有像北极星那样大得吓人的名号,却在遥远的天空上,非常洁净地、美丽地,稍微寂寞地闪耀着光芒的星星。”如今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宋本取经义疏的编校与刊印》(李霖著,中华书局2019年1月版),属于李霖自...  

评分

编者按:这篇文章从宋代的义疏之学说起,把经部义疏的著述、刊刻、研究做了从六朝到清代的扼要的梳理。史家贵“通”,此文以短小精悍的篇幅解说历代章句、义疏的价值和流变,引出经学的朝野之争,即汉、宋以来的经学学问,往往是从私学上升为官学,渐渐失去活力而成为科考的“...

评分

乔秀岩教授在其博士论文序言中写道:“我有属于我自己的一颗星星。没有像北极星那样大得吓人的名号,却在遥远的天空上,非常洁净地、美丽地,稍微寂寞地闪耀着光芒的星星。”如今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宋本取经义疏的编校与刊印》(李霖著,中华书局2019年1月版),属于李霖自...  

用户评价

评分

由于作者的疏忽,脚注中“见本书第xx页”的页码存在偏差,徒增读者困扰,作者深感抱歉。

评分

不能说通读过,但大体还是看过的。

评分

这本书最有意思的部分可能是第二章。对唐抄本的研究一般强调抄本本身的特殊性,在这个研究框架下,宋刻本被想当然地视为“标准本”;而李霖老师的做法是以唐抄本为参照,来观察宋刊本的特殊性,特别是北宋校勘者对文本的主动介入,并且提供了一套区分异文类别的方法。这样一来,书籍史的又一个环节得到了“动态”的理解。

评分

很好的文献细读功夫。

评分

这本书最有意思的部分可能是第二章。对唐抄本的研究一般强调抄本本身的特殊性,在这个研究框架下,宋刻本被想当然地视为“标准本”;而李霖老师的做法是以唐抄本为参照,来观察宋刊本的特殊性,特别是北宋校勘者对文本的主动介入,并且提供了一套区分异文类别的方法。这样一来,书籍史的又一个环节得到了“动态”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